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困生支持”的整合性行动研究

2014-09-27 17:22孙立祥
江苏教育 2014年14期
关键词:学困生

【摘 要】“学困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学困生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应对“学困生支持”进行整合性行动研究,该研究具有特定的运作模式与合适的技术路线。

【关键词】学困生 整合性行动研究 研究模式 研究技术路线

在学校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存在学习困难问题,这些学生就是通常所说的“学困生”。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诸多因素都会导致学困生问题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学困生问题形成背景复杂,成因多样,解决难度很大,这都决定了对“学困生支持”的行动研究必须整合进行。

一、学困生的界定

学生学习困难问题本身具有复杂性,所以,关于到底什么是“学习困难”,多年来有诸多争论。有的学者称之为“学习不良”“学习障碍”“学习失能”“学习缺陷”等,至今未能统一。我国研究者过去多将有学习困难问题的学生称为“差生”“后进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称为“学习困难学生”,简称为“学困生”。

依据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学困生”应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在其狭义的范围内,就是通常所说的“学习困难学生”,主要是指那些智力水平正常,而在各学科学习过程中无法达到教学基本要求、在成绩上显著低于一般水平的学生;而在其广义的视野中,则是指那些在认知、情感、态度与行为等方面的表现距离义务教育所欲实现的培养目标较远,在德、智、体、美、劳的某一种或几种素质维度上明显落后于一般学生的群体。

二、“学困生支持”需要进行整合性行动研究

我们把对学困生进行的引导、帮扶、培养等一系列教育教学工作统称为“学困生支持”。所谓“整合性行动研究”包含三层涵义:其一,为确保学困生支持行动的有效性,对学校内外资源进行的必要整合;其二,为扩展研究深度,将一般意义上的“学困生”问题与基本素质维度上“不合格”学生问题整合为一体的研究思路;其三,为理解和落实整个研究提供必要的认识基础,将教育教学实践场域与日常生活情境融于一体的思维方式。“行动研究”中的“行动”表明它是学校自身立足实践所需、在实践中展开、并为促成实践变化而进行的积极尝试。

据此,学困生研究与实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为积极援助并支持那些在学业表现上处于劣势的学生,依托问题全面诊断与持续跟踪研究的融合,凭借学校内外资源的整合,探寻可能的有效模式与策略方法;第二,为确保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能逐步落实在教育实践层面,依托“教育实践”与“生活世界”的视域融合,凭借班级建设及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互动,探寻教育生活形态下学生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就这两方面看,前者是基础层面,更符合一般意义上的学困生研究范畴,是此研究的切入点和关键;而后者是扩展层面,它出自对“学什么”更广义的考虑,在“全面合格才是优质”的观念引导下,将研究对象指向那些在各基本素养维度上有明显问题的学生,这才是研究的旨归。

所以,关于学困生的研究,必然是一项整合性、系统性工作,不仅需要多方面共同参与,而且还要依靠科学的整合性的行动研究模式或技术线路,如详细的背景分析、深入的问题调查、内外的整合支持以及持续的跟踪研究等,才能取得成效。如果没有一整套相对全面与系统的实践研究模式,学困生问题研究难以突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低层次。

三、“学困生支持”行动研究的基本模式及其常见的技术路线

(一)“学困生支持”行动研究的基本模式

关于“学困生支持”的研究,我们主要遵循“系统排查:发现各级、各类学困生、制定方案→专家论证:完善学困生行动研究方案→各研究小组或研究共同体进行行动研究→形成研究成果:学困生转化途径、策略及成功案例→进行成果的鉴定→成果推广、使用”的运作模式,其模式图如图1所示:

图1:“学困生支持”行动研究模式图

这是一个整合性的行动研究模式图,图中涉及多方人员,从多种层面进行整合性研究。其中专家论证组、专家指导组、教育教学管理组、研究保障组以及成果鉴定组等均由总课题组、教科室聘请的专家、骨干教师及相关部门管理人员等组成。

1.确立研究对象,制定研究方案

组织各研究小组(包括教师、专家及家长等)深入分析学生情况,从认知水平、人格特征、环境因素等各个视角或层面入手分析,立足一个正常学生应有的认知、情感、态度及行为等多元标准,进行排查、筛选,发现“学困生”。

