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无三点墨 何以撰文章——浅谈课外阅读对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作用

2014-08-15 00:51孙宜玲
语文天地 2014年36期
关键词:课外读物课外阅读习作

孙宜玲

根据语文的学科规律,习作与阅读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阅读功底,才能在写作时游刃有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为了提高语文习作教学的质量,教师应该充分发挥阅读的作用,不但要灵活运用课内阅读资源,更要积极挖掘课外阅读资源。

一、领略语言魅力,激发习作兴趣

通过阅读,学生不但能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更能够受到文化的熏陶,产生语言学习的兴趣和爱好。热爱语言才能更好地使用语言,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激发他们的文学兴趣和写作欲望。

教师帮助学生选取课外读物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有趣,同时还必须有益。有趣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体会阅读和写作的快乐,有益的阅读则引导他们汲取语言知识和技巧,从而切实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六年级上册“习作7”要求学生寻找语文书里的故事,它们“有的藏在成语里,有的藏在课文里”,学生要从这些故事里挖掘写作素材。我们发现,语文书中的故事很多,但仅靠课本材料,显得局限和空洞,所以要鼓励学生首先从课本出发,锁定兴趣点,然后进行课外扩展阅读,汲取更丰富的语言养分。如果学生选取了课文中的某个成语,那么就建议他去阅读《成语故事》中相应的篇章;如果学生选取了某个名人,那么就建议他去搜集和阅读这个人物的其他故事;如果学生喜欢某首古诗,那么就让他去搜集诗人的其他诗作。总之,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因人而异地帮助他们进行有益于写作的课外阅读。

二、体会别样生活,积累习作素材

素材积累是写作练习的基础步骤。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阅历还比较匮乏,所以非常有必要通过阅读等间接形式来获取写作素材。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从而获得更多更新的写作素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更要引导学生会阅读,帮助学生把阅读收获的知识、故事、经验等内化为自己的习作素材。

例如,四年级下册“习作1”要求学生描写春天,或者记一次春游活动。顺利完成这次写作练习的前提是学生要对春天有一定程度的感受和认识,这种感受一方面可以通过生活实践来直接获得,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课外阅读来间接获得。所以,老师就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以“春天”为主题的课外散文或诗歌来阅读,帮助他们从中积累一些有助于写作的素材。除了这种有针对性的素材积累阅读以外,日常的范围广泛的阅读积累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外阅读所积累的素材难度不宜过高,应该在基础阅读方面下功夫。比如,可以布置学生一周读两篇名人故事或者寓言故事,从中提取具有积极意义的哲理和情节,以便在写作中适当引用;或者要求学生每周搜集三句名言警句,有必要的话还可以背诵经典语句,从而为写作提供素材。总之,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能够获得丰富多样的写作素材,而积累整理这些素材的方法也是灵活的,抄写警句、背诵名言,或者仅仅是单纯的文本阅读,都是开展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的好办法。

三、揣摩艺术特色,指导习作技巧

除了在阅读中积累习作素材以外,课外读物对于习作的更深层次的促进作用就在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小学生尚处于习作的起步阶段,而写作又必然有一个从模仿到创作的过程,模仿的基础就是阅读优秀作品。在这方面,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选取优秀的并且适合其年龄段的课外读物,然后引导他们分析文章在选题立意、语言表达、情感渲染等方面的技巧,并从模仿开始,逐步提高习作能力。通过这种积累和训练,课外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才可以更好地发挥出来。

以课外阅读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为例,作者对人物形象的描写、主人公心理的揣摩、故事情节的编排等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学生阅读故事,一方面被小美人鱼的善良纯洁所打动,一方面也学习到人物描写的方法技巧,运用于写作练习中,带给他们很大启发。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起到平衡的作用,要以专业的素养来帮助学生选取合适的阅读文本,尤其是在难度把握上,不易过难,否则学生难以消化,反而事倍功半。

当然,课外阅读对习作的促进作用并不只有上述三点,在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树立跨学科意识等方面,课外读物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课外阅读资源,为学生打开更加开阔自由的语文学习空间。

猜你喜欢
课外读物课外阅读习作
近四成家长认为课外读物存在“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等问题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本期话题:自习课上可不可以看课外读物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