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有
〔关键词〕 数学教学;创新意识;培养;教学氛围;自主
探索;合作交流;开放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3—0065—01
爱因斯坦说过:“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创新,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创新是无限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一个主动发展、主动探究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 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可以增强创新的敏感度。德国教育学家戈·海纳特提出:“教师凡欲促成他的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在他们班倡导一种和谐、合作、民主的作风,这也有利于集体力的发挥。”因此,教师必须坚持教学民主,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平等、充满自信的教学氛围。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中教师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相互尊重。师生彼此尊重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个学生,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只有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学生才会以同样的态度尊重教师,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2.教学民主。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气氛中,师生才会彼此尊重、互敬互爱、相互促进、教学相长。3.以情激情。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情动人,用自己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以引起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4.师生互爱。爱是师生关系的核心,教师要通过自己对学生的关怀,通过各种表情动作表达对学生的情感,达到与学生心灵交流的目的。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增强创新意识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标提倡的学习方式,也是当今小学生学习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而获得的知识,他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呢?笔者认为,首先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提纲,将课本中陈述的问题用疑问的形式给学生提出来,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逐步提升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难易适中,过易的问题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达不到提问的目的,而过难的问题又不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其次教师一定要走出“自己不讲学生怎么能会,自己不讲透、讲细、讲深,学生怎么能会”的误区,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再次,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始终要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交流,适时点拨,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深入领悟,解疑纠错。学生出现了问题没关系,这恰是教学的切入点,是教师引导的最佳时机。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有时可不必给出直接详尽的解答,只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启发、提示,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让他们在交流中进行思想碰撞,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在探究中加深理解,共同提高。
三、巧设开放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在教学中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妙法顿生,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方法、新理论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开放题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好素材,通过解开放题,可以扩充思维的领域,提高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题目,教师只要稍加变通,让学生自改自编问题,就可以变为开放题。
例如,甲仓库有150吨货物,乙仓库存的货物比甲仓库多36吨,甲乙两仓库共存货物多少吨?教师可以把“乙仓库存的货物比甲仓库多36吨”隐去,让学生自己变更条件,然后进行计算。这样一来,由于学生给出的条件信息不同,其运算列式有了明显的不同,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起到了举一反三的功效,为今后灵活解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意识到创新意识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其次还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积极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最后还要适时利用开放题。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就是好的教学方法。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