由于不同学困生之间既有共性,更有个性,所以研究者应根据每个学困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学困生支持”的研究方案。

2.专家组进行会诊、论证

专家论证组对已确立的学困生研究对象逐一进行研讨,从每个学困生的背景分析、多维表现、存在特点、改进难点、形成原因及措施预设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科学论证,完善研究方案。

3.研究人员进行行动研究

各研究小组或个人按照研究方案展开行动研究,课题指导小组对研究进行适时指导。虽然对研究过程的管理主要采取灵活、开放、协商的管理模式,但课题管理小组也要有计划检查与评估各组(人)研究情况,适时调控研究过程。

为凸显“学困生研究”的整合性,各研究小组可根据具体情况成立各种功能的学困生研究共同体进行多维研究。如通过“小组学习共同体”来发挥小组中优秀学生的帮、带作用,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进而达到提高他们学习成绩的目的;通过“班级教育互助共同体”发挥班集体教育功能,营造良好的班级风气,团结并帮助学困生融入集体,使他们找到班级认同感与归属感;通过“专家引领共同体”来发挥专家作用,传播育人知识,调节学生心理,提高思想品质,完善人格素养;通过“家校联动共同体”来发现家庭问题,改善家庭环境,纠正家长不良的教育观念、方法与行为,以达到充分整合家庭教育功能的目的。

研究保障组可为研究者提供诸多的硬件支撑,如心理咨询室、体验馆等教育场所以及校内外教育专家等资源,为学困生行动研究与实践的正常进行提供保障。

4.研究成果的形成、使用、推广与表彰

各研究人员或共同体应按计划完成研究工作,并形成研究成果。总课题组(或教科室)召集课题成果鉴定组定期对各小组进行论证,对有使用与推广价值的学困生研究成果应及时推广使用,并追踪其效果,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汇编,形成关于学困生转化途径、策略及成功案例的专集,以便推广与交流。每学期均可表彰一批有显著成绩的“学困生支持”行动研究的研究人员。

(二)“学困生支持”行动研究的技术路线

我们主要采取“草根式”研究以及“改造式”研究两条技术路线进行研究。其研究框架如图2所示:

图2:“学困生支持”行动研究框架

对于这一研究框架作如下几点说明:

1.“草根式”研究与“改造式”研究这两条技术路线,主要用于各门学科、各种类型的学困生的具体研究。

2.“草根式”研究要求每位参研教师以自己所确立的学困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已制定并完善的研究方案进行系统研究,通过不断交流与研讨,检验与完善,形成一系列成功的学困生转化案例与做法;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与提炼出具体的策略;通过评价,检验其是否完善,并放到实践中使用、推广,最终形成针对某类学困生的有效的策略。

3.“改造式”研究鼓励研究教师查阅各种文献资料,依据相关理论,大量收集古今中外已有的关于学困生转化的成功案例与转化策略,并进行分类,取其适合者在“学困生支持”行动中进行套用、演练;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改造,并在此基础上力求创新,形成更加适合本校的学困生转化策略;然后通过评价检验其是否有效,并放到实践中进行检验、使用、推广,最终形成一系列成熟的策略。

4.具体策略的有效性往往受限于每一个学困生的不同认知特点、学习风格、基础情况以及个性特征与家庭背景等要素,也受限于相关教师的教学特征、个人品质、文化素养与教学风格等要素,还受限于学科的不同、课程资源的差异乃至受教育者所在环境的不同等方面。所以还要对学困生的转化策略进行共性化的研究,达到求同存异,进而归纳与总结出一系列具有普适意义的“学困生支持”的策略体系,最后再根据具体情况作个性化回归的研究。■

注: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立项课题“公平教育视野下普通高中‘学困生支持的整合性行动研究”(课题批准号:D/2011/02/165,主持人:孙立祥)的主要成果之一。

图片新闻

7月8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教育行政部门在上海召开第六届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会议,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教育改革与合作发展的指导意见》,交流研讨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教育部政法司柯春晖副司长、规划司张泰青副司长到会讲话,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党委书记陈克宏致辞,上海市教委主任苏明、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江春分别作主旨演讲。会上签署了5份省际教育合作协议和2份校际合作框架协议。(柳杭 报道)

