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法浅议

2014-09-27 10:45任俊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朗读指导提高

任俊

【摘要】朗读,简言之就是声音清楚、响亮地读。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显然不是这种简单意义上的“读”,它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它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它是语文学习的中心轴,它是阅读感悟的催化剂,是情感把握的磁性石。新《课标》对此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而且把“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

【关键词】朗读;策略;指导;提高

一、当前朗读教学在小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学习兴趣

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只要能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他们自然会进入学习的境界中,进行自觉、自主地学习。然而,在现实的学习中,我们的一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再浓厚,学习的热情不再高涨。他们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更多的,他们只是完成学习的任务。

2.素质不高,朗读指导不到位

心理学告诉我们,少年儿童具有极强模仿性和易于受暗示性。他们会认真模仿老师一言一行,以老师的言行举止为自己的榜样。但遗憾的是我们老师当中有些不能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还常常带学生唱读,甚至干脆用方言上课。

当然部分老师普通话素质还是挺高的,但工作起来又不够负责任,朗读教学指导不到位,充满课堂的不是“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就是“把某某语气读出来”。究竟同学们读得有感情没有,语气读对了吗?学生不懂,老师不去理会。

二、优化朗读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1)要有充分的课堂朗读时间。教师可根据年级、学生学习情况、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能掌握朗读效果。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

(2)必须扩大朗读训练面。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有一次,我教《黄山奇石》一课,在理解的基础上。我跟学生说:“黄山景色秀丽,怪石奇趣,经常有外宾慕名前来一睹它的风采,谁能做个出色的导游,为外宾介绍黄山”。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我顺势引导要想做好导游,首先要把课文读熟。并要读出感情来――读出黄山景色的优美、怪石的奇趣,这样在介绍时,才能眉飞色舞,生动精彩,让外宾听了赞叹不已。几句话激活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

(3)精选练点。锤打有声。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欢庆》文质兼美,行文活泼流畅,语言颇具层次美、节奏美、形象美,是进行朗读节奏训练的较佳课文。“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舰林举起火红的旗帜,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前半句读得稍重且慢,“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旗帜、洁白的鸽子、欢乐的乐曲”要读得轻快而短促,读出明丽清脆,“十月一日――”要读得渐慢渐轻并有余音,体现破折号的余味无穷。

(4)朗读形式多样,必须选择使用。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要注意的是:①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②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滥竽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③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

(5)抓紧早读时间。丝毫不放松。一日之计在于晨,抓紧早读时间朗读。使有限的时间充分得到利用。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真正重视早读时间的朗读,不但要在早读时间指导学生朗读。而且要全程跟班。必要时领读。充分保证朗读效果,持之以恒,毫不懈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质量。

三、提高小学朗读教学的策略

鉴于上述情况,怎样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乐趣?让昔日的朗朗书声又重新回到课堂中来呢,相信学生有了兴趣就不再无精打采。教师有了责任,学生的进步就不断提高了。

1.创设情境,诱发孩子高涨的朗读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会激发起学生高涨的朗读热情。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挂图、视频录像和老师的体态语言等创设课堂情境,学生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我在教学《赶海》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赶海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下载了人们赶海的视频在堂上播放。当学生们观看赶海的视频时,都被沙滩上美丽的贝壳和海中各种鱼儿吸引住了。当一幅幅美丽的图片展现在同学们面前时,一个个手舞足蹈,争着读课文,仿佛自己就是海里威武的大虾,横行的螃蟹,各种各样的鱼儿……因为有了浓厚的兴趣,课文不再需要老师的过多讲解,学生就进入了课文的意境,激发了学生的朗读欲望,整堂课学生都处在一种很兴奋的求知状态。

2.示范朗读,动情学读

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时候,教师的示范朗读尤为重要。教师必须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感情,先受到感染和教育,然后再以声情并茂的用标准的普通话范读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感受其中的感情,准确传达作品的情感,从而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这样,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加上学生的模仿性极强,学生就能以听助读,在模仿中纠正自己的发音、语气等方面错误,掌握朗读方法,提高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力。如,在教学第5课《梦圆飞天》时,我利用身穿宇航服的杨伟利向地球发回了问候的插图,让学生边看图,边听我朗读。我激动、自豪的读书声,给学生形成了一种情感的氛围,学生的情感在老师的范读者中得到共鸣,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感染,学生仿佛置身于梦圆飞天那一刻。

3.巧妙、机智地评价学生

低年级孩子的语感、朗读节奏都有待培养,孩子在朗读中出现的小错误,诸如很长一段漏个字、加个字什么的也是难免的。可有时孩子们的朗读错误百出,或是对朗读材料明显处理不当。我们老师应当善于巧妙、机智地诱导评价学生,做到引而不发。我在上《美丽的丹顶鹤》,要求学生用读来表现丹顶鹤的美丽。第一个学生读得不够好,我说:“你读得很响亮,可老师还没欣赏到美丽的丹顶鹤呢!”第二个学生有进步了,我评道:“呀,这个,我看到美丽的丹顶鹤啦!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丹顶鹤很逗人喜爱!” 特意把最能表现丹顶鹤美丽的语句依着学生的样子重复朗读一次,像是模仿又像是示范,实际在强化朗读要领。在这种形象、生动的语言诱导下,每个学生都能心领意会,读得趣味盎然。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

[2]郭娟娟.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科学中国人》,2014(03S)

endprint

猜你喜欢
朗读指导提高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探讨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