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观颖
(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 福建厦门 361008)
传统的聋校中学数学教学模式,一般是先复习旧知,导入新知,然后讲解例题,在掌握一般解题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结合板演、纠错、展示,然后进行小结,最后布置课后作业。这种教学模式具有操作简便、针对性强、过渡平稳、容易掌握等优点,但最大的不足,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完全依赖教师事先制订好的教学计划按部就班进行高度程序化的学习,无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不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开展合作探究交流的新课程理念,对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创新精神等方面会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聋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较好的发展,导致许多中学聋生临毕业也无法完成简单应用题的解题任务,大大影响了聋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近年来,由江苏泰兴洋思中学蔡林森先生独创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普教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传统的“先教后学、课后作业”教学模式进行了颠覆性的重大变革,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教学效果。但是对于聋校来说,应用这种模式存在着许多的困难。首先,聋生由于听力缺失,其语言与思维发展水平与同龄的健全学生相比,存在着严重的滞后现象,因此他们尚无足够的自学能力,“先学”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另一方面,对于中学聋生而言,由于他们理解能力较低,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因此学习掌握中学数学的内容存在着巨大的障碍,客观上难以达成“当堂掌握”的要求,还需要教师课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指导、辅助,因此无法简单照搬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在认真学习借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聋生的认知特点和聋校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实践探索,将其进一步改进为“先试后教,导学导练”的新型教学模式,引导聋生先尝试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研讨,对教学内容获得一定的认识,掌握一些简单的技能,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根据学生所掌握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适当引导、点拨、归纳、总结,形成具体的解题策略,然后指导学生开展自主练习,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掌握相关的解题方法,不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后,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学生投入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所谓先试,主要是教师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开展自主探究、讨论,努力读懂课本的内容,尝试问题解决的方法。设计这个环节的意图是让学生提前接触部分新授的内容,努力调动学生自身及小组的综合能力,试图完成教师提出的要求,并在探究研讨的过程中对有关问题有所了解,有所体会,形成一定的思路,为教师下一步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什么不说“先学”,而要改成“先试”呢?主要原因在于,聋生由于自身能力的局限,他们尚不具备独立自“学”的条件,也就是说,他们往往只能得到一些局部的、片面的、孤立的认识,依据的大都是直觉猜测的结果,缺乏明确的逻辑推理过程,同时书写方面存在着大量不完整、不规范的问题,这样的结果是无法作为学习的范例搬上讲桌的,因此我们只能说,学生所获得的这些成果,只能视为学生依据现阶段自身能力对新问题作出的有限的尝试性探究,还远远达不到外界所称的“学”的阶段。但是,作为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尝试,不要给他们定过多过高的要求,只要他们愿意开动脑筋认真思考,积极参加合作探究,不管他们最终取得什么样的结果,也不管他们用什么形式把结果呈现出来(图画、手语、公式、数值等),只要他们进行过尝试,有一定的认识和体验,就应当认为是有价值的,对教学是有很大帮助的。
“后教”的“教”,要在检查了解学生“试学”的基础上,以学定教,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合理安排有针对性的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一定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掌握必须具备的概念、定理,规范书写格式要求,以便进一步将学习行为精确化、规范化、模式化,达到能够独立解答一般问题的目的,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学导练”这一环节是在教师针对性的“教”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应用已掌握的各种解题方法,探索对有一定难度问题的解题方法途径,提高解题的效率。这一环节不仅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潜能,还要求教师通过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投入研究探索,通过高效的强化练习达到熟练掌握解题技能的目的。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学”与“练”已经融为一体,学中有练,练中有学,教师主要担负着点拨、引导、启发、鼓励、总结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为进一步掌握解题技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改变作业布置方式,布置预习作业,将预习与复习紧密结合,为“先试后教”作好铺垫。