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学生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及启发

2014-07-11 00:40刘军李传爱
考试周刊 2014年28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中国传统文化

刘军 李传爱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经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在实践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思想、行为及学习方面的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高等职业教育 应用与启发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的结晶,主要有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等文化形态。历史上曾有四大文明,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并深刻影响和指导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它遭到的误解与诽谤在人类文化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相当一部分攻击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甚至连一部经典著作都没有读完过,更勿论学习、理解与传承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科学越是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越高,认识能力越强,就越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在中国历史上,无论什么时候,哪一个封建王朝都没有真正彻底地贯彻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道德教育,有道德的生活才是真正正常、幸福的生活。

1.现代职业教育及国内职业教育学生工作现状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指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职业教育系统。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端于20世纪初,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有一定程度的较快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倡导各种形式发展高职教育,并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指导。高职教育与职业指导逐步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初步形成我国目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时期,正是国内大量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阶段,打开国门伊始,难免泥沙俱下,国外一些腐朽的、不积极,甚至不健康的思潮和观念大量涌入。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物欲的盲目追逐,严重影响年轻一代的思想,极大地动摇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乃至学习态度,因此,这些都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提出严峻的挑战。

随着大学扩大招生,大学生的学习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生整体素质下降、学习态度消极、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耐挫能力差、学习环境适应能力不强、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等。

2.在现代高职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

笔者多年从事高职教育,与同行之间进行了大量的交流。针对高职院校这种学习状态和风气,业界也请了很多专家出谋划策,甚至远赴德国、加拿大、澳洲等国家和地区学习经验,但时至今日,仍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为:(1)重技能,轻人文;(2)专业教育中人文价值缺场;(3)人文课程数量偏少,且人文课程的设置偏重政治化倾向;(4)学生的人文素质整体不高,人文精神缺失。

治病治根,教育人也是要从根抓起,这个根就是传统文化。仅依靠及时跟进国外先进技术、花重金购买大量先进实验实训设备及制定严格的教育教学制度,已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利用课余时间,以及班会时间,尝试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高职学生为人处世、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学习目标和方法等方面的教育。如组织同学们观看《圣贤教育,改变命运》、《和谐拯救危机》、《幸福人生讲座》等视频,学习《论语》、《大学》、《弟子规》等经典,班主任与同学们共同学习,相互交流。其中尤以清朝李毓秀根据论语《学而》篇的相关内容编撰的《弟子规》作为师生共修的主要科目。

在观摩学习这些材料的交流会上,相当一部分同学反映:这是他们首次听说“五伦八德”,“百善孝为先”中的孝分为“小孝、中孝、大孝”,“二十四孝”的真正涵义……

针对社会上、校园内的各种现象,结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发展观及“八荣八耻”等理论,学生畅所欲言,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所学知识和认识,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认真分析,很多同学纠正了错误甚至扭曲的观念,对学习、职场,以及个人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有了一定程度的导正。

比如当我们说到“英国著名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提出了一个举世深思的论点:‘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时,同学们产生了强烈的思想震撼和民族荣誉感,对中国古圣先贤的睿智和远见卓识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产生了危机意识。大家认识到,如果没有思想德行上的正确认识和生活上的努力践行,我们会学到一些技能,但可能会利用这些技能无所顾忌地盲目追求金钱和满足个人欲望,最终,毁了自己的事业和人生,毁了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如“地沟油”、“三聚氰胺”等事件。

曾经有学生这样对我说:“老师,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我要做个好人!”也有家长向我反映:“孩子这个学没有白上,孩子在为人处事方面有很大的转变。”家长和学生的认可给了我们极大的鼓励,说明我们的方向是对的,因为人“性本善”,只是“性相近,習相远”,只要坚持不懈地学习,那些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会得到根本改变。

除了进行思想观念方面的熏陶外,我们还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弟子规》等经典教育内容,如“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劝诫大家珍惜时间,远离“游戏人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劝勉大家妥善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和择友标准;甚至要求学生走出房门、走出校门,做一些帮扶帮困的事情,如在校园内捡拾垃圾废品,根据民政局的安排照顾学院周边小学的留守儿童,帮助敬老院的老人们洒扫庭除等公益活动,在实践中体会“付出才是真幸福”的观念。

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乃至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熏习需要经历一定时间方能有实质性的成效。但仅仅通过一段时间的师生学习,我们已经看到同学们的思想和行为向着积极方向转化,教师也深受教育,印证原央视“实话实说”栏目制片人、“圣贤教育,改变命运”大型公益论坛的组织者陈大惠的话:“人,是可以教得好的!”

3.结语

通过传统文化教育,转变高校学生在大家心目中“冷漠、自私、不爱学习和一味追求金钱”的印象,在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走进高职院校、深入高校学生心中等方面给我们一些启示。

(1)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完全可以胜任教育现代青年乃至成年人的重任的。当然,我们要优选一些适合高职院校大学生年龄段的内容,给予他们形象的实感,能够真正解决他们思想上的困惑与迷茫,以期从一开始就抓住同学们的心,使得教育继续深入。

(2)教师要以身作则。著名教育家启功先生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即所谓的“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孔子《学记》)。教师要在日常言谈举止中体现出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人格魅力,引导同学们加以效法和模仿。

(3)教师要加强学习,善于运用传统文化知识结合现实进行分析。因为现代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如果不能为他们及时解答人生中的困惑,将失去最佳教育时机。

(4)重视环境的影响作用。要在高校形成学习和践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这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及持久发挥效能有着莫大的助力。

总之,对于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学生教育工作,我们不能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更不能妄自菲薄。西方现代国家好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要借鉴,但也要兼收并蓄,扬长避短。

参考文献:

[1]闫玉.职业院校大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5(35):69-70.

[2]宋波.贵阳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教育中国传统文化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SPOC混合教学模式设计探讨
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意义初探
建筑设计内在的文化反思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民间美术在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