【摘 要】“学困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学困生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应对“学困生支持”进行整合性行动研究,该研究具有特定的运作模式与合适的技术路线。

【关键词】学困生 整合性行动研究 研究模式 研究技术路线

在学校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存在学习困难问题,这些学生就是通常所说的“学困生”。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诸多因素都会导致学困生问题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学困生问题形成背景复杂,成因多样,解决难度很大,这都决定了对“学困生支持”的行动研究必须整合进行。

一、学困生的界定

学生学习困难问题本身具有复杂性,所以,关于到底什么是“学习困难”,多年来有诸多争论。有的学者称之为“学习不良”“学习障碍”“学习失能”“学习缺陷”等,至今未能统一。我国研究者过去多将有学习困难问题的学生称为“差生”“后进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称为“学习困难学生”,简称为“学困生”。

依据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学困生”应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在其狭义的范围内,就是通常所说的“学习困难学生”,主要是指那些智力水平正常,而在各学科学习过程中无法达到教学基本要求、在成绩上显著低于一般水平的学生;而在其广义的视野中,则是指那些在认知、情感、态度与行为等方面的表现距离义务教育所欲实现的培养目标较远,在德、智、体、美、劳的某一种或几种素质维度上明显落后于一般学生的群体。

二、“学困生支持”需要进行整合性行动研究

我们把对学困生进行的引导、帮扶、培养等一系列教育教学工作统称为“学困生支持”。所谓“整合性行动研究”包含三层涵义:其一,为确保学困生支持行动的有效性,对学校内外资源进行的必要整合;其二,为扩展研究深度,将一般意义上的“学困生”问题与基本素质维度上“不合格”学生问题整合为一体的研究思路;其三,为理解和落实整个研究提供必要的认识基础,将教育教学实践场域与日常生活情境融于一体的思维方式。“行动研究”中的“行动”表明它是学校自身立足实践所需、在实践中展开、并为促成实践变化而进行的积极尝试。

据此,学困生研究与实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为积极援助并支持那些在学业表现上处于劣势的学生,依托问题全面诊断与持续跟踪研究的融合,凭借学校内外资源的整合,探寻可能的有效模式与策略方法;第二,为确保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能逐步落实在教育实践层面,依托“教育实践”与“生活世界”的视域融合,凭借班级建设及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互动,探寻教育生活形态下学生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就这两方面看,前者是基础层面,更符合一般意义上的学困生研究范畴,是此研究的切入点和关键;而后者是扩展层面,它出自对“学什么”更广义的考虑,在“全面合格才是优质”的观念引导下,将研究对象指向那些在各基本素养维度上有明显问题的学生,这才是研究的旨归。

所以,关于学困生的研究,必然是一项整合性、系统性工作,不仅需要多方面共同参与,而且还要依靠科学的整合性的行动研究模式或技术线路,如详细的背景分析、深入的问题调查、内外的整合支持以及持续的跟踪研究等,才能取得成效。如果没有一整套相对全面与系统的实践研究模式,学困生问题研究难以突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低层次。

三、“学困生支持”行动研究的基本模式及其常见的技术路线

(一)“学困生支持”行动研究的基本模式

关于“学困生支持”的研究,我们主要遵循“系统排查:发现各级、各类学困生、制定方案→专家论证:完善学困生行动研究方案→各研究小组或研究共同体进行行动研究→形成研究成果:学困生转化途径、策略及成功案例→进行成果的鉴定→成果推广、使用”的运作模式,其模式图如图1所示:

图1:“学困生支持”行动研究模式图

这是一个整合性的行动研究模式图,图中涉及多方人员,从多种层面进行整合性研究。其中专家论证组、专家指导组、教育教学管理组、研究保障组以及成果鉴定组等均由总课题组、教科室聘请的专家、骨干教师及相关部门管理人员等组成。

1.确立研究对象,制定研究方案

组织各研究小组(包括教师、专家及家长等)深入分析学生情况,从认知水平、人格特征、环境因素等各个视角或层面入手分析,立足一个正常学生应有的认知、情感、态度及行为等多元标准,进行排查、筛选,发现“学困生”。

由于不同学困生之间既有共性,更有个性,所以研究者应根据每个学困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学困生支持”的研究方案。

