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云
(延吉市第十二中学,吉林 延吉 133001)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学起来、会学习、学精彩,是当下课堂教学主旋律。自新课堂教学实施以来,语文教学正在不断地发生着新变化,变换着新节奏,这也正应了那句话“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可是,当前也有不少教师对新课改的本质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着一些偏见,继而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片面化、绝对化等盲从现象,基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撇开一些学术和理念的纷争,语文“新课堂”应亟需正确对待与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语文教育,应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隐藏着的快乐与灵性,并为学生们铺设崇高的思想与精神境界。如果说语文教师心中始终抱有这一点,那么,新课改便有了方向。至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发掘学生主观能动性,那就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的问题了。教学实践中发现,现在有很多的教师都在关注“教学中‘怎么教’”,而不再关心“你教什么”、“你为什么这样教”。
例如教学《两小儿辩日》,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网络”,即将网线接到了课堂,让学生用“百度”搜索引擎查阅资料,可谓教学手段新颖、独特, 紧跟时代潮流。学生们也兴趣盎然!可如果教师让学生查阅的是“太阳离我们远近”的资料时,就让人不禁要问这究竟是在教经典《论语》篇章,还是在学习“自然地理”?
语文学习,要构建知识能力、方法体系、提高素养。语文学习应以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为主线,将知识技能、方法观念与个人思想情感、生活态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因此语文教师要不间断对学生进行人文、社会价值观的熏陶,使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深入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改变,使之成为一个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内心充满阳光、积极向上、感恩于生活的人。
新课堂语文教学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想象和创意,拒绝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规定过多的条条框框。语文教师要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文本上的知识,以期实现社会价值观与文本的多重对话。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鉴赏与分析判断能力。比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究竟是表达了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还是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看法与想法,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新课堂语文教学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和展示,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和讨论,使学生的预习作业得到有效的展示,并使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课堂上,教师只是起到一个活动的设计者、课堂流程的引导者的作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基本上都需要学生自己去完成。比如对于课文的朗读,教师不能预先给学生设定好要用什么样的语调、语速和节奏,而应当让学生有自己的个性化解读;
新课堂语文教学重视大阅读。在教《端午的鸭蛋》时,老师应引领学生就此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并引荐汪曾祺的其他作品作阅读比较;学习过《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文,就应要求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引导学生不断丰富内心认识,直面现实,超越自我,实现对童话阅读的新跨越。
总之,新语文教学:就文本来说,教师要为学生找到一个突破口,打开之后,学生就可以钻进去,又可以出得来;就生本来说,教师要为学生指引一个方向,手一挥,千军万马齐奔腾。就角色定位来说,学生的“学”应该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与科学指导下的“学”。课堂上老师既要“小心的释放出自己的思想”, 又不能让“老师的意志”搬家;既要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乐趣,又要让大家在分享中得以提升。新课堂教学就是达到授之以渔,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新课堂教学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教育理念,所以特别追求课堂教学的“开放、高效”,以小组交流互动为基本形式,注重教学主题性设计。
认真把握主题性设计是教好一节课的关键。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依照学生年龄、心理及认知规律来教学并设计问题;同时要培养学生在课堂上随机应变的能力。教师在预设时应明确:第一,充分备课,准确把握并使用教材,正确处理讲与不讲的关系;第二,课时重点、难点必须要讲,而且要讲得透彻;第三,不要把所有问题全都交给学生自主讨论和交流;第四,结合学情实际,正确处理教学的内容与进度。
以《雪》为例,由于学生在课前对文本有了充分的解读,搜集了大量文章,对鲁迅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在课堂上老师就抛出了两个问题:1、南国的雪和朔方的雪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2、面对着这南北国的雪你想说些什么?当第一个问题抛出去之后,学生们很容易用精当的语言准确地表达了对南北国的雪的认识。而这个问题也为下一个问题的解决做好了铺垫。果真当第二个问题抛出去之后,学生会将阅读感悟、生活感受一起聚集到课堂,迅速将问题迎刃而解,那时老师真的是在享受“坐看云起时”的景象!
