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权
【摘要】要让初中学生轻松高效学语文,必须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并注意激发阅读兴趣、教给读书方法、开展读书活动、及时评价与反馈,从而使得学生能产生阅读兴趣,并在活动中体验到读书的快乐,从而爱上阅读。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外阅读 引导 开展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18-01
阅读是语文能力的基石,语文素质的高低同能否扩大阅读面有很大的关系,这是许多语文教师的共识,但同时也是语文教师最感棘手的问题。因为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初中生都不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他们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少得可怜。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80篇(段),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可是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笔者也曾对去年任教的初二年级两个班的100位学生作过调查,坚持文学名著阅读且有计划的同学为零,有空偶尔读的占40%,不读的为60%;只阅读过一部的占20%,阅读过两部及以上的为零,绝大多数学生从来没有阅读过一部完整的文学名著。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已给我们语文教师敲响了警钟,现在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文学阅读,文学阅读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软肋。如何引领学生读书?如何开展课外阅读?近年来,我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探索与尝试。
一、“趣”为引路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引导学生读书,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是最首要,也是非常重要的,“趣”是学生之所以会选择某一本课外读物的最主要因素。
1.给学生一个读书的理由。在当今社会,受一些不良风气影响,部分学生认为读书无用,我常对学生进行“读书有用”的教育,如给他们讲读书成材的故事,讲知识有用的故事,并常常用身边的一些鲜活事例对学生进行宣传,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读书是非常有用的。
2.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榜样。无论在何时,榜样的力量都是不会过时的。我常有意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名人名家,并以自身为学生的向导和示范,引导学生产生读书兴趣。另外,我还常常在学生中发现“小书迷”,对他们爱读书的行为大加赞扬,并颁发“书迷证”,让学生意识到爱读书的人是会受到老师欣赏和同学们尊重的,以此来带动更多的“书迷”产生。
3.给学生一个读书的氛围。阅读需要一个场所,阅读需要一个良好的氛围,因而我在班级布置上也是颇用了一番心思:在教室门上有我们班的班级口号:“做一个爱读书的人!”在教室四壁张贴有学生自己配上精美插图的读书名言,如“书,永远是我们最好的朋友。”“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在教室的板报区,有学生们设计的丰富多彩的读书小报;我还广泛发动学生捐献图书,充实班级图书角,让学生的图书能互通有无,解决了书源的问题,让学生有书可读。
二、“点”亮读书灯
当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时,接下来该做的就是解决“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了,因为这是绝大多数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我们——“孩子读书路上的点灯人”用智慧的金点子来点亮学生那一盏盏阅读之灯。
1.精心筛选,推荐书目。学期初,我都要筛选出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为学生开出可供参考的书目,在这份书目上,既要有让孩子能受益终生的名着等经典作品,如《西游记》等,又必须注意保护学生的读书热情,要有学生爱读的、感兴趣的当代文学作家杨红樱、曹文轩等的畅销文学作品。
2.授之以“法”,教会读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学生读书只能是“盲人骑瞎马”,浑浑噩噩,少有收益。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如精读与略读,圈点与摘抄,名人读书方法等;让学生在借鉴中学会读书方法;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方法交流会,引导学生在互动与互学中学会读书,从而解决“怎么读”问题,让学生不仅“爱读书”,更“会读书”,变“随意读”为“我会读”。
3.保证时间,养成习惯。每天下午,我利用好上课前30分钟时间,带着学生一起读书。每每这时,我总会播放几曲优雅舒缓的轻音乐,在飘飘似仙的乐声中,我们不做题,不玩闹,只是静静地捧卷阅读,在浩瀚的书海之中自由泛舟,师生常常是沉醉书海不知时间流逝,天天读,周周读,月月读,读成了习惯,读成了风景。
三、“乐”做读书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在读书中感受到了快乐时,就会自发地去读书。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读书乐”,我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以强化学生的读书兴趣。
1.小晨会,大智慧。我们班每天的早读前三分钟,是学生们期待的时刻,因为这是学生“读书成果”展示的时间,在这三分钟里,将有两名同学轮流上台,汇报读书收获,要么讲故事,要么诵诗文,要么背好词句,人人会讲,个个爱听,这也是从另一个侧面引导学生看书,从而胸有成竹地在晨会上展示自己。
2.孩子们,来“听”书。每周利用一节语文课专门上“读书课”,在这堂课上,我经常会为学生们读书、讲书,读我看的书,读他们书中的好文字,这一直是我乐此不疲的工作。几年的“讲书”生涯,让我很欣喜地看到了辛苦劳动结下的果实:孩子们真的越来越爱读书了。
3.读书会上展风采。阅读让学生感受到快乐,而交流则让这份快乐在班级流动、传播,形成一个快乐的“读书场”。为了带动所有学生读书,我将阅读能力不同的学生按“异质同构”的原则分为若干个读书小组,由组长带领组员开展阅读和组内交流,定时展开评比,并及时组织组与组之间交流,展示读书成果,并倾听同学读书的收获,让阅读的快乐在班级洋溢。
四、 “奖”你去读书
为了巩固读书效果,进一步激励学生将读书当作一种内在的需要,从而自觉自愿地、持续不断地读书,我又建立了一系列评价体系,让学生在读书中成长着、快乐着,并收获着。
1.书为奖品。当学生取得成绩时,我将最高的奖品设置为一本好本,这不仅仅是刺激学生学习,更是在心理上对学生形成一种暗示。
2.星级评比。除了以书为奖外,我还在班级设立“好书之星”评比、“读书之星”评比。
一系列的读书评价措施让学生捧着“读书的成果”回家,得到赞扬和欢笑,从而产生连锁反应,更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热情,一读再读,乐在书中。
有人说: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就是给他们一双飞向未来的翅膀。这话我十分赞同,我相信,只要我和同行们不断努力,坚持着,思考着,采用多种方法,多管齐下,引导学生阅读,定能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培养起学生对书的酷爱,让学生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轻松高效地学好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