2.专家组进行会诊、论证

专家论证组对已确立的学困生研究对象逐一进行研讨,从每个学困生的背景分析、多维表现、存在特点、改进难点、形成原因及措施预设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科学论证,完善研究方案。

3.研究人员进行行动研究

各研究小组或个人按照研究方案展开行动研究,课题指导小组对研究进行适时指导。虽然对研究过程的管理主要采取灵活、开放、协商的管理模式,但课题管理小组也要有计划检查与评估各组(人)研究情况,适时调控研究过程。

为凸显“学困生研究”的整合性,各研究小组可根据具体情况成立各种功能的学困生研究共同体进行多维研究。如通过“小组学习共同体”来发挥小组中优秀学生的帮、带作用,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进而达到提高他们学习成绩的目的;通过“班级教育互助共同体”发挥班集体教育功能,营造良好的班级风气,团结并帮助学困生融入集体,使他们找到班级认同感与归属感;通过“专家引领共同体”来发挥专家作用,传播育人知识,调节学生心理,提高思想品质,完善人格素养;通过“家校联动共同体”来发现家庭问题,改善家庭环境,纠正家长不良的教育观念、方法与行为,以达到充分整合家庭教育功能的目的。

研究保障组可为研究者提供诸多的硬件支撑,如心理咨询室、体验馆等教育场所以及校内外教育专家等资源,为学困生行动研究与实践的正常进行提供保障。

4.研究成果的形成、使用、推广与表彰

各研究人员或共同体应按计划完成研究工作,并形成研究成果。总课题组(或教科室)召集课题成果鉴定组定期对各小组进行论证,对有使用与推广价值的学困生研究成果应及时推广使用,并追踪其效果,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汇编,形成关于学困生转化途径、策略及成功案例的专集,以便推广与交流。每学期均可表彰一批有显著成绩的“学困生支持”行动研究的研究人员。

(二)“学困生支持”行动研究的技术路线

我们主要采取“草根式”研究以及“改造式”研究两条技术路线进行研究。其研究框架如图2所示:

图2:“学困生支持”行动研究框架

对于这一研究框架作如下几点说明:

1.“草根式”研究与“改造式”研究这两条技术路线,主要用于各门学科、各种类型的学困生的具体研究。

2.“草根式”研究要求每位参研教师以自己所确立的学困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已制定并完善的研究方案进行系统研究,通过不断交流与研讨,检验与完善,形成一系列成功的学困生转化案例与做法;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与提炼出具体的策略;通过评价,检验其是否完善,并放到实践中使用、推广,最终形成针对某类学困生的有效的策略。

3.“改造式”研究鼓励研究教师查阅各种文献资料,依据相关理论,大量收集古今中外已有的关于学困生转化的成功案例与转化策略,并进行分类,取其适合者在“学困生支持”行动中进行套用、演练;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改造,并在此基础上力求创新,形成更加适合本校的学困生转化策略;然后通过评价检验其是否有效,并放到实践中进行检验、使用、推广,最终形成一系列成熟的策略。

4.具体策略的有效性往往受限于每一个学困生的不同认知特点、学习风格、基础情况以及个性特征与家庭背景等要素,也受限于相关教师的教学特征、个人品质、文化素养与教学风格等要素,还受限于学科的不同、课程资源的差异乃至受教育者所在环境的不同等方面。所以还要对学困生的转化策略进行共性化的研究,达到求同存异,进而归纳与总结出一系列具有普适意义的“学困生支持”的策略体系,最后再根据具体情况作个性化回归的研究。■

注: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立项课题“公平教育视野下普通高中‘学困生支持的整合性行动研究”(课题批准号:D/2011/02/165,主持人:孙立祥)的主要成果之一。

图片新闻

7月8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教育行政部门在上海召开第六届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会议,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教育改革与合作发展的指导意见》,交流研讨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教育部政法司柯春晖副司长、规划司张泰青副司长到会讲话,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党委书记陈克宏致辞,上海市教委主任苏明、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江春分别作主旨演讲。会上签署了5份省际教育合作协议和2份校际合作框架协议。(柳杭 报道)

