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感知学习风格倾向性调查研究

2014-07-11 19:24牛佳
考试周刊 2014年28期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个体差异

牛佳

摘 要: 基于感知学习风格理论,作者使用Reid(1987)的《感知学习风格偏好问卷》,对扬州大学130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感知学习风格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研究,利用SPSS17.0分析研究数据,研究结果显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主要感知风格是视觉型和小组型。作者对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提出建议,从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 感知学习风格 个体差异

Reid(1987)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偏爱的感官,并且会通过这些感官进行学习。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感官偏爱,她把学习风格划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和触觉型。在1984年她设计的感知学习风格偏爱调查表中,又增添了两种社会型学习风格——个人型和小组型。郝枚(2006)的调查证明,与体验型、集体型的学习风格相比较,中国学生偏好个体型、听觉型及视觉型学习风格,个体型学习风格与英语学习成绩之间正相关。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的感知学习风格的倾向性进行探究。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扬州大学的130名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到有效问卷120份,有效率为92.3%。调查问卷改编自Reid(1987)的《感知学习风格偏好问卷》,包含30道问题,尝试对大学生的外语感知学习风格进行量化。采用利克特量尺进行统计,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对问卷问题做出从“完全符合”、“很符合”、“符合”到“不完全符合”、“完全不符合”的回答。问卷在2013年10月扬州大学学生的联合会上集中发放,当场收回,平均每位受访者用约10分钟的时间完成。数据采集后,用SPSS17.0对问卷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计算出各项得分平均值和标准差,比较学生的感知风格与调查表的题项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二、研究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表1是对被测者的感知学习风格的描述性统计,被测者对感知学习风格的偏好程度比较平衡。被调查者的整体感知学习风格偏好依次为视觉性>个人型>听觉型=触觉型>小组型>体验型。从平均值上看,视觉型分值最高(3.43),而小组型(3)分值最低,个体型(3.33)、听觉型(3.24)、触觉型(3.24)、体验型(3.02)位居其中。从概率论的角度看,学习者可能有一种偏好,也可能有两种或多种偏好。表2对感知学习风格的分类,更能反映学习者感知学习风格实际的偏好状况。在感知维度上,有15名受试者的感知学习风格以动觉型为主,有7名受试者的感知学习风格以视觉型为主,有13名受试者的感知学习风格以动觉和触觉型为主,有43名受试者没有明显地表现出以哪种感知学习风格为主,也就是说,36%的受试者无明显的感知学习风格偏好。在社交维度上,有32名受试者以小组型感知学习风格为主,有34名受试者以个人型感知学习风格为主,有10名受试者以个人和小组两种感知学习风格为主,有45名受试者无明显的感知学习风格偏好。许多受试者同时偏爱两种或多种感知学习风格,没有明显的感知学习风格偏好。

表1 学习风格倾向总体概况

表2 感知学习风格组合及人数

三、讨论

从本次测量我们看出:扬州大学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相对多的学生喜欢视觉、触觉型感知学习风格、个体型感知学习风格。同时,许多受试者对感知学习风格的选择相对平衡,他们会同时偏爱多种学习风格,没有明显地表现出以哪种感知学习风格为主。本研究仍表明集体小组型感知学习风格是非英语专业学生最不喜欢和最不常用到的学习风格。中国学生和西方国家的学生相比,不喜欢参与课堂讨论、在课堂中发表意见,也不喜欢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观点,这一结果与将倩和王初明,以及武波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Reid对留学美国的中国大学生的调查发现,中国留学生喜欢动手风格和体验风格,不喜欢集体风格。Nelson的研究证明,在实现同样教学目标的情况下,教授中国学生时,则常会选择其他的学习方式,而不会选择小组集体型的学习方式。从学习者角度而言,非英语专业学生更喜欢独自一人学习,而不喜欢小组合作共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课堂教学缺乏交流合作的精神是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本次研究针对的是大一新生,他们刚刚经历高考过于集中的课程和高强度的学习,也使学生更倾向于个人钻研学习。

四、启示

学生对自身学习风格的识别和理解有助于选择适合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率。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Smith & Associates 1990)。老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风格进行分类,并鼓励他们反思和有效利用。对于每一个学生,学习外语的方法和学习风格有很多,它们大多是在自然和习惯的状态下形成的,因此,区分学生个体学习风格的差异很重要。老师要向学生指出每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风格有其优点与缺点,但并没有好坏之分,应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同时,老师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调查问卷、采访、谈话或日记的途径,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感知学习风格的适应性和优缺点后,应向学生提出建设性建议,要求学生运用自身合适的学习风格加以练习,并且扩展和运用缺失的学习风格。

英语教学必須因材施教,教师要全面了解上课对象的学习风格差异,注重学生个人特点,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课本和老师为主导,遵循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应根据不同感知学习风格学生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努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组建小组,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加强他们的交流。如对听觉型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之间结对子学习,组建“英语角”,进行情景对话和朗读背诵练习。

参考文献:

[1]Nelson,Gayle,L.Cultural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Styles [A].In Reid (ed).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C].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3-18.

[2]Reid, J. Perceptual Learning Styles Preference[Z].In J. Reid(ed).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PEFL classroom[C].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aching Press,2002: 202-207.

[3]郝枚,付红霞. 多元智能、学习风格、学习策略和英语成绩的相关研究[J]. 外国语言文学,2006(4):235-242.

[4]武波. 外语学习方式研究及其启示[J]. 外语界,1997,(2): 46-51.

[5]王初明. 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方式调查[C]. 桂诗春(主编) 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心理[M].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非英语专业个体差异
浅议大学英语课堂设计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浅谈初中英语分层教学
探讨初中英语分层教学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浅析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在非英语专业听力理解中的应用
浅谈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课堂词汇教学方式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
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体育教学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