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超
【摘要】高校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突出,通过对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10~12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网络成瘾在高校学生中不是个案,而是普遍现象。并在短短几年时间中增长迅速。另外,相比中、低年级,高年级的网络成瘾问题更加严峻,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绝大多数网络成瘾者属于轻度网络成瘾,可以通过即时的教育,缓解高校网络成瘾问题。
【关键词】高校学生 网络成瘾 问题分析 结论
一、高校学生网络成瘾问题
互联网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因此有学者称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5.13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38.3%。同时,调查显示,平均每个网民上网时长达18.7小时每周。在数量巨大的网民中,青少年占据了56.5%,其中高校学生是网络使用最频繁的群体,数据显示,高校学生互联网使用率已经达到96.1%。如此高的比例显示高校学生是受到互联网影响最普遍、最广泛的群体。同时又因为这一群体心理上的不成熟,以及抵制诱惑、辨别好坏的能力有限,导致网络成瘾问题突出,需要引起相当的重视。
二、上网情况调查统计
本研究以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10~12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首先了解高校学生的上网时段和上网时长。在剔除无效问卷后,共得到有效问卷608份,有效率达93.4%。
如上表所示,在上网时段和时长上,晚上时段和2~6小时时长占比较高,反映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把握上网时段,控制上网时长。然而,数据显示凌晨期间上网及每天上网时长超过6小时的占比在高年级学生中较高,这表明网络接触越久,依赖性越强,越容易出现网络成瘾问题。
三、网络成瘾调查分析
在上网情况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网络成瘾问卷调查表,重新设计修改调查表中的21个问题,其中每个问题有5个选项,分别为A几乎没有、B偶尔、C有时、D经常、E一般都是,对应的分值分别为:A选项为1分、B选项为2分、C选项为3分、D选项为4分、E选项为5分。在每个学生答题完毕后计算他的总得分,得分低于30分代表不存在网络成瘾问题,得分在30分到50分之间为轻度网络成瘾,得分在50分到70分之间为中度网络成瘾,得分高于70分为高度网络成瘾。具体调查结果见表2。
如上表所示,大部分调查对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问题,这表示网络成瘾在高校学生中不是个案,而是普遍现象。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出现网络成瘾问题的学生占比达74%,这数据远远高于南京大学社会系于2006年所作的调查结果,当时的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学生中出现网络成瘾问题的比例只有43.7%,在短短几年时间中,网络成瘾比例剧增,这体现了高校在网络成瘾问题上的关注不够。另外,相比中、低年级,高年级的网络成瘾问题更加严峻,高年级出现网络成瘾问题的学生占比达80%,远高于平均水平,其中高度网络成瘾占比达12%,突显出高年级网络成瘾问题的严峻性。这也表明随着接触网络时间的增加,对校园生活的适应,高校学生网络成瘾占比呈增长趋势。此外,值得欣慰的是绝大多数网络成瘾者属于轻度网络成瘾,可以通过即时的教育与积极的宣传,转变高校学生的上网观念,缓解高校网络成瘾问题。
四、调查结论
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的上网情况调查和网络成瘾调查发现网络成瘾是一个普遍现象。绝大多数在校学生对网络产生了一定的依赖心理,这种心理随着其年龄的增长,以及年级的提升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总的来说,高年级学生整体上更容易对网络产生较强的依赖性,且更多的是为了娱乐。而中年级、低年级学生相比高年级学生在网络成瘾的比例上更低。这一次的调查也为今后的一些研究工作,包括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探究、如何就网络成瘾对症下药、是否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预防网络成瘾等提供了详细可靠的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1):4.12-16.
[2]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4):9-10.
[3]Young KS.Interact addiction: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J].CybcrPsychology and Behavior,1998,(3):237-244.1-2.
[4]章成斌,吴代莉.大学生网络成瘾症原因、可自愈性特点分析及防治对策 [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5(2):38-40.
[5]王梁.大学生网络依赖状况分析——基于南京六所高校的调查.中国青年研究,2006,(5):34-36.
[6]马波.医学院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调查 [J].中国健康教育,2006,(7):123-125.
[7]胡隆成.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54-56.
[8]杨轶冰,李福华.网络成瘾与大学生的情绪障碍的关系调查 [J].教师教育研究,2009,21(5):40-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