【摘 要】“学困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学困生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应对“学困生支持”进行整合性行动研究,该研究具有特定的运作模式与合适的技术路线。

【关键词】学困生 整合性行动研究 研究模式 研究技术路线

在学校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存在学习困难问题,这些学生就是通常所说的“学困生”。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诸多因素都会导致学困生问题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学困生问题形成背景复杂,成因多样,解决难度很大,这都决定了对“学困生支持”的行动研究必须整合进行。

一、学困生的界定

学生学习困难问题本身具有复杂性,所以,关于到底什么是“学习困难”,多年来有诸多争论。有的学者称之为“学习不良”“学习障碍”“学习失能”“学习缺陷”等,至今未能统一。我国研究者过去多将有学习困难问题的学生称为“差生”“后进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称为“学习困难学生”,简称为“学困生”。

依据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学困生”应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在其狭义的范围内,就是通常所说的“学习困难学生”,主要是指那些智力水平正常,而在各学科学习过程中无法达到教学基本要求、在成绩上显著低于一般水平的学生;而在其广义的视野中,则是指那些在认知、情感、态度与行为等方面的表现距离义务教育所欲实现的培养目标较远,在德、智、体、美、劳的某一种或几种素质维度上明显落后于一般学生的群体。

二、“学困生支持”需要进行整合性行动研究

我们把对学困生进行的引导、帮扶、培养等一系列教育教学工作统称为“学困生支持”。所谓“整合性行动研究”包含三层涵义:其一,为确保学困生支持行动的有效性,对学校内外资源进行的必要整合;其二,为扩展研究深度,将一般意义上的“学困生”问题与基本素质维度上“不合格”学生问题整合为一体的研究思路;其三,为理解和落实整个研究提供必要的认识基础,将教育教学实践场域与日常生活情境融于一体的思维方式。“行动研究”中的“行动”表明它是学校自身立足实践所需、在实践中展开、并为促成实践变化而进行的积极尝试。

据此,学困生研究与实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为积极援助并支持那些在学业表现上处于劣势的学生,依托问题全面诊断与持续跟踪研究的融合,凭借学校内外资源的整合,探寻可能的有效模式与策略方法;第二,为确保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能逐步落实在教育实践层面,依托“教育实践”与“生活世界”的视域融合,凭借班级建设及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互动,探寻教育生活形态下学生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就这两方面看,前者是基础层面,更符合一般意义上的学困生研究范畴,是此研究的切入点和关键;而后者是扩展层面,它出自对“学什么”更广义的考虑,在“全面合格才是优质”的观念引导下,将研究对象指向那些在各基本素养维度上有明显问题的学生,这才是研究的旨归。

所以,关于学困生的研究,必然是一项整合性、系统性工作,不仅需要多方面共同参与,而且还要依靠科学的整合性的行动研究模式或技术线路,如详细的背景分析、深入的问题调查、内外的整合支持以及持续的跟踪研究等,才能取得成效。如果没有一整套相对全面与系统的实践研究模式,学困生问题研究难以突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低层次。

三、“学困生支持”行动研究的基本模式及其常见的技术路线

(一)“学困生支持”行动研究的基本模式

关于“学困生支持”的研究,我们主要遵循“系统排查:发现各级、各类学困生、制定方案→专家论证:完善学困生行动研究方案→各研究小组或研究共同体进行行动研究→形成研究成果:学困生转化途径、策略及成功案例→进行成果的鉴定→成果推广、使用”的运作模式,其模式图如图1所示:

图1:“学困生支持”行动研究模式图

这是一个整合性的行动研究模式图,图中涉及多方人员,从多种层面进行整合性研究。其中专家论证组、专家指导组、教育教学管理组、研究保障组以及成果鉴定组等均由总课题组、教科室聘请的专家、骨干教师及相关部门管理人员等组成。

1.确立研究对象,制定研究方案

组织各研究小组(包括教师、专家及家长等)深入分析学生情况,从认知水平、人格特征、环境因素等各个视角或层面入手分析,立足一个正常学生应有的认知、情感、态度及行为等多元标准,进行排查、筛选,发现“学困生”。

由于不同学困生之间既有共性,更有个性,所以研究者应根据每个学困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学困生支持”的研究方案。