新课堂强调老师“少讲”、“不见自我”,甚至“无为”,老师从台前退到幕后,要干什么?预学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资料,但这大量的资料以何种方式呈现出来?老师要思考;学生在课堂上要获得何种提升?如何培养学生在课堂上随机应变的能力,老师要思考。课堂不仅是展示,还要交流、提升,所有这些,老师要做到对文本心中有数,对学生心中有数。
但是,在一些课堂里,由于活动设计与目标任务不相称,造成教学任务难以完成、落实,或教学代价过大,影响着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减负的实现。
所以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设计的定向控制作用,努力让“教”与“学”等方面关系协调,使师生在教学、学习过程中由思想对立的关系逐渐趋向融洽与融合,使师生在教学、学习过程中产生更好的教学、学习状态。
可采取的办法是:一、因教施教。因教施教是指每一个教师要依据自身的教学特色、能力专长进行发挥性、创造性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向着教学艺术化、思想化、社会化相融合的方向发展。二、因学施教。因学施教是指教师必须依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及心理特点、学习方式、学习兴趣的差异,灵活运用并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与策略,使教学与学生实际学情相匹配而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因教施教和因学施教的相互融合结合,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但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教学特色、风格,更要充分认识掌握学生各自的优点与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手段完美组合,也是教师智慧发挥的过程。不要认为“我觉得学生会了,就是硬道理”。 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不可能是完美的。新课堂的评价应该相应地建立整体语文观。只有教师的整体观念建立起来并且全身心地投入,才可以让学生真正上好、学好每一节课。另外从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来说,课堂上生成的学习方法与观点有些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教师应精心地预设生成,宽容地接纳生成,理性地认识生成,机智地筛选生成,巧妙地应用生成,进而激发起学生新的思想、新的兴趣,也是一堂好教学课所必不可缺少的。
“动”与“静”是课堂教学的外部表现。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对“动”与“静”教学气氛的创设与调节。教学中的“动”,是指讲解、朗读、讨论、操作,是“有声有色”的教学;“静”,是指学生的默读、观察、思考、想象,是“无声无息”的世界。教学中的“动”,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静”则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思维的深入。
“动”与“静”在课堂教学中是一对既矛盾又统一的综合体,我们不能把“动”与“静”机械地割裂开来,而应将“动”与“静”有机地统一起来。课堂表面的“动”不能代表思维的灵动,我们不能片面地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提一些浅显的问题,或让学生讨论一些没有价值的话题,课堂气氛看上去是热闹了,但学生卒无所获。相反地,课堂的“静”也并不等于思维的静止,而是学生思维的暗流涌动。在合作探究之前需要静思默想,为思维碰撞积蓄火花;在对话交流之前需要静思默想,为有效对话积累谈资;于疑难之处更需静思默想,以便于解开问题的症结,正所谓静悟可得三昧。成功的课堂应动静结合,张弛有度,达到动中寻静,静中求动的效果。
首先“动”与“静”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每一阶段的“动”与“静”都要达到一定的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目的明确的“动”“静”安排,才能达到有效的“动”“静”搭配。若教学目标偏重于知识传授,教学难度较大,大多数的学生基础水平较低,或参差不齐,则多“动”(如讲授、谈话等);若教学目标偏重于技能训练、能力培养,教学难度偏小,学生基础普遍较好,则多“静”(如阅读识记、直观教学、作业练习等)。
其次“动”与“静”必须有科学的严密性,两者的轮换交替必须是同步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科学地组织,每一环节紧密衔接,尽量避免全“动”或全“静”:如果教学节奏密而不疏,学生会因长时间紧张而疲劳,产生抑制;如果全“静”,教学节奏势必疏而不密,学生会因过于松弛而分散注意力,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阻碍其认知水平的发展。正确的方式是:教学目标难达成时,宜“静”且缓而不松;教学目标易达成时,宜“动”且快而不虚。 “动”“静”结合,就是多层次、小台阶、分步训练;“动”的时间要扣准,“静”的时间要适当,“动”“静”轮换时间应力求准确。
