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使农村学校忽视了学生的习惯教育

2014-07-19 20:59:59张正伟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4年4期
关键词:智力因素学习成绩行为习惯

张正伟

【摘要】在当前教育选拔机制下,绝大多数家长、老师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忽视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虽然与智力因素有关,但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更加密切。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学习习惯的好坏困扰着教育教学,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人生轨迹。

【关键词】培养学习 习惯

【中图分类号】G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143-01

英国著名作家查·艾霍尔认为:“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这句话用最朴素的语言揭示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在这个竞争的时代,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中“成龙”、“成凤”。在当前教育选拔机制下,绝大多数家长、老师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虽然与智力因素有关,但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更加密切。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学习习惯的好坏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在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几年来我通过对所代班级的学生谈话、调查问卷以及和学生家长的交谈,了解到每个农村学生由于知识基础和发展水平,个人的家庭背景以及兴趣爱好不同造成学生在学习习惯上有较大的差异。我认为在我们农村学校学生表现出来比较普遍的不良习惯有:1.学生的学习用品摆放杂乱无章;2.在课堂上心不在焉、注意力很难集中、几乎每节课都会“开小差”;3.做事情虎头蛇尾,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4.好多学生朝三暮四没有确定的目标,盲目跟风极容易受到周围因素的影响,严重影响学习效率;5.得过且过,做事喜欢拖拉;6.抄袭作业。上述学生表现出来的不良习惯经常困扰着许多学生和老师、家长,严重影响着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我们老师应该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明确要培养的良好习惯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找一点时间,引导学生列出“不良习惯”一览表,接着列出“好习惯”一览表。然后认真分析一下,哪些要改,如何改?哪些要培养,如何培养?绝大多数学生都有积极向上的意向,因此要让学生明确在所要培养的目标的基础之上发挥自主能力。使之付诸于行动,由“要我做到”逐渐转变成“我要去做”、“我要做到”。学生一旦有了自觉性,就会心甘情愿积极主动地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活动中通过练习和不断的重复固定下来的学习方面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使学生顺利地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任何习惯的培养都没有捷径可以走,必须一小步一小步的走,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培养:1.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2.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或作业的习惯;3.预习的习惯;4.认真听课的习惯;5.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6.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7.上课记笔记的习惯;8.课后复习的习惯;9.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自觉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习惯。

三、从细微处抓起,持之以恒,表扬激励,树立榜样,启发自觉

细节决定成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把握细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必须从小事抓起,經过重复练习才能形成。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教育。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讨论问题、回答问题、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等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树立榜样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

四、严格要求,密切配合,注重家校合作

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由于初中学生的自制力还很差,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学生除了学校外,停留最多的就是家庭了,因此,教师除了在学校处处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外,还要与家长密切联系,要求家长与学校老师密切配合。学生在家庭的学习过程中,家长也要及时监督学生的行为,时刻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体现在日常教学、生活细微环节之中,往往容易被我们忽视。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加以耐心培养。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那他也就可谓是学会了学习。一个勤奋的老师抓学生的分数,教会学生学,一个智慧的老师抓学生的习惯,让学生会学!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教育论集》

[2]《老子·道德经》

猜你喜欢
智力因素学习成绩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6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教书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18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教书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16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40
名落孙山
高素质护理人才培养中的体育策略
青年时代(2016年32期)2017-01-20 12:00:47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34
浅析大学体操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54
掐断欲望的引线
马老师的家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