2.专家组进行会诊、论证

专家论证组对已确立的学困生研究对象逐一进行研讨,从每个学困生的背景分析、多维表现、存在特点、改进难点、形成原因及措施预设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科学论证,完善研究方案。

3.研究人员进行行动研究

各研究小组或个人按照研究方案展开行动研究,课题指导小组对研究进行适时指导。虽然对研究过程的管理主要采取灵活、开放、协商的管理模式,但课题管理小组也要有计划检查与评估各组(人)研究情况,适时调控研究过程。

为凸显“学困生研究”的整合性,各研究小组可根据具体情况成立各种功能的学困生研究共同体进行多维研究。如通过“小组学习共同体”来发挥小组中优秀学生的帮、带作用,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进而达到提高他们学习成绩的目的;通过“班级教育互助共同体”发挥班集体教育功能,营造良好的班级风气,团结并帮助学困生融入集体,使他们找到班级认同感与归属感;通过“专家引领共同体”来发挥专家作用,传播育人知识,调节学生心理,提高思想品质,完善人格素养;通过“家校联动共同体”来发现家庭问题,改善家庭环境,纠正家长不良的教育观念、方法与行为,以达到充分整合家庭教育功能的目的。

研究保障组可为研究者提供诸多的硬件支撑,如心理咨询室、体验馆等教育场所以及校内外教育专家等资源,为学困生行动研究与实践的正常进行提供保障。

4.研究成果的形成、使用、推广与表彰

各研究人员或共同体应按计划完成研究工作,并形成研究成果。总课题组(或教科室)召集课题成果鉴定组定期对各小组进行论证,对有使用与推广价值的学困生研究成果应及时推广使用,并追踪其效果,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汇编,形成关于学困生转化途径、策略及成功案例的专集,以便推广与交流。每学期均可表彰一批有显著成绩的“学困生支持”行动研究的研究人员。

(二)“学困生支持”行动研究的技术路线

我们主要采取“草根式”研究以及“改造式”研究两条技术路线进行研究。其研究框架如图2所示:

图2:“学困生支持”行动研究框架

对于这一研究框架作如下几点说明:

1.“草根式”研究与“改造式”研究这两条技术路线,主要用于各门学科、各种类型的学困生的具体研究。

2.“草根式”研究要求每位参研教师以自己所确立的学困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已制定并完善的研究方案进行系统研究,通过不断交流与研讨,检验与完善,形成一系列成功的学困生转化案例与做法;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与提炼出具体的策略;通过评价,检验其是否完善,并放到实践中使用、推广,最终形成针对某类学困生的有效的策略。

3.“改造式”研究鼓励研究教师查阅各种文献资料,依据相关理论,大量收集古今中外已有的关于学困生转化的成功案例与转化策略,并进行分类,取其适合者在“学困生支持”行动中进行套用、演练;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改造,并在此基础上力求创新,形成更加适合本校的学困生转化策略;然后通过评价检验其是否有效,并放到实践中进行检验、使用、推广,最终形成一系列成熟的策略。

4.具体策略的有效性往往受限于每一个学困生的不同认知特点、学习风格、基础情况以及个性特征与家庭背景等要素,也受限于相关教师的教学特征、个人品质、文化素养与教学风格等要素,还受限于学科的不同、课程资源的差异乃至受教育者所在环境的不同等方面。所以还要对学困生的转化策略进行共性化的研究,达到求同存异,进而归纳与总结出一系列具有普适意义的“学困生支持”的策略体系,最后再根据具体情况作个性化回归的研究。■

注: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立项课题“公平教育视野下普通高中‘学困生支持的整合性行动研究”(课题批准号:D/2011/02/165,主持人:孙立祥)的主要成果之一。

图片新闻

7月8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教育行政部门在上海召开第六届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会议,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教育改革与合作发展的指导意见》,交流研讨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教育部政法司柯春晖副司长、规划司张泰青副司长到会讲话,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党委书记陈克宏致辞,上海市教委主任苏明、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江春分别作主旨演讲。会上签署了5份省际教育合作协议和2份校际合作框架协议。(柳杭 报道)

猜你喜欢
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路径
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的有效方法
如何转化学困生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谈如何促进学困生自主学习
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途径和方法
浅谈如何让学困生扬起自信的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