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卿
(浙江省慈溪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浙江 慈溪 315300)
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的效果。”如何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归根究底,要想写得一手好字,必须首先学会观察分析,才能在落笔时相像。对于一个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小手稚嫩,在书写这张纸上还是一片洁白,一开始就进行循序渐进地书写指导,培养他们的书写观察力,掌握观察的方法,养成观察的习惯尤为重要。
有人曾对小学生采取临摹碑帖,临摹范字和自由写的三种练习方式效果作过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临摹范字对小学生写字的正确、清楚、整齐是最有帮助的,自由练习只是依靠习字者长期的、艰苦的、盲目的慢慢摸索,才能达到写字好的目的,花时多,收效慢,而对于写字根本没有目标毫无自控能力的一年级新生来说通过自由练习想写好字更是一句空话,教师的导是十分必要的。
传统习字开始于描红和仿影,一年级的写字本上也有一排描红字,但是单纯的描红孩子少动脑子,无意识记在大脑皮层上留下痕迹不深刻,而仿影更是对现在孩子的视力伤不起,所以,必须严格按照课标要求在课堂中教给学生观察习字的方法,手、眼、脑并用,观察细致,临写逼真。
1.观察田字格。古人说:“临书易失古人位置”,意思是说,临不容易学到间架结构。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对于形状、大小和左右方位的识别能力虽已形成,但必须依靠视觉等凭借才能更加清晰地感知。教给学生观察田字格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教给孩子对田字格的清楚表述: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等,便于在书写时提醒找到孩子准确的位置。在书写时,引导孩子观察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的起止错落,力求笔画在间架上笔笔到位。
比如:“一”的书写,这是孩子上小学写的第一个字,看似非常简单,只有一个笔画,孩子们早就认识,也许自己也已经在学着写了。但是要真正写好有一定的难度。不要过长亦不可过短,要略略向右上倾斜,但斜度又不可太过。此时仔细观察田字格位置,从田字格左格横中线下挨着横中线起笔,平平写过横中线和竖中线的交叉点,落笔在右格横中线上且挨着横中线处。这样就能帮助孩子写出一个长短适中,倾斜度合适的漂亮“一”。对于精细观察和协调能力还不够强的一年级孩子来说,这样的观察能保证写出大小比较匀称,字形比较和谐的字,孩子一开始就树立了自己能写好字的信心。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来自于自我的肯定比外界的评价鼓励更具有持久性。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其实给了孩子自己取得成功的能力。
2.观察笔画变化。观察每一个笔画的曲直、正斜、角度,提按使笔画在形态变化中笔笔精到。比如学完一上第三课《小小竹排画中游》后要学写“口、日、中”,编者是因为这三个字都是以“口”为主体的独体字而编排在一起。但这三个字中的“口”各有变化,“口”字上宽下略窄,起笔竖应略略往里斜,二笔中的折亦是如此,同时二笔转角处注意停顿下折;“日”中的这两笔却是笔直往下,不倾不斜,距离竖中线上下同等距离;而“中”字的口却是扁且宽,但二笔中的折应该略往里斜,整个“口”部写在田字格的上格,第三笔横写在横中线上,竖中线上的悬针竖笔直而刚劲。这些细微的变化要细心引导孩子们一一观察发现,一步步范写指导。
3.观察笔画分布。观察笔画之间的连起与避让,使每个字的笔画在章法上分布得体。这个特点主要体现在一些合体字上,但其实对于一上所安排的独体字书写也是有所体现的,比如“目、耳、电、也”等,可以引导孩子观察这些字中的横笔或竖笔之间的距离是匀称的,才使整个字显得端庄平稳。又如“左”和“右”,虽然是同样结构的字,“左”字因为下面的“工”字横笔平稳略长,为了整个字的协调第一笔横就不要写得过长。而“右”字下面的“口”方方正正,因此第一笔横要写得略长,以此使“右”整个字显得稳重大气。像这样字与字之间细微的比较分析观察,一年级的孩子是不可能留意到的,需要老师们每一天每一个字长此以往的指引。
以上三个点的观察对于每一个字都是融会贯通的。这样观察范字,眼中有尺,开发学生自觉观察范字,举一反三,提高写字质量。
在老师的引导下,慢慢的,孩子们逐渐照着老师教给的方法去观察一个字的笔画和位置。但是,相信每个老师都深有体会,指导孩子写好每一个字不是那么顺心顺义的,往往你指导临写时写得有模有样,但接下去的独立临写又走了样。写字必定是一件自己学习而成的事,那么如何让孩子用学会的观察方法去写好每个字呢?就要让孩子按照分析观察的步骤逐步养成观察的能力。
首先是写前观察分析,对要写的字按照老师教给的方法从位置、笔画、结构等方面进行独立观察。
接着再进行描红,描红一两个字即可,不用太多,太多只会给孩子增加厌烦随意的情绪。
然后进行临写,这时的临写是个再次观察并且把观察到的逐渐转化成记忆的过程。
最后在写完后进行再一次对比观察,把自己写的字与范字进行对照,看看写得像吗?哪里不像?哪里需要改进?也可以采用观察别人字的方式,在再次观察中学会欣赏,学会迁移,形成能力。
人教版教材对于一年级要求会写的字编排有规律,每课3~4个,全册100个,都是独体字。在笔画笔顺的安排上,重视打好基础,每个字都有笔画描红和整字描红,已经描过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笔画和笔顺,不再要求描红,相信学生学习基本笔画后的迁移运用能力。举几课的例子(一二三,十木禾,口日中)。同一笔画的学习与练习较为集中,在不觉困难的情况下习字起步,掌握基本笔顺规则。这样的编写起步平缓,打好基础,循序渐进,便于领悟书写规律,并迁移运用。在一年级上册独体字、典型字写好后,学生已经有了笔画、笔顺、结构的基础,从一下开始,大量写合体字。
老师们吃透教材编写意图,每一课每一字的书写都能在课堂上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笔画的规律和变化,逐渐的,模仿力和可塑性极强的孩子就养成了自己分析、观察、比较的习惯。课内充分重视,减少课外随意练写的过重负担,在有度的氛围中养成“看字即是分析时,提笔即是练字时”的好习惯,练一双慧眼,写一手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