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养研究

2014-10-21 22:59陈绰刘利萍
科教导刊 2014年25期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养

陈绰 刘利萍

摘 要 职业精神是高校青年教师奉献于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职业精神的培养有利于青年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师队伍的建设,文章从阐释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内涵出发,分析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缺失的现状,并从政府、学校和青年教师自身三个方面提出培养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措施。

关键词 高校青年教师 职业精神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raining of Young College Teachers' Professional Spirit

CHEN Chuo, LIU Liping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500)

Abstract Professionalism is the fundamental driving force of young university teachers dedication to the cause of education, vocational training of young teachers in favor of spiritual self-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he article explains the young university teachers from vocational spiritual connotation, analyzes of the status quo of young university teachers lack professionalism, and measures to train young college teachers' professional spirit from the government, schools and young teachers three aspects.

Key words young college teachers; professional spirit; training

1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概述

晚唐诗人李商隐曾在《无题》里写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也曾说过:“教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①可见在传统的职业精神内容里,教师不仅需要有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牺牲精神,还需要有传授知识、传承文明和引导启发学生的能力。教师的职业精神是一种职业意识、思想或活动和心理状态,包括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等方面的内容。高校青年教师是教师中特别的群体,他们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技能,还需要非常丰富的精神世界作为支撑,而且因为工作时间不久,职业规范尚未完全内化,职业精神也未完全形成,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影响,所以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进行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2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缺失现状

(1)职业态度麻木,职业信念淡漠。部分教师选择从事教育行业,并非从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和自我抱负出发,入职后强烈的不适感使他们怀疑自己最初的选择,但又不知采取何种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长此以往,因为职业幸福感的降低,他们不再抱着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的信念来工作,并不把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自己职业追求的理想,在对待教学和科研工作时态度不端,敷衍了事。

(2)职业认同度低,缺乏奉献精神。随着现代社会变化发展,经济体制的转型,多元化价值理念的冲击,教师的社会地位得不到认可,劳动报酬低于劳动价值,使部分教师开始怀疑和否认自己从事的职业,从而转向其他行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中心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产生冲击,如果对这些不良思潮无法抵制,就很容易导致教师内心浮躁,无法全心投入工作,职业情感变得淡薄,缺乏奉献精神,这对于教师职业发展和教育系统的健全稳定是十分有害的。

(3)职业压力大,职业倦怠现象严重。随着社会发展和工作年龄的增长,不仅面临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和科研任务,还面临着婚恋压力、住房压力、子女教育压力、继续深造和升迁压力,教师开始忘记或无法坚持最初从事教育行业的理想,对教育工作激情减退,职业倦怠现象越来越严重,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更新专业知识,不注重教育方法的实用性,与同事和学生之间存在着疏离感,不愿意花时间去关心同事和学生,上课也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多教师利用空余时间去校外兼职,甚至有跳槽的打算等等。

3 培养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措施

(1)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推动社会舆论导向。政府在颁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文件时,要正确定位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精神,提高教师职业认同度和内化水平。传统的教师职业精神都强调“蜡烛”精神,希望教师都能达到自我牺牲的理想状态,忽略对高校青年教师个性和内在需要,缺乏对青年教师物质和精神上的人文关怀,这种观点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社会现实性,对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认同和内化相当不利,打击了教师对工作的热情,甚至这种要求使部分青年教师产生敬畏感和惧怕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从而产生职业倦怠。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和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到青年教师也是教育的主体,要重视其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把青年教师看作是一个有自我需求的社会人,使其在教书育人和践行服务精神的同时,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样才能使他们充分感受到职业幸福感,从而努力追求职业理想;同时,政府在社会中要充当舆论的导向,提高青年教师的社会地位,使更多的人以宽容和积极的态度看待他们,一个具有尊师重教精神的社会才会有不断发展的希望。

(2)学校加强管理和教育,强调教师的主体性。首先,学校在教师的聘用、职称的评定、继续教育、教师评价制度、晋升制度和师生配置等方面的管理要让教师自主参加学校管理,体现管理的民主性,增强教师的职业满足感和效能感,同时要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其次,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健全完善培训制度、考评制度、激励制度和淘汰制度,创造一个积极竞争、良性循环的校园文化环境,激发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推动教师的良性发展,加强教师的危机意识;第三,学校还需要推动以高校青年教师为主力的组织建设,建立专门的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管理部门,以加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同时推进心理咨询部门的建设,有利于缓解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和促进青年教师的心理修复;最后,学校要在物质和精神支持方面给高校青年教师充分的支持,比如在劳动报酬要基于青年教师教学科研的劳动价值,提供充足的进修和晋升的机会,在住房和子女教育方面也要充分考虑青年教师的需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学校领导也要关心青年教师的工作现状和生活情况,多与青年教师聊天谈心,理解他们的个性需求,以满足其精神需求。

(3)教师加强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素质修养。高校青年教师自身的职业价值观是影响其职业精神最重要的因素,树立起积极健康的职业价值观关键是要依靠教师自己,首先,高校青年教师要树立起崇高的职业理想,要有从事教育事业的志向、抱负和追求,从而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这个精神力量就是坚持从事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其次,高校青年教师也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古语云: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认为:“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②这说明除了传授知识,青年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道德品质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教师作为榜样的作用不可忽视。第三,高校青年教师要用心去关爱学生,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还要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在不触犯原则的基础上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以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这样的教育工作才会事半功倍。最后,高校青年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要强调终身学习的意识,在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上都要做到与时俱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教学相长的教育模式,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本论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3-2014年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项目(项目名称:《高校青年教师职业怠倦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编号:XLJKJY1324B)的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① 蒲倩.分布式认知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5.

② 高小玉.关爱学生铸造师魂[J].时代教育(下半月),2012(9).

猜你喜欢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养
高校青年教师思政工作协同创新机制探究
高校青年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加强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途径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及指导策略
高职实践教学的多重关系研究
论体育传播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素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