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益修与《徐益修全书》研究

2014-08-15 00:46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易学全书周易

刘 华

(浙江师范大学 图文信息中心,浙江 金华 321004)

徐益修(1877--1953),原名徐昂,近代著名学者。1877年11月14日(农历十月初十)生于南通一书香世家。初字亦轩,易字益修,号逸休,1898年以第一名秀才入庠。后入江阴南菁书院攻读,与丁福保等同窗切磋,造诣日进。 他博古通今尤精易经、音韵等学,对佛学研究也颇深,尤其对《周易》的研究,直追汉儒焦、京二大家,穷其本源,剔抉精微,阐前人所未明,造诣至深,是当时江左的国学大师。

一、《徐益修全书》的版本、内容及学术价值

《徐益修全书》于1954年由他的学生集资出版,一套共13本,线装,影印本,是1944年至1954年间,陆续由南通翰墨林书局出版的书本为底本影印的。

《徐益修全书》成书37种,分易学、音韵学与杂著3大类,共94卷,计120余万字内容。 徐益修一生都从事于国学研究。徐益修的研究成果一直以来都受到现代国学界专家们的很高评价。李朔灼(原抗州大学教授)说“承惠赐尊师徐益修先生《周易虞氏学》一册,拜诵数巡,元任感佩。益修先生易学湛深,阐义精密,发明虞义,妙趣环生,愚心不敏,窃无间焉”;徐震说“季刚极 称先生之音学,谓用心甚细。此君平日多否少可, 而独推许先生,以此知先生造诣之深,殆未可量”;杨树达说 “吾公传易南通.为现代研究汉学的泰斗…—以大著《周易虞氏学》暨《周易对象通释》见赠,虽井蛙浅陋、不克深窥,然知是固心所追求之汉易也”;夏承涛说“顷奉到《周易对象通释》,洛诵尊序于崩析流离之日,不废研几探赜之功,哲人高抱,令人感奋。不第名山大业,足使鲰生俯首也”;鲁指南说“承示休复斋大作书目,自字学、文学、韵学、词学、礼、诗、易学、道、玄、奇门,都有高见卓识寄于文字之间。俾后之学者拾级登临,按图索骥,省却功夫不少。闻之大有此心向往之慨”。如上所述,《徐益修全书》的学术造诣及学术价值可见一斑。

徐益修笃嗜古文辞,深得桐城方苞、姚鼐古文义法精奥,范伯子赞为“文沈挚而博茂”。徐益修认为:“不通《周易》,不能窥义理本源;不通古音,不能明经传训诂。”《徐益修全书》体现并贯彻了他的有关“周易”的思想。全书120万字,易学著作占60%,音学著作占20%,可见首要的是本,其次才是方法。

二、《徐益修全书》内容及分类研究

1.《徐益修全书》易学类著作研究

易学类著作共计7种,37卷。《易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之一,也是汉学群经义理之源。徐益修所著的《京氏易传笺》是对《京氏易传》这部书的发展,这是两千多年来第一次对《京氏易传》这部书进行比较详细注释的著作,同时,也纠正了之前晁著的错误之处,同时,《徐益修全书》第6种《经传诂易》对《周易》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其中在引言中说到:“几经传所载、不言及易而易之道无往而不在也。居恒读书善忘,于经传之通乎易者,未能一一诠释,仅就临时所悟随笔于篇,觉往昔望文生义,浅之乎测之矣”。《释郑氏爻辰补》是徐益修对汉品的又一贡献。郑氏即郑康成(127年—200年),是东汉的大儒,他的易注早已散失。徐益修的《释郑氏爻辰补》从六十四卦所居爻辰与所值星宿出发,对戴著进行了解释,由此,戴书之误也得到了订正。

《周易对象通释》是徐益修的易学力作,该书运用了归纳法,对周易进行了研究:“归纳有两点,一归纳《同易》经传全部对象,研求卦爻变化而条分其系统,二归纳《用易》虞氏义及虞氏消息全部解释,以贯通其义理,证明对象之有所会归。”徐益修通过易理,精辟地分析了消息变化之道,使《易经》理论得到完美的发展。

综上所述,徐益修对古代易学的贡献是很大的,徐益修不仅对易学进行了传承与发展,同时,他的易学专著有助于中外易学研究者对《易经》深入研究。

2.《徐益修全书》音学类著作研究

音学类著作共13种,计27卷。徐益修音学类著作分为“声学”与“韵学”类。徐益修认为“既须研究它的摄而推及等韵,所转之声,尤宜寻其纽而追溯音类”,“持此以征诸古之载笈而推于今之方言,类而引之,度必有合焉者与”。 清代经学家、音韵学家孔广森(1752—1786年)发明了韵学转韵对列,他把古韵为十八部;《等韵通转团证》是徐益修的韵学专著,它取十二韵摄约为八部,一半为阴声,一半为阳声,这部书是在章氏音学类著作之后,徐益修综合了很多著名学者成果基础上带有创见性的韵学专著。徐益修所著在《说文音释》中,根据声韵原理对许恒、段玉裁所未详或误处进行了改进;徐益修所著在《诗经声韵谱》中,对“诗经”进行了专门研究,并为后人研究《诗经》开辟了新的路径,因为古人研究《诗经》的方法多从韵脚出发,而徐益修认为,研究诗经,除了研究韵脚之外,还要研究韵学、声学,于是,徐益修运用了审音的方法贯穿了《诗经》的研究,徐益修称,“予生命在《周易》,次之在《诗经》,居恒读书,音韵以《诗经》为根源”。可见,徐益修在声韵学方面很有创见,并具有独特的见解,同时也为后人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3.《徐益修全书》杂著类著作研究

