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孙涛
(福建省南平市南平第二实验小学 南平市 353000)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采用特定的教学程序而形成的一种操作样式”,是教学过程的一个框架或结构,是教师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对构成教学的诸要素(教材、学生、教师)所设计的比较固定的简化的组合方式及运作流程。“先学后教”的核心是自主学习,他贯穿在以下四个基本结构里:“启学引学——自学议学——导学深学——悟学延学”。这种流程表现为阅读实践的感知、理解、深化、运用四个阶段。“启学引学”是感知和基础,“自学议学”是理解和突破,“导学深学”是深化和提高,“悟学延学”是吸收和运用。这四个阶段确定了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和理论框架,使高质量阅读训练实践贯穿教学始终。
“先学后教”是教学理念,是一种教学思想。需要指出的是,“先学后教”并不是按字面的意思学在先,教在后,把一节课人为的分为两个阶段或两个环节,而是在“先学”和“后教”中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讲解指导为辅。
根据课文的学习目标,教师的导学提示(或导学提纲)和学生自己的理解,初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划、圈、批、注。圈新词、划段落,批注理解,注释疑难。《金钱的魔力》一课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先学:(1)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弄懂课文生字新词,读通课文;(2)课文讲了几个人物,他们分别是什么身份?(3)理请课文脉络,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在“启学引学”的基础上,检查引导,教师要择其重点当众检查,订正,并让学生质疑,指名读段或读篇,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便于下一步阅读实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根据教学目标要求,让学生的学习与探究向文本的纵深发展。教师要依据课文的结构、重点、难点和学生实际,把理解课文划分为若干个认知过程,精心设计自学提示(或导学提纲)。学生按自学提示阅读课文,思考一连串的问题,在学生自学议学的基础上,教师析疑解惑,组织学生表达交流自己思考和学习的结果,并进行集中评议。这一层次是阅读实践的第一个飞跃,学生能否在自学议学中圆满完成对文本的认识过程,还要靠教师的提示、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实现第一个飞跃。
如教学《金钱的魔力》一课,我引导学生经过学习,使学生对这一课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学习品悟“托德”这个人物时,我出示自学提示(或导学提纲),引导学生进行连锁式的阅读思维:1、先找出描写托德的相关内容,把最能体现托德“鬼相”的语句划下来;2、细细读读描写托德的相关内容,看看作者是怎样来描写托德的;3、托德是怎样一个人?这三个提示,由表及里,学生从文字到内容,从现象到本质,经过自学、反馈,深刻理解了托德这个人物。
在“自学议学”这个环节之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重点点拨、引导提炼、概括所学的知识点。如在分析“老板”这个人物时,我设计了三道自学提示(或导学提纲):1、快速默读描写老板的段落,想想写老板,主要抓住老板的什么来写?2、老板一口气说了许多鬼话,他为什么要这么说?想达到一个什么目的?3、老板挺讲究说话的策略,你感悟到了吗?学生通过自学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段落、句子,体会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得出正确答案,在此基础上理解全文。这样,由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过程,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也在思维训练的同时,加强了语言文字训练,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
实现了上面的第一个飞跃,只是完成了学习认知过程的一部分,还有更重要的一部分,那就是从理解到运用,实现第二个飞跃,即悟学延学阶段。悟学就是“感悟”,“感悟”,是通过学习后有所感触而领悟的一些知识或思想感情。“悟学延学”是收获的知识归纳、总结和延伸。课堂总结是悟学的主要环节,课堂作业是延学的运用。课上的总结要引导学生归纳,学生总结不好时由教师来梳理。悟学延学一定要有升华,要梳理一节课的知识结构,回顾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吸收知识的精华,精心设计和指导练习,以促进由“知”到“用”的转化。
布鲁纳曾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先学后教”的高质量课堂,是学生个体自主学习的最重要的基础和最基本的学习形式,课堂不再以教师为中心,而是出现了一种群体共享、亦教亦学的脉络情景,形成了一个真正的教学共同体。教师能够准确地为学生的学情“把脉”,把教学的力量用在重心处和关键处,实现余文森教授所说的“三个不教”即学生已会的不教、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能弄懂的不教,教了也不会的不教。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落实“先学后教”就是把学生推到前台,让质疑、争辩、补充、修正等充盈其间,在师生、生生多维互动中,获取真知,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1]余文森《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7
[2]李毅,王爱勤;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的尝试[J];小学语文教学,19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