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梅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小学中高年级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想说,就是让学生产生交流与表达的愿望,激发学生与他们交流的主观能动性。新课程标准始终强调“口语交际”教学要重视情境地创设,鼓励学生乐于表达和交流,乐于参与讨论。
首先,老师要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在老师面前表述的危惧心理。比如,与学生照面,主动点头微笑;下课和学生拉拉家长;有意识和学生一起参加课间活动。总之,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和力。
其次,老师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创造表达的场景和机会,让学生养成愿意与别人交流的好习惯。例如,每天早晨利用晨谈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流,说说最想说的见闻和想法,讲讲喜欢的动画片,说说最喜欢的游戏等;课间允许学生向老师反映问题或找老师谈心,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交流。
敢说,就是让学生有表达的勇气,树立表达的自信心,把口语交际当成展示自己的好机会。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老师要注意让口语交际实践过程面向全体,成为全体学生共同参与、争相展示自己的平台。
做好准备,让学生言之有物。在口语交际前让学生充分准备,了解说话的内容。学生在口语交际的现场怕表达、怕展示,这是准备不够的表现。先前准备不足,便会语无伦次,自然就不敢说话了。相反,如果准备充分,有备而来,就会落落大方,侃侃而谈了。准备的途径有很多,可以是老师提供素材或话题,也可以倡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做好必要的语言积累和说话的内容。
分组讨论,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是口语交际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畅所欲言的机会。在小组讨论交流的过程,先让学生在组内交流,做到生生发言,再互相讨论,取长补短。这样的形式还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使全班交流时的发言内容更加充实、全面,从而使全班交流的内容成为交流发言的范例,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学习和借鉴,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了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经常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辩论活动,引进竞争机制,增加学生表达的勇气和热情。
多鼓励,少批评,增加学生表达的勇气。让学生敢说,还要注意重视激励和表扬的恰当运用。在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时候,老师微笑的眼神、鼓励的话语,同学们热烈的掌声,都会成为他们增加表达勇气的原动力。老师在评价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时候,应该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对学生表述中的思维火花给予及时的肯定,尤其对那些怕说话的学生,要关注他们的参与意识,只要他们的态度是积极的,就要鼓励,要让他们知道,只要他们坚持给自己表达的机会,就会一次比一次说得更好,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让他们在情感上得到成功的喜悦,促使他们口语交际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另外,还可鼓励学生通过课外活动、参与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情境,有意识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会说,就是让学生学会交流的方法,掌握表达的技巧,交流时做到有礼、有序,讲得清楚,让人听得明白。
学会倾听别人的谈话。“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认真倾听不仅表示对说者的尊重,更是为了听清楚、听明白,是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同时,认真倾听也是为了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对话,让自己的表达能和对方所说的内容相联系,产生共鸣,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
学会观察,让表达从细处着眼。观察是口语交际的基础。在交流之前,让学生对将要评论和述说的对象做一些详尽的观察,是很有必要的。认真有序的观察,丰富合理的想象,会让说者言之有物,有理有据,从而更好地吸引听众,打动人心。
学会表达和交流。听得仔细,看得清楚,就为交流和表达做好了必要的准备。在交流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交流内容做一个全面的梳理,使内容有条理、有详略、有重点、有中心,这样才能让人听得清楚、明白,达到口语交际的目的。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坚持从想说、敢说、会说入手,循序渐进,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一定会逐步得到发展和提升,最终人际交流的素养和现代公民应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