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已经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认同,并在日常教学中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创建生态课堂便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种探究。本文从生本教育理念出发,探讨了课堂学习生态的建立,提出对现有的课程与教学方式进行整合,以及重视社会发展与教育相结合。
[关键词] 生态课堂;生本教育;学习生态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源于“生本教育”观念的提出。“生本教育”认为,学生既是获得教育的受体,同时也是获得教育的重要予体。我们所实施的教育路径、方法和手段,都需要通过学生自己才能达到知识的获取与运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 行)》也对我们提出要求: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把学生视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一、建立课堂学习生态
所谓生态,顾名思义是指生命续以存在的一种状态,学习生态的建立包括:学生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行为、举止的展现,以及个性、需求的合理张扬。从而更加体现出青春的朝气和鲜活生命力的个体。当前《新课程标准》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也从不同角度体现出建起生态课堂的理念。
生态的建立应以学生为本,不遵循固定的教学方式和环节,一切以学生的需求和领悟为主导。只有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自己的活动,才能使教育的效能深入到复杂的、内在的人的素质领域。个体的体悟有时也许不是很深透,通过 多元、多向、多层次的讨论,使学生对已有悟见重新组合、选择、建构,使体悟水平向更深层次内化,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在课堂中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异想天开、敢于创新。以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开阔的思路、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自信心的建立,从而在成长历程中不断进取。需要提倡的是,生态系统中各个生命实体的有效结合,既有利于学生个体,也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元互动和不同层次的提升。
二、整合课程与教学方式
教育和学习过程不能拘泥于形式。课堂中也不应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和内容。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应在课程时间、方式方法上进行整合。因此应该轻课程,重体验。通过多元互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感受、交流,想象和思考,并为学生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和活动时间,创造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活动条件,促进认知和对知识的运用,以刺激学生以积极情感投入到学习中。
如此一来,教学内容可能会因为学生的各种问题而需要加以调整,就连事先制定的教学计划也会被打乱、教学进度时快时慢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就对老师的备课和教学经验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做到教学内容丰富并且选择性强,围绕教材所规定内容的向外延伸拓展,以满足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需求。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要充分考虑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生成问题,教学过程也要注重在课堂中随机应变,老师不要“牵着”学生走,要把握學生的特征,顺着学生的思想调整教学,如同大禹治水,以疏为导。
三、扩展社会大课堂
我们在这里所探讨的课堂,狭义上是老师和学生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时间及空间上的场所。广义角度而言,它不仅应该包括校园内开展的德艺教育、法制教育、身心健康、安全意识等教育内容,更应该包括在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成长经历、文化体验、社会交流,即我们所说的走出校园、融入社区的社会大课堂。
事实上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相结合的教育,应遵循生态、和谐的教育理念,体现环境育人的隐性教育。古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学生思维、讨论和学习的空间可以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内向课外延伸,能使得学生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学校也可以根据实际,组织爱国主义、历史传承、科技发展、法制建设、宗教文化等课题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开阔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的意识。在这样的生态课堂中,教师将更加全面地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更加呵护他们的学习情感,同时也会更加注重自己的教育影响。
总结
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提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主体。”“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诱导是教育和培养孩子的最好的方法。”“对学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质和基本原则,其关键是从内部和外部去了解孩子。”等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为我们创建生态课堂提供了理论基础,然而教学实践的过程曲折而复杂,对成果的衡量也不能简单的依靠升学率和教学评价表,但我们坚信这种探索与研究是具有实践意义和可操作性的。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97.
[2]郭思乐.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教育研究,2003,(2).
[3]朱开炎. 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课程·教材·教法,2004,(05).
[4]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张廷凯.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回顾:1922—1997(下).课程·教材·教法,1998,18.
作者简介:邓溪(1982—),女,单位:武汉外国语学校,职称:中级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