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
摘 要: 山区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没有家长的配合,单靠教师的力量,尤其是在山区英语教学中,新目标的许多方面脱离山区学校教学实际,在词汇教学方面,应结合山区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特点。
关键词: 山区教学 因地制宜 词汇教学 认知特点
一、山区英语的教学现状
山区孩子对外界失事物了解得较少。虽然现在科技发达,可以从网络上搜索信息,但是在山区,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电脑,可以用来搜索资料。新课程标准中,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山区的办学条件、认知水平特点和地域文化的差异性。用统一的标准编写,势必造成新课标很难在山区学校实施,比较适合城市学生,因为山区学生对教材中许多知识载体无法用现有的认知能力理解,视野与知识面狭窄。笔者认为应有一套乡村版的英语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山区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生活环境,使教材更具人性化,使其在山区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更具实践性。词汇教学应结合山区的客观实际和日常生活。
二、词汇教学与山区学生认知特点结合
1.英语词汇与汉语的差异
英语是一种表音文字,比如“family”这个词,除了表示这个发音外,从字形上看不出任何意思,而汉语则是从象形文字演变发展而来的表意文字。汉字“家”是一个名词,可以从字形上清楚地看出“屋檐”下养着“牲畜”,从而推断出家的意思。英语与汉语造字方式的差异,给中国人学习英语单词造成了巨大障碍。如果我们能像认汉字一样记单词,就能把死记硬背的过程转化为类似于汉字的表意文字的记忆方式,那么记单词的过程就符合中国人的认知习惯。
2.山区学生的认知特点
山区学生比较亲近自然,想象力丰富,单纯活泼,在家经常帮助家里干农活,他们对山区周围的事物比较熟悉。笔者对所在村校初一段一个班级31名学生进行调查,在最熟悉的事物一栏中,有90%的学生写乡村周边环境;其次是电视;有60%的学生一年中到乡村以外的地方不超过两次。在最常用记单词方式一栏中:死记硬背使用方言记和使用汉语拼音记的学生占大多数。其次利用熟知感兴趣的事物记,使用音标记的学生较少。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山区英语词汇教学应结合学生所熟知的自然社会环境,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人的左右半脑有不同的功能:左脑主要处理“逻辑、语言、数字、顺序……”等问题。右脑则负责处理“曲调、旋律、图形、联想……”等问题。以往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背单词,仅仅使用了左脑。词汇教学要结合这些特点,比如在初一英语上教where这生词时,笔者先从学生日常所熟知的方面入手导入词汇学习。Where是哪里的意思,先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很多学生把w想象成水波,ee想象成家里养的小鸭子,r想象成水田里的水稻苗,h是农夫唤鸭子的声音,把这些汇成一起就成了农夫呼唤稻田里的小鸭子,想知道它们在哪里这么一幅田间小画面。其实把单词形象化符合汉语的思维习惯,符合农村学生的认知习惯。农村学生对现代化的许多东西比较陌生,假如一味照搬教材的内容来教学,那么很多学生将无法接受。山区孩子普遍爱看电影,我在教family这个单词时,播放了一则公益广告,学生得出f是father,a是and,m是motther,i是I,l是love,y是you,连成句子就是Father and Mother,I love you.这样不仅让学生记住了单词,还把情感教育渗透其中,教学得到了升华。总之,在山区词汇教学中应因地制宜,明确教材与农村的地域独特性。在农村开展词汇教学应结合当时当地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
三、方言母语在山区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母语是人们交流思维的依托,许多人一直反对使用拼音与方言谐音学习英语,生怕影响学生的正确发音,其实不然,在学生掌握国际音标后,用方言协助第二外语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在缺乏第二外语的语言环境下,只有让学生利用现有熟知的母语为依托才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在农村,学生先学会的是方言,其次是普通话,再次才是英语;在方言先入为主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把第二语言与方言联系学习。比如,笔者所在学校处于温州山区,学生经常用方言交流,在教e-mail这个词时,很多学生在读这单词时都在笑,一问才知这个发音有点像他们叫贤孟这个同学的名字,后来考查时发现学生对这个单词记得特别牢。笔者认为发掘方言中对外语学习的有利因素很重要,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著名影片《黄飞鸿》中,有一段十三姨教黄飞鸿讲英语的片段,飞鸿把“Iloveyou”说成“爱老虎油”,虽然不是很准,但在很短的时间内教会了很多人。这从侧面反映方言母语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积极的一面。
由此可见,在山区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应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经验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教学资源,在课程标准、教材、学生三者中找连接点,并结合山区实际展开教学。
参考文献:
[1]陈波,关文信,著.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英语课程标准研修.高等教育出版社.
[3]章志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