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几点尝试

2014-08-18 07:21:40马盈
考试周刊 2014年14期
关键词:实验能力研究方法生物教学

马盈

摘 要: 生物实验教学是整个生物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协作精神,落实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做好课本实验,使其具备实验的基本技能;指导学生总结、归纳课本实验所蕴含的研究方法;多给学生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 生物教学 实验教学 实验能力 研究方法

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协作精神,落实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因此,做好实验教学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生物实验教学也是如此。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高中《生物》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突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更充分地体现学科特点。而实验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不是让学生简单地做几个实验,或做几道实验题就可以形成的。很多实验方法、程序、习惯都是在平时实验中一点一滴地学习掌握积累而成的。那么,如何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体会,与同仁商榷。

一、指导学生做好课本实验,使其具备实验的基本技能

1.养成科学实验意识和动手操作意识。在进行实验时,先指导学生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材料用具和操作步骤,弄清实验要领,激发学生浓厚的科学探索兴趣。然后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每一节实验课,并根据学科的实验条件和实际环境条件,尽可能地为做好每一个实验创造条件,使学生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从而加强学生操作能力训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2.理解实验程序,把握实验关键环节,为做好实验打好基础,养成学生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实验是科学的验证,容不得一丝一毫的疏忽大意。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指导学生分析实验中每一步骤的作用,每一个处理环节的意义及各步骤之间的联系。例如:“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试验,对洋葱的根尖为什么要解离、弄碎、压片?为什么在“解离”与“染色”之间要来一步“漂洗”?这就必须让学生掌握制作装片的每一个环节要领。解离是为了让根尖细胞分散开,而漂洗是为了洗去解离液中的盐酸溶液,防止解离过度而影响染色。又如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试验中,研磨叶片为什么加少许的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及2ml丙酮?然后又要让其迅速充分地研磨呢?这是因为在研磨叶片时,加少许二氧化硅是为了研磨充分,加碳酸钙是为了防止叶绿素被破坏,而加入丙酮主要是为了使色素溶解在其中,迅速充分地研磨是为了防止丙酮挥发掉。

3.通过严格的操作程序及严谨的钻研方法,促使学生养成认真探索、热心献身科研的基本素养。使学生学会分析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是本门学科实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生物学基础理论的重要来源。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既要指导学生重视对实验最终结果的记录,又要求学生对实验中间过程出现的现象进行记录。在“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鉴定中,对还原糖除记录溶液的最终颜色外,更要记录颜色的变化顺序;既要重视结果又要重视对结果的分析;既要重视对成功实验的分析,又要重视查找实验失败的原因。例如:在验证酶的高效性试验中,实验之所以成功的关键在于肝脏是新鲜的。而在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时,有个别学生一条色带都没有分离出来,这就要引导这些学生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可能原因,消除这些影响因素后,重新做一遍看看结果如何。

重视分析、学会分析是实验的基本环节,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对学生来说是提高学科素质的关键,也是培养能力的关键。

二、指导学生总结,归纳课本实验所蕴含的研究方法

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是模仿科学研究的过程,是一种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学会领会课本实验的设计意图、原理、步骤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这些实验进行总结,然后教师帮助归纳,形成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中提炼出实验常用的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及设计原则。如常用的研究方法有:(1)显微镜观察法;(2)同位素示踪法;(3)饲喂法;(4)样方法等。《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的“酶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和《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的“生长素的发现”的共同特点是:发现问题—推论(假说)—实验(验证)—结论。设计实验的基本思路流程:(1)明确实验目的;(2)明确设计实验所依据的原理;(3)正确选择材料和用具;(4)合理安排实验步骤;(5)对实验结果做出预测和分析;(6)得出科学结论。

学生通过每一次实验,学会归纳,善于总结基本方法及基本思路,使实验有所获,学有所用,从而逐步提高科学素养和基本技能。

三、多给学生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以合作探究为主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教学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课堂应该属于学生。实验前,教师认真讲解实验动手操作的方法、方式,提出具体程序、提纲及注意事项等。学生独立实验,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而不能包办代替。学生只有在自己的操作过程中,才能培养其动手能力等实验技能,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实验并动手操作,除了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外,我们还应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开展生物课外小实验,扩大学生的观察范围。

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严谨治学态度

生物学实验本身具有严密的科学性,需要实事求是、老老实实的态度,只有遵循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步骤,才能达到既定的实验目的。因此,在实验中,必须要求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努力,认真执行操作规程,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树立起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认真踏实、深思慎取的学习习惯。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组员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总之,通过实验课的实际操作、观察、分析,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别能力、判断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切实认识到生命是复杂多样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才能为他们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小燕.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09).

[2]王小波.高中生物教学实施科学教育的策略[J].新课程(教师版),2007,(09).

[3]梁松涛.浅谈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实验模式及其实践[J].教学研究.2010.(12).

[4]尉淑珍.生物课中的探究式教学[J].运城学院学报,2004,(02).

猜你喜欢
实验能力研究方法生物教学
有效开展初中化学分组实验的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96期)2016-12-22 23:37:43
浅谈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高中生物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实验教学实践探究
探究培养高中生化学实验能力的策略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32:30
初三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12:01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1:39:41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1:23:59
天津游泳运动员思想政治现状调查与分析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