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丰
摘 要 为了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效率,笔者对备课的四个关键要素:学生、课标、教材、教法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思考。课堂效率提高后,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掌握更多的生物科学知识,更全面地提高多项探究能力,更好地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关键词 备课 生物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0067-01
我国《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每个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 课堂教学是落实“提高生物科学素养”这一理念的最主要途径。利用好这一主要途径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更多的生物科学知识,更全面地提高多项探究能力。而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条件是抓好备课。下面我就从抓好备课的四个关键要素谈谈自己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一、备学生
1.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高中生物教学应该在初中生物的基础之上开展。例如在学习必修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各种组织、各种器官和系统等知识,帮助学生开始高中生物的学习。
2.注重多学科交叉知识。高中生物教学还需要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背景,否则不同学科对于同一个问题的表述可能会有冲突。例如在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果糖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可得到砖红色沉淀。但是高中化学中介绍了不含有醛基的果糖(多羟基酮)没有还原性。高中生物的知识和高中化学的知识看似产生强烈的冲突,实则这两种说法是统一的:在斐林试剂的稀碱性条件下多羟基酮的果糖发生酮式-烯醇式互变,变成多羟基醛的葡萄糖。
二、备课标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教师应该依据课标提出的三大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提高生命科学素养来指导自己的课堂。由于学生存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等多方面的差异,如何在课堂上让更多的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就成为备课时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我一直坚持尝试让90%的学生掌握90%的教学内容,以期达成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探究式的课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成为公民科学素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生物科学素养影响个人生活质量问题,也可能影响各级部分决策的制定。生物课堂最终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备教材
1.多关注不同版本教材。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一标多本,指的是一个新课标多套教材。我收集了多套教材,发现每套教材编写思路大体相同,但是支撑科学观点的科学事实不同。教学实践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就需要参考多个版本的教材来提高多层次的科学事实。例如人教版教材用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例子来解释植物的生命活动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实现的。而地图版的例子则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相互作用导致松树呈宝塔状。
2.注重教材的重新组织。教材的编写往往重视科学史的事实和知识的整体性,不一定符合你所任教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对教材现有的内容重新调整顺序,或者改变实验性质,或者补充新实验,可以更好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曾经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实验中,带领学生将教材的定性试验改造为定量试验,并且开发了一套光合作用综合探究仪。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好地锻炼。
四、备教法
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都要求我们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达成教学目标。我曾设计了一个实验来验证ATP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将切好的猪肉条随机均分为三组,测量起始长度;三组猪肉条分别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等量的ATP溶液和等量的葡萄糖;用直尺测量每组的长度,统计每组猪肉条的长度变化。学生亲自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构建“ATP为能量通货”这一重要概念。课后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一学生对于学习生物的兴趣大大增加。
现代课堂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教师备课时多研究学生,研究课标,钻研教材和学习教法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只有不断朝着高效课堂的方向努力,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才可以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恩山.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责任编辑 曾 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