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探讨

2014-07-17 02:48滕剑
新课程·上旬 2014年3期
关键词:等差数列情境创设学习兴趣

滕剑

摘 要: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关注数学结论,而忽视了结论的形成过程。鉴于职业高中学生的认知和思维特性,教师应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良好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认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应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在教学活动中提倡小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互帮互学,培养学生观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关键词:情境创设;等差数列;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从孔子教学思想中可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职业中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需要我们根据职业高中学生学习上的特点去因材施教,启迪学生的思维,慢慢建立起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职业高中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如下:

(1)数学概念理解模糊;

(2)答题叙述不严谨;

(3)理解数学语言困难。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思维缜密性是数学思维的重要品质之一。从学生答卷反馈的情况来看,有的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特别是对一些概念性问题的理解比较模糊;有的思路不清楚,考虑欠周到,导致答案有误;有的叙述不严谨,顾此失彼,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时刻注意学生学习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有意地去锻炼学生,让他们摆脱这些问题。

下面利用高一数学“等差数列定义”的导入,充分考虑数学学科特点和职业高中学生学习的特点。

课前准备:(1)搜集所在班级学生的出生年月,格式如下:×××1996.05

(2)从中选取符合等差条件的6个,按月份数字从小到大排列。

教师:“我们来观察一组数据。”

A.1996.02 B.1996.04 C.1996.08 D.1996.10 E.1996.12

设计想法:利用周围熟悉的同学的出生年月构成一个数列,与自己相关的一些数据来创设探究知识的情境,引起同学们课堂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研究的兴趣,从而实现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这些数据中月份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相差两个月。”

教师:给出数据A.1996.02 B.1996.04 F.1996.02

“这也是相差两个月的。”

设计想法:教师引导,利用例子来说明学生语言中的不严谨。鼓励学生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逐步学会如何去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及利用较严谨的语言描述自己发现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语言的严密性。

学生:“每个比前一个多两个月。”

教师:“很好,也就是说4减2等于2,6减4等于2……12减10等于2;我们再观察一组数:1,4,7,10,13”

学生:“4减1等于3……13减10等于3。”

设计想法:(1)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从“数量作差运算”角度寻找更精确的规律,此过程设计尽可能让学生经历发现的过程,体验不断矫正,逐步完善猜想过程;(2)通过上面的举例及分析,学生能很好地模仿,逐步建立学习的信心。

教师:“那这组数呢?2,0,-2,-4,-6,-8,-10”

学生:“0减2等于-2,……负10减负8等于负2”

教师:“很好,满足这种规律的一列数,我们称为等差数列,其具体定义为: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减去它的前一项为同一个常数,我们称此数列为等差数列。”判断下列两组数是等差数列吗?(1)1.1,1.11,1.111,1.1111,(2)1,0,1,0,1,0,……

设计想法:举例题目的难易,由浅入深,阶梯式推进,由全部是正数,到混合了一些负数,鼓励学生发现类似的规律

教师:对于这个定义的理解,请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1)“从第二项起”可否省略?

(2)“每一项减去前一项”能否改成“后一项减去前一项”?

(3)“同一个常数”能否将“同一个”省略?若不能,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先大家各自思考,尝试去解决,然后再小组相互讨论,如何表达更好,这样表达为什么是有问题的,提出自己的见解。

学生甲:“每个数列相邻两项作差,都得同一个数。”

学生乙:“(1)中5减3等于2,而7减9等于负2”

学生丙:“不如说数列的后一项减去前一项得一个常数。”

学生丁:“‘后一项减前一项有问题,这句话应该指7减3而非5减3。”

学生丙:“有道理,那应该怎么表达呢?”

……

设计想法: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对某个问题给别人作了详细讲解之后,自己对该问题往往会有新的体会与理解。也就是说,在帮助别人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帮助自己学习。由于个人的思考范围有限,若在学习过程中,能和伙伴相互交流,相互鼓励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倡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互帮互学,培养学生观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职业高中学生大多数由于数学基础薄弱,加之高中数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抽象性比初中数学又有了一定的提升,致使一些学生在学习时产生了困难。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显示,仅有不到一成的被试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信心,但有超过60%的学生“想成为数学好的学生”,这说明大多数学生有着良好的学习期望,他们也渴望成功。

通过教改实践,发现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和讲授模式,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改实践,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明显增强,不同基础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均有提高。后进生比例明显缩小,不少曾经“望数生畏”的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好感,重新回到数学课堂,从学习中体验到成功,自我效能感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孔凡哲,曾峥.数学学习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33.

[2]涂荣豹,季素月.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屈正良,张福仁.职校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8).

(作者单位 溧阳市天目湖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等差数列情境创设学习兴趣
对一类数列通项公式的探究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例谈错位相减求和在高考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