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探究

2014-10-21 18:36:18林秀琴
新课程学习·上 2014年5期
关键词:评价机制高效教学写作能力

林秀琴

摘 要:随着2013年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初中语文教学已引起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而作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半壁江山”,更要加倍重视。对于农村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大多数对作文提不起精神,抱着应付的态度,写作水平普遍不高。怎样进行有效性的作文教学,及时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摆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师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作文现状;高效教学;写作能力;评价机制

一、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农村学校一直重视数理化,轻视两语,特别是语文。所以,从学校课程安排开始,语文几乎就被放在非常尴尬的地位,介于主科与副科之间。在农村学校,课程表中很少单独安排作文课。因此,学生平常作文一般在课外完成。有的是靠套题模仿生搬硬套得来的,有的是靠灵感顿悟“妙手偶得”的。教师教学也只是靠“愚公移山式的批改”来完成。这种学生“应付”,教师“辛苦”的方法只能徒增学生对作文的反感。所以,如何及时进行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探究,打开写作教学的“黑匣子”,是当下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命题。

二、改变现状的途径

1.培养学生写“多功能日记”的习惯,积累写作素材

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生活处处皆文章”,只要引导学生用敏锐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及时记录下来,就能积累很多第一手材料。当然,这里倡导的“多功能日记”教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对一天“所见”“所闻”“所感”的记录。“日记的价值不该只有‘记录的功能,还有‘抒怀‘备忘‘宣泄‘积累‘评论‘对照等丰富的价值,更有思维系统化、书面表达个性化的实践功能。”因此,这个“多功能日记”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让每个学生生活在具体的时间感中,以消除他们对写作的恐惧。

“多功能日记”一个极为重要的做法,就是写“阅读笔记”。因为学生“三点一线”的生活比较单调,我们无法奢求他们在庸俗的生活中一直去挖掘“亮点”,写出非凡的文字。这时需要老师的作为。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名著,观看影视作品、音频资料乃至关注重要事件等,然后写出阅读笔记。教师在阅读“多功能日记”中完成了与学生写作对接的教学基础。

2.把新版语文教材作为作文技法指导的样本

以七年级上册为例,整册教材共有六个写作内容,分别是“从生活中学习写作”“说真话,抒真情”“文从字顺”“突出中心”“条理清晰”和“发挥联想和想象”。这些写作内容的安排与设置,谨防“直觉”写作带来的无序状况,让写作教学有了既定的内容,学生的写作实践也有了具体的路径。而且,编者在安排这些内容的时候,紧扣单元课文的内容、形式的特质,从而让写作指导有了载体,有了支架。其中,每个单元的写作,都有“写作导引”和“写作实践”,每个“写作实践”中都配有“提示”。学生可以根据提示独自创新去写,也可以模仿单元课文写作方法去写。宋代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文。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例如,第一单元的“写作实践三”是要求写家庭亲情的,其“提示2”这样表述:根据你选定的素材确定写法,可以模仿《秋天的怀念》,写得质朴一些;也可以模仿《荷叶母亲》写得灵动一些。有了指定的模仿对象,学生就可以“依葫芦画瓢”地去创作了。

不过,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例子。”可见,要让学生写出优秀的文章,单靠模仿是行不通的。写作是观察力、感受力和想象力的综合,即在观察事物,感受心灵的基础上,用想象加以拓展和延伸,使表达更加真切动人。譬如,学完《紫藤萝瀑布》和《走一步,再走一步》,要求学生借某物或某事来得出一个富含哲理意味的感受,学生就可以借“多功能日记”中积累的材料,透过表象,展开想象的翅膀,挖掘内核,书写真实的感悟。有个学生写“昙花”,结尾写道:“有些人的生命如这昙花一样短暂,却留下一世的英名,一地的芬芳。”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3.灵活处理学生的写作时间

传统的做法是要求学生当天布置的作文当天交。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促使学生及时完成作业,但弊端是大多数作文的质量不高。鉴于此,我认为不同的作文要求写作及上交的时间都应该有所不同。要具体作文具体操作。观察类的小作文,可以当堂完成。比如,教完《音乐巨人贝多芬》或《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就可以让学生给同学或老师“画像”。实践类的或需要查阅资料或读后感之类的,可以适当延长作文时间,有时需要学生周末完成。一般来说,让学生一周内完成一篇大作文较合适。至于日记,一旦有写作素材就必须马上抒写,容不得半点拖延。当然,如果上课过程中有值得一写的对象,也可以果断停课让学生当场作文。例如,你本来打算让学生描写“雨”,课上到一半的时候,突然下起了雨,这时候果断停课让学生观察并描写,比继续上课更有意义。

4.采取多样的作文评价方式

过去一直倡导的“教师不辞辛劳地多批多改”的作文评价方式,既劳心又劳力,付出很多却收效甚微,这种做法逐渐被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所替代。叶圣陶说:“精批细改总之要不得,因为学生得不到好处,要启发学生自己修改文章,至于批改方法,可以创造。”由此可见,对于学生的作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造”灵活多样的评价机制。

(1)评价标准多样化

每次训练的目标不一样,布置的大小作文要求也不一样,所以,不能从谋篇布局、内容、结构、层次、语言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只要学生的作文符合题目的一个要求,哪怕是一个准确的词语或一句优美的句子,都要给予肯定,给评个高分。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

(2)评价方法多元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所以,学生完成大作文后,必须认真进行自我评改,并在文后把写作构思、立意、经过等写成“后记”。然后与同桌进行互评,互评者要在“后记”下面写几句对该文章的印象和感悟等。最后由老师把全班的作文浏览一遍,从中选择一、二篇最好的文章在班上读,由全班一起评议。(当然,现在许多农村学校开通了“班班通”,用投影的方式来评议,效果更好。)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调动了学生批改的积极性,一举两得。全班评议一致认为好的作文,应在班级展示,也可推荐到校文学社、校广播台或其他报纸杂志去发表,这样会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鉴于此,小作文就可以全部由老师批改。教师改完后,把最好的和存在问题最多的放在课堂上对比批阅,效果特别好。不过,要展示最差的之前,应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要让他们明白老师是针对文章不针对个人,目的是为了提高全班学生的作文水平。等学生个人理解并愿意展示后才能实行对比阅读,否则只展示好的作文。

总之,虽然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比城里遇到的困难更多,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老师正视困难,讲究方法,用化整为零的办法,循序渐进,迎难而上。那么,创造高效的作文教学,真正普遍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能力,将逐渐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祝荣泉.事感事意事性[J].初中语文教与学,2013(12).

[2]韋志成.作文教学论:第三章.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月塘初级中学)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评价机制高效教学写作能力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4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2
初探初中英语“两极分化”形成原因与解决策略
科学施教,让初中音乐教学显实效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2:22:07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0:58:49
关于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方法的研究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45:07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