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 以读为本

2014-08-14 01:32陈英华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18期
关键词:流利青蛙感情

陈英华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0043-02

读书,顾名思义离不开读。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理念早已被大多数老师所认同。朗读感悟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主导思想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是学生的一种个性化体验。我们的语文课堂里,要重视学生的阅读,提高阅读实效。下面我就谈谈对阅读教学的几点浅显看法:

一、反复阅读,感知文本

我们都清楚,语文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多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文章,从遣词造句,到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丰富材料,对学生掌握规范的汉语言文字大有好处。在2011版新课标之学段目标中,第一、二、三学段分别列出了学用、用、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阅读目标,这体现了阅读教学的层次性。其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课文朗读教学的三部曲。

读正确是朗读教学在朗读方面最低层次的要求。特别是在第一学段,学生的朗读能力还不强,识字任务又比较重,教师在朗读指导方面的重中之重是引导学生集中精力把课文读正确,要求做到“四不”: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在讲读课文中,我们都应以读为本,将读贯穿教学始终。每篇课文教学在导入新课后,都可以先给学生录音范读或教师范读,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把握,再检查学生们的预习效果,发现有读不正确的地方,及时引导学生多读几遍,读准字词,读通句子。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默读,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反复与文本接触,才能把课文读熟,做到“四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次朗读之后,要理解文本内容就不费力了。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二、用心阅读,理解文本

读流利也是朗读方面的一项要求。韩愈在《师说》中说到:“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在古诗词、文言文的理解上,学生如果没有读好停顿,是很难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的。读流利是学生准确理解文本内容的重要保障。读流利就不能读破词语,不一字一顿,不指读,不唱读。如“太阳能/发电”如果读成“太阳/能发电”意思就不一样了。除了不能读破词,也不能读破句子。要读好长句子中词语间的停顿。当学生读准了每个字音,将课文读正确后,教师可以提个问题,将学生的的注意力转移到重点句段上来,引导学生用心朗读重点句段,把课文读流利,进而体会重点句段在表情达意上的关键作用。如第五册《掌声》一文,在学生已经将课文读正确,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老师要重点引导学生用心读第三自然段,同时解决问题:同学们的第一次掌声和第二次掌声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第一次掌声”是英子在经过思想斗争后走向讲台时,教室里不约而同地“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第一次掌声里包含更多的是大家的鼓励。英子在掌声的激励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于是,“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第二次掌声里除了鼓励而外,更多的是赞扬。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流利地读好重点段,从而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英子在精神状态上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三、个性阅读,拓展思维

新课标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堂上,我们常常对学生说:“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朗读出怎样的感情呢?我们总是以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体验来考量学生的朗读是否有感情,曾经我也这样认为。如阅读《女娲补天》的第一段时,我让学生在脑海里想象当时的情景,想象“创造了人类”的女娲目睹了“许多人被火围困”“许多人在水里挣扎”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让他们把对这段话的理解转化为朗读的情感,加深个性体验。但我们学生所动的情却不一样:有的学生说女娲看到这种出乎意料的情景,心里一定非常震惊和着急,读的时候应该是吃惊上扬的语气;有的学生认为女娲看到的这些景象都太悲惨了,应该读得低沉些。而我赞同部分学生们所说的——应该读出悲惨的感觉来。在我苦口婆心的坚持下,学生朗读这一段时,果然压低声音了。学生的个人感悟不见得没道理,然而在我——老师统一的标准下,个性化理解没有了,朗读兴趣受到打击,想想真是太不应该了。

学生是学习主体,老师是主导。课堂教学上,教师的教就是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去学习语文,而不应该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体会强加给学生,忽视学生的情感。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时,最后两句话“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读法。有学生认为应读小声,读时可以加上表现生怕吵醒小青蛙的动作:用右手食指放在嘴唇前。另有学生认为可以读大声点,加上对青蛙没来参加小画家活动表示不高兴的动作:两手一摊,皱一下眉。也有学生认为应该读出恍然大悟的感觉来:之前,不知道青蛙为什么没参加,想了想,才明白青蛙是睡着了。学生这些个性化的理解,我都加以鼓励。也许学生的理解不是很到位,但正是这些可爱的学生,让我们的课堂更加多姿多彩!

阅读是语文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不要用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让我们的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自主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责任编辑 刘 馨)endprint

猜你喜欢
流利青蛙感情
国内流利度研究的计量可视化分析
带着感情
小青蛙捉虫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谁能叫醒小青蛙?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青蛙便签夹
骄傲的青蛙
流利口语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