杂书类17种,计30卷,涉及面广,足见徐益修学识的渊博。徐益修杂著类著作里一个重要亮点是,他不仅对国学颇有研究,还对释道儒三教、基督教及英语不规则动词也有深入的研究。徐益修这方面的代表作有:《三教探原》、《道德经儒诠》、《佛学笔记》、《楞严咒校勘记》、《读新约全书》、《英语不规则动词分类表》。

在《徐益修全书》第26种《三教探原》一书中,徐益修认为: “同之中阐其异,异之中索其同。外形各别,内容无歧,贯彻会归若合符节。或征引要言,或会归词旨,伟铸大冶,熔诸洪炉;酥酷醍醐,谓之巨鼎,汇众流支派,既翕然纳其渊源;集丛枝交柯,胥联为一本”)徐益修在文中对三家共同之处一一作了比较,文中标出了出处的具体章节,可见他对三教经文的钻研深度。之后,徐益修有以儒诠道德经,《徐益修全书》第27种《道德经儒诠》阐明道家与儒家之道的关系。文中详细以易阐述道德经,每一章节都作了详细标著。还有《佛学笔记》,文中记录了愣严、华严、法华、圆觉、梵網、金刚、弥陀、观音、地藏各经的发音、字母及诸经要旨。其中,愣严咒由于名称繁多,版本不一,徐益修也专门作《愣严咒校勘记》,详尽比较不同版本不同题名的愣严咒,以行考证。又在《读新约全书》中,分二十个小节,以佛道儒诠释圣经,这在当今都是难度相当大的,应该说这在当时已经达到高的水准平。徐益修不仅在各种宗教上有深入的研究,还对英语也有一番研究,他的《英文不规则动字分类表》中,就英文不规则动字,列十六表,约有五格,加格、减格、变格、倒格、兼格。这是英语不规则动词最初的列表,对后来的不规则动词分类有着重要意义。

另外,在杂著类中著作中,《马氏文通订误》是徐益修论文法的专著,其中有关文章制作技巧等方面的论述,是我国古文研究者的一种借鉴性较高的教材。在《休夏斋杂志》中,较为详细记录了徐益修生平及其学术思想,为后者研究徐益修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三、徐益修其人及治学态度

徐益修为范肯堂先生入室第子,曾以茂才录送南菁高等学堂卒业。生平笃嗜古文,尤精音学,与曹勋阁、顾贶予、顾公毅,号南通四才子。徐益修于所授史记及桐城撅古文外,阎引许氏说文训释形义,兼据马氏文通图解句法,并油印散发所著“益修文谈”、“诗经声韵谱”二种讲义,用作课外补充。弟子沈云龙回忆录中写到:四十年来,每一念及昔年课堂晤对,徐师渊默神粹,循循善诱,从无疾言遽色,诸生端坐凝听,矜平燥释,浑然忘我,如沐春风,此情此景,犹仿佛如昨也。

徐益修恬淡坦荡,平易谦挹,家居从未见其疾言厉色,而守正不阿,匹夫不可夺志,自有其不怒而威在。南通沦陷期间,全家濒临断炊,翁父坚持民族气节,严拒敌伪馈赠,毅然赴解放区讲学,以所得公粮养家,其名言:“饥犹择食”流传于苏北解放区,备受赞誉。

徐师治学十分刻苦,他说“治学不可畏难,学问艰深,我无如学问何,我锲而不舍,学问亦无如我何”。他二十二岁州试中第一名秀才后,即无意功名,日夜攻读三典(《康熙字典净、《英文字典》、《日文字典》),循环背诵,持之以恒,人称之为“三典先生”。治国学亦然。他认为学问重在积累,重在溯源迫根,切忌不求甚解。年青时稍一分神,即用锥刺左手虎口,以致创口日久化脓。不仅如此,他还十分谦虚,说:”有大学问则吾岂敢,仅用志不分,勤奋好学而已”。 徐益修手稿字迹工整,纲目分明,条分缕析,如茧抽丝,剔抉精徽,运思缜密。

徐益修治学的主要方法是追本溯源,由于汉学学术根基深厚,因此,徐益在学术研究之路上,洒下了艰辛的汗水。但是,正由于徐益修的谆谆不倦,因而,他所攻克的研究成果,硕果累累。他的治学态度可以概括为:忘我钻研,一丝不苟,锲而不舍。治易学、音学没有师承,全靠自学。他说:“予潜心国学,由易学、音学旁逮它书。初欲求吾意中愿得之书以究其源而苦不能得,乃殚思竭虑,研索推求,坐卧眠食,舟车旅寓,随时随地,神思系焉。”

他教导子弟读书,重在修养身心,不染恶习,研治实学,勿鹜虚文,如是而已。名师出高徒,徐先生培养的人才遍布各地,魏建功、陆侃如、王焕镳、任铭善、蒋礼鸿、陈从周等著名教授,以及国画大师王个籍均为其弟子。

[1]徐天倪,张慕慈.徐昂诗文选[M].南通:南通翰墨林书局,1944.

[2] 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海星光— —南通文化名人[M].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出版发行, 1999.

[3] 徐益修.徐益修全书[M].南通:南通翰墨林书局,1954.

猜你喜欢
易学全书周易
图片资料
《周易》古经“幽人”诂正
清初学者对“图书易学”的再认识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西湖》一部婉约而豪放的西湖全书
甜甜的“蝴蝶茧”
新发现的线装本《张天师发病书》《发病全书》整理研究
近二十年来朱熹易学思想研究述评
《周易》与《孙子兵法》
试论《周易》卦体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