为了改变传统课堂中学生完全依赖教师的局面,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可以考虑将课后作业的布置方式进行适当的改变,不再单纯布置巩固复习类型的作业,增加部分以前学生未学过的内容,以引导他们开展探究研讨,使学生不仅要通过课后练习达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目的,还能有效引导他们开展自主探究,通过自研教材,小组讨论,积极参与到对未学内容的研究探索中来,从而为第二天的教学作好铺垫。学生通过预习,在课堂中带着问题进行针对性听讲,主动积极开展学习,学习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例如,在二次函数教学中,在教完图像的基础上,笔者不仅布置了与此相关的课后作业,还进一步延伸,要求学生试画、等未学过的函数图形,以便为第二天的教学作好铺垫。这样的安排,完全出乎学生的意外。他们纷纷提问笔者,这些内容他们没学过,怎么做呢?笔者微笑地告诉他们,你们可以自己先看看课本,然后几个同学一起研究一下,有什么不清楚的,老师明天会进行解答。关健是大家都要努力研究,做错了、做不出来都没关系。这样一改革,学生的学习热情立即激发出来。他们第一次主动捧起课本开始认真研读,思考例题的具体解法,结合小组的讨论,最后都出色地完成了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第二天早上作业交上来,笔者仔细看了看,虽然画得还不很规范,解题过程还不很合理,但最值得肯定的,这是他们第一次凭自己的努力经过合作探究讨论完成的学习成果,蕴含了同学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比以前单纯由教师讲解后再模仿练习,效果好很多。在此基础上,教师只需要结合学生在作业中暴露出的问题,进一步明确重点内容,引导他们掌握规范的解题格式,学生学起来一定比以往要快得多,印象深得多。
布置预习作业,最重要是避免空洞,必须具体明确,并以习题的形式明确要求,学生才有解题的动力,才能把预习真正落到实处;对于预习作业的解题要求,也要同平时的练习有所区别,学生只要能把自己的思路用适当的形式表达出来就可以了,不必过于强求格式,这样才能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努力开展探究,培养主动思维的良好习惯。有些不便于布置预习作业的内容,可以在刚上课时出一些便于学生探究、尝试的问题,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为下一步的教作好铺垫。
(二)教师讲解应简明扼要,直截了当,便于聋生获得明确、简洁、合理的信息,并用学生熟悉的表达形式呈现出来,以便学生快速掌握;切忌贪大求全,滔滔不绝,令学生处于信息过量传输、无所适从的状态,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在聋校,教师的讲解是十分重要的,没有教师适当的讲解,聋生根本不可能依靠自己的能力理解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因此讲授在聋校可以说居于教学的核心地位;但是讲解又不能代替学生的自学,因此如何用最短的时间,用最简明扼要的语言,用最直观易懂的形式把所需讲解的主要内容教给学生,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大基本功,应用得好,对于教学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什么样的内容教师应该教?什么内容可以不教或少教?什么时候可以教,什么时候又不必教呢?归结起来,大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教师应当教的内容
一是学生依靠自主学习仍无法理解掌握或理解掌握不完整、不清晰的内容。比如新概念的定义、新公式的推导过程等等。
二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虽然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在实际解题时仍面临许多困难,产生许多错误,依靠自身无法有效解决。比如某些题型的解题过程需要很多解题技巧,而学生常常只会简单运用基本的方法,遇到有一定难度的题时,往往束手无策,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以帮助学生较快掌握解题的实际技巧。
三是学生在课后练习中产生了大量普遍性系统性的错误,对解题产生严重影响,特别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的习题讲解。
有经验的聋校中学数学教师都知道,聋生即使课堂上理解了教师讲授的内容,并且掌握了相应的解题方法,但在课后作业中,常常不具备解题的能力,甚至于一般性的问题也无法解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课堂上所掌握的往往都是一些较简单、较直接的案例,并不需要经过更多过程就可以在一两步内得出;但课后习题中,为了培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往往设置了更多的限制条件,或变换了解题要求,这样情况变化了,但聋生却没有灵活应对的能力,因而解题就会出现很大的困难。这个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教师根本无法绕过去,所以作为聋校教师,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讲解课后习题。对于具有一定难度的课后习题,可以说,如果教师不讲,聋生是根本没有能力自主解出来的。这时教师的讲解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某种程度上甚至比讲解新课还要重要。
所以,无论是搞好一家金融机构,还是实现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控制风险始终是基础的基础,只有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发展才会是可持续的发展,才会是高质量的发展,也才能确保金融功能充分发挥。
2.教师可以少教或不教的内容
一是内容较简易,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可以轻易学习掌握的内容。例如简单的整式计算、公式的简单运用等,都可以不教或少教;二是巩固复习强化性的例题、练习,这部分内容是在已经掌握定理、公式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公式的运用,学生通过练习可以逐渐掌握,因此教师不需要付出太多精力,可以少教或不教;三是学生无法掌握或极难掌握的问题,教师也不必投入过多精力进行教学。
由于目前许多聋校中学都开始使用普校的教材,而普校教材里面有些内容难度较大,甚至超出了聋生当前的接受能力,这时如果教师仍按部就班开展教学,不仅难以达成预定目标,而且会导致其它部分教学受到影响。象这样的内容,教师就可以选择少教或不教。
