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德与社会教学更贴近生活

2014-08-18 11:33田艳华
考试周刊 2014年16期
关键词:贴近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

田艳华

摘 要: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要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挖掘经验,结合教学开展一系列以体验生活为主题的课外活动,在实践中提升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教学策略 贴近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的。在课堂教学中,多数老师依然拿着书本,把《品德与社会》当做一门专业课程,在书上勾画出知识点让学生背诵和应付考试。这样的教育方式主要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与学生平常生活实际完全脱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习得了一些知识,但对知识转化为行为这种智慧依然不能理解和运用。

儿童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能培养品德和社会性,因此,当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感受社会时能产生特殊价值。教育如果能从内容和形式上更贴近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引导儿童的生活将会对他们的生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何才能使这一门课程更接近儿童的生活呢?

一、从生活中挖掘经验

首先,教师应该设身处地了解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总结经验和认识,并结合教学内容,使两者充分结合,发挥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细节都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德。优良品德是一个人的修养,表现出了无穷魅力,主要表现在家庭和睦、邻里关爱、朋友帮扶、诚实勤劳等品质上。不良品德是指违背道德准则的错误或过失行为,如悲观失望,自暴自弃,自制力薄弱等。可以在课堂上首先解释这些品德的概念和具体例子及做法,然后让学生讨论自己身边是否有这些经历,从这些经历中可以体现哪些美德和不良品德,这些经历是否带来了积极或者消极的后果。这样不仅可以用故事形式使学生生动地理解课本上的概念,还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有利于记忆,最重要的是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从生活中挖掘了学习经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在实践中提高生活能力

品德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迷惑。设计一些在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实践活动,并引导学生运用到生活之中,不仅能达到教学目的,还能提高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

如在教学《让友情的天空更美》这一课时,可以从三个方面实践教学:1.选出男生组和女生组,分别指出优缺点,并反过来互相说说自己认为的对方的优缺点。这一实践活动能使男女生之间学会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理解,明白男女生的性别差异;2.设置某一生活中的场景,让两个组分别讲讲作为男生及女生对这一问题有什么看法,如果我是男生或者女生,则会怎样做?这一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了解男生与女生在方法上的差异;3.回过头看看课文中对男女生的不同所做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书中的主要知识点是男女同学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如果采用普通的教学方法,则学生只记住了一句话,而通过实践教学,不仅记住了这句话,还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氛围,了解了男女生之间的不同,明白了要互相包容、换位思考等生活中的智慧,这样品德课才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三、通过交流熏陶思想

学习者自身才是学习的主导者,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的程度越深,越是有动力,越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如何使学生更深入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显得尤为重要,这正是品德与社会课的重点所在。首先,课上教师要注重与学生对话,并不是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学生身上,而要引导他们多问、多想、多感受,告诉他们自身的感受很重要,因为每个人的价值是不同的,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的参与度将大大提高,推动教学进程。其次,课上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一个人的经验和体会有限,然而所有学生一起分享将会扩大视野,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促进每一个学生发挥潜能,提高综合素养。

例如,教学《美化家园》这一课时,首先可以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交流认识美丽的家园。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园,介绍家园美丽的风景,打破刚开始进入课堂时的沉默和紧张气氛,认识到这些美丽的环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人类是如何珍贵的,等等。其次,可以让同学们相互讨论,如果再过二十年,则这些美丽的风景是否还存在呢?如果不存在了,则原因是什么?不仅会影响心情,还有很多细菌会危害人类的健康,如何美化家园呢?通过这些提问和交流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本堂课的主题——美化家园。最后可以结合师生交流,以及课本上的知识点,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在户外感受教学

学生的成长教育主要来自学校,但学校教育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人类主要是通过与社会和他人的接触获得实际的生活经验和体会的。对于儿童来说,未知的世界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如果将其在户外活动中得到延伸,则会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开展一系列以体验生活为主题的课外活动,因为课程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在植树节可以让学生体验在校园里打扫卫生、除草、植树种花等活动,在这一实践活动中结合教案中提出的知识点,给学生讲解花草树木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环境保护的意义,等等。不仅切实改变学生的生活环境,而且让他们在每天的校园生活中时刻意识到老师讲到的知识。在重阳节可以让学生参加慰问敬老院活动,通过排练表演节目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另一方面与老人的交流让学生懂得了尊敬老人、照顾老人的重要性。

总之,《品德与社会》要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实地体验生活,得到恰当鼓励和评价。这一课程的重点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通过生活经验、实践、交流和户外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素养,把学到的知识行为化,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贴近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消费导刊:面向市场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