但当下的语文课堂,往往注重动态式的交流、辩论、表演、视听,而忽视文本自身所承载的厚重知识内涵和深刻生活哲理,课堂学习显得苍白无力。其实语文新课堂是一个十分复杂、意味丰富的教学过程,“静读”、“静听”、“静思”同样出精彩,它是师生、生生、生本之间,通过心灵和思维与情感的激烈碰撞与交流,来实现知识共同拥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所以看似外静实则内动的思维活动,就是学生动态生成的,没有动态生成,就没有静谧课堂,暂时的宁静是为了酝酿、形成新的高潮。这才是有效的互动课堂。
毋庸置疑,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行,课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在课改中,要预防只关注其“形”,而忽视其“神”,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好课的表征甚多,或许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不同学科更难以有完全统一的标准。但有一点:那就是形式与内容的尽可能完美地融合——所谓形神兼备的境界。“形”即课堂之结构,“神”乃课堂之韵味。“形”是“神”的基础,“形”似未必“神”似,但“神”必蕴含于“形”之中。课之“形”应由学科核心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自然生成,也即我们常说的课堂的主线。有些作秀的课,乍似有“形”,实质上却是既无“形”又无“神”。
上《愚公移山》时穿插分角色表演的活动,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愚公妻和智叟的语言对比及效果;做《描写人物要抓住特点》的写作指导时,让同学走上台前做模特,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把握人物形与神;教《我的母亲》时教师穿插自己体验母爱的真实故事;赏析李煜《相见欢》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时,可以穿插其它的把“愁”物化的诗词等。这种种穿插与形式,不仅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调动着积极的思维,还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而且展示着新课堂教学自身的魅力。
形神兼备的课堂离不开精致的教学设计,取决于教学要素之间的互补和课堂结构优化程度高低。新课堂里的教师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走到学生中。通过预习、交流、讨论、展示、提升等方法,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让师生之间产生心灵碰撞。只有教师全身心地自然融入学生中去,师生之间情感交融,课堂氛围、双边活动才更浓烈,知识交汇、思想碰撞才更精彩,达到真正的教学相长。
形神兼备的课堂离不开“有效教师”。把备课当作研习进修,把上课当作实践锻炼。好的备课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的定位、知识的链接、重点的确定、难点的突破、问题的设计、展现的方式、方法的选择、练习的穿插、情境的构建、媒体的利用、时间的分配、逻辑的结构、问题的讲解、互动的方式、即时的变通、目标的达成……一一都马虎不得。
另外,强调学生的参与而忽视教师的融入、追求氛围的浓烈而忽视教学内容的需求、关注课堂容量而忽视展示的主次 、重视点评形式而忽视评价的艺术也是当下新课堂急需克服的弊端。
课堂教学是门艺术,“崇尚科学,启迪智慧,弘扬人文,润泽性灵,激扬生命”必须依靠语文课堂教学来落实。课堂是一群有灵性的生命在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融、分享。叶澜教授认为:“首先,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总之, 浑然天成,教学相长的课堂是一种崇高的境界,一种无限的追求,一种美丽的期待。
[1]孙慧.追求“动”“静”相宜的完美课堂[J].山东教育,2010(7).
[2]许祥国.让语文课堂“静”出精彩[J].小学语文教学参考,2011(12).
[3]张鹤轩.“动”“静”结合方显数学课堂本色[J].新课程(上),2011(8).
[4]刘诗毅.关注语文高效课堂中的形与神[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2(6).
[5]阮笑嫣.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阅读的实效[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2(11).
[6]周满强.浅谈语文课堂中的穿插艺术[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