综上所述,教师的教应当是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已经掌握和能够掌握的内容来决定,总体原则是尽量少讲,不要全部一次性讲完讲透,应把主要时间留给学生开展探究、实践,根据学生获取知识的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点拨式精讲,以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以导学导练代替教师单纯讲授,提升教学实效性。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把例题讲解作为教学重点,围绕例题设计教学过程,学生完全根据教师的讲授按部就班,在教师的安排下开展练习,被动接受信息,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后,教师就不再把例题讲解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而是开展导学导练,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努力寻找解题的方法途径,分享研究的成果,教师在学生基本掌握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提炼、总结,概念得到进一步明确,解题技能得到有效提升。这样的教学,省去了原来教师费尽口舌又效果不佳的单纯讲授,大大解放了学生的头脑,使他们逐渐摆脱了对教师的依赖,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依托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获取答案,这样一来,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在课堂上再也不是安静地坐着等待听老师的讲解,而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开展热烈的讨论,争先恐后向教师展示本小组的研究成果。有些较简单的例题,在教师轻轻点拔下,学生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而较复杂的问题,虽然学生还没有能力全部解决,但通过他们的努力,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可以得出许多有益的结论,有助于明确解题的方向,这时教师只需稍加引导,学生就可以轻松掌握,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具有极大的益处。可以说,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大大活跃课堂的气氛,解放学生的头脑,摆脱了长期以来被动依赖教师讲解的沉闷局面,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效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思维得到了很好的训练,解题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四)加强课后解题指导,有效提高聋生解题能力。中学聋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存在的一大问题是他们对课后习题缺乏足够的解题能力,所以常常课堂上虽然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解题方法,但在做课后作业时面对那些稍有一点灵活性的习题,大多数学生就感到束手无策,无计可施,只好任其空在作业本上,等待老师逐题讲解。这就会导致大量时间耗费在习题的讲解上,占用大量课堂授课时间,导致进度难以完成。所以根本的解决办法,只能着眼于努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这时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课后习题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主要方法技能,从而解决课后习题无从下手的难题。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探索,采用了下面几种方法,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1.优化例题讲解,引入典型习题作为教学重点内容、加强练习的针对性、层次性,努力提高聋生的解题能力。传统课堂上例题的讲解要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而且例题相对来说又是比较简单的,所以这在上面花费大量时间是很不值得的。我的做法是把例题当作练习题,通过简洁生动的启发,然后交由学生试做,最后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优化讲解,这样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解题方法,同时节省了大量时间。剩下来的时间,我主要引入课后典型习题,将课后习题作为重点讲解对象,通过解课后习题掌握很多例题中没有体现的解题技巧,从而帮助聋生获得基本解题能力,为完成课后练习打下良好基础。这样就巧妙地解决了学生解题能力不足无法完成课后练习的一大难题。剩下少数较难的题,可以安排到第二天继续讲解,滚动发展,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掌握大量解题技巧,依靠自己的努力顺利完成课后的习题。
3.开展兵带兵、兵教兵活动,组织优生指导差生,分担解决课后习题解题指导工作。对于有一定难度的课后习题,中等以下学生往往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出来,教师又不可能逐题讲解。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努力调配优生资源,首先对他们进行预先指导,把他们培训成为小老师,这样他们就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课后时间对差生进行指导。这样的指导,针对性强,效果十分显著,有效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间不足的难题。
4.开展阶段指导,总结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什么样的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解?某一类型习题的一般解题思路是什么?这些都是解题过程中很重要的基本问题。如果拿到题后没有正确的思路,则根本就无从下手。所以每完成一小节内容,我都要抽半节课时间进行一次阶段性的综合解题指导,让学生明白,我们所学的主要公式有哪些,具体解题过程中应该如何选用合适的公式,计算过程中应如何处理才比较简便。这样经常反思、总结,聋生的解题能力就会越来越高,遇到难度不很大的课后习题,就再也不会感到无从下手了。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采用“先试后教,导学导练”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聋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节省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同时真正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极大提升聋校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紧紧围绕学生的“学”开展教学,有力地提高了聋校中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值得大家继续进行研究、推广、应用。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蔡林森.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M].北京:首教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