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母语环境下的外语学习不仅外语语境缺失,而且母语认知结构会对外语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势必造成外语和母语两个认知系统互不兼容的障碍。本文通过对语境认知理论加以概述和分析,探讨如何运用语境认知理论指导实践,通过语境化教学方法实施外语教学。
关键词: 语码 语境认知 语境化教学
1.引言
母语环境下的外语学习的困难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母语认知结构会对外语学习产生负面影响;二是外语语境缺失的影响。在学生外语语言认知模式没有形成的情况下,学生被迫用母语的认知模式代偿外语的认知模式。在母语环境中学习英语,意味着在汉语的认知模式中处理英语文件,势必造成两个认知系统互不兼容的障碍。由此可见,依照语言认知的科学原理来克服外语学习中出现的心理障碍,构建目的语语言认知模块,运用语境认知理论指导实践,通过语境化的教学氛围实施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更好地感知语言、学习语言和应用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语境认知理论概述
“语境”的英语对应词是context。它的含义被扩展为语言使用的环境。Malinowski提出的语境思想,对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后的许多语言学家,如J.R.Firth,M.A.K.Halliday,M.Gregory,R.Jakobson,D.Hymes,J.Lyons和van Dijk等,从语言学的不同的角度对语境研究给予了高度关注。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国内不少学者对语境研究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如胡文仲主编的《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1988)和《文化与交际》(1994),邓炎昌和刘润清的《语言——英汉语言文化对比》(1989),西稹光正主编的《语境研究论文集》,张维鼎的《语言文化纵论》(2002)和《意义与认知范畴化》(2007),以及朱永生的《语境动态研究》(2005),等等,但国内语言学界对语境的研究偏向于分散的讨论,还缺乏系统性。
认知和语言的问题是哲学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历来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认知(cognition)一词源于拉丁语cognitio(the action or faculty of knowledge or learning),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指人获得知识或学习的过程。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认知具有前语言阶段,表现在两个方面:(1)感知与表象阶段的思维是可以脱离语言的。(2)语言能力的发展不能先于认知能力的发展。[1]“语码的本质是合作的内化[2]”。婴儿语言能力的获得来自于婴儿与成人环境之间的合作。自婴儿的自我意识能力产生以后,婴儿与成人之间的心理沟通就建立了起来,这种沟通是合作的内化,由于合作的内化才有了语码的习得。合作的内化会转变成为一种特殊的认知能力。在语码习得之前的心灵沟通,是通过合作内化为合作意向的认知而實现的,是在语码还不能起作用之前就有的。这种认知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就是乔姆斯基的普遍语言[3][4]。在听话者不共享说话者在场条件的情况下,只能按推测来假定,这种推测就是认知语境理论中的关联假设[5]。关联理论认为,理解话语所使用的一系列前提(premises)构成了语境。语境是一个心理结构体(psychological construct),是一系列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假设(Sperber & Wilson 2001),但这种假设只在特定的理解中实现整合才被确认。认知语境不仅相互依存于直接语境(如语言语境),而且与各种言语外语境(如文化语境)相通构成系统。“交际过程也是语境的构造过程”[6]。说写者有意识地操纵“共有知识”,用语言符号构造出有利于实现自己交际目的的语境统一体,听读者能够从“共有知识”中激活相关的要素,并且加入交际过程中随时出现的信息,构造能够有效理解话语的语境统一体。
语言是由语码(Linguistic sign)构成的编码系统。语码的意义因文化联想而生成,受文化习俗的观念、文化情感和文化隐喻的制约[7]。国际英语教学界对英语的掌握有三方面的标准:语言能力(语言形式的掌握)、社交能力(语言运用的适当性)及交际策略(语言运用的技巧性)。语言交际中存在着语言和超语言的差异,语言差异是显性的,超语言差异(与语言相关联的文化差异)则是隐性的[8]。语言的编码(从真实世界到语言符号的表达过程)和解码(从语言符号又回到真实世界的理解过程)是语言交际中同一条路线上的相反过程,它们都要以语境为基础、为依据,缺少了语境因素的烘托和制约,很难求得语义真值[9]。传统的外语学习大多偏向于在语码的表层意义上下工夫,其语义真值本身对外语学习的作用通常被忽略了。这种缺失了语言隐结构的语言学习,相当于把人变成一台机器,执著于输入与输出中可把握和可感的显结构部分,把立足于社会生活层面的语言交际割裂为一种机器化的数学函数,这种等价于函数映射的语言认知与理解同翻译机器完全类似。
21世纪,外语教学法理论的系统走向综合,已经日趋明显,重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关注并重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区分与关联,也就是说,将语言认知和语境分析的思路引入外语教学已经成为潮流(李俏,2005.11)。如2003年夏纪梅的《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2004年魏永红的《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认知心理学视角》、2005年张安律的《外语教学心理学》等著作的出版,都体现了这种综合的、系统的语境认知教学法的转向。吸取国内外认知语言学和语言语境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在外语语言教学中,将教学的根基植于语境认知的基础之上,积极利用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因素,建立以突出语境分析、以明晰语料与语境关联、以认知结构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体系,以解决母语环境中的外语教学难题,这种研究值得探索。
3.语境认知理论在外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语境化教学
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和教学工作者认识到语境的重要性,尤其是语境对语言教学的指导意义和重要作用。脱离语境或社会文化背景而孤立地理解语言,往往会笑话百出,甚至不知所云。20世纪60至70年代,社会语言学作为纠正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对语言的“真空式”进行研究,开始关注语言使用中所涉及的各种社会背景因素。社会语言学奠基人甘柏兹(Gumperz)把社会学中的概念“互动”引入社会语言学,强调互动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的重要性,构建出“互动社会语言学”。甘柏兹的社会语言学理论精华体现在他的经典之作《会话策略》(1982)一书中,在此书中,他提出了“语境化”理论和最具有建设性的概念——“语境提示”。甘柏兹的语境化理论的创新之处在于他对语言的研究既着眼于宏观(整个社会背景),又把它放在微观(人际交流)活动中实现它的交际功能,二者不可分割,共同构成“语境提示”。
语境化教学是由于近年来有关语言的认知心理学、发生学和语言的社会性等方面的深层机制的研究取得重大的进展,并逐步走向应用技术化发展的一种新动向[10][11]。语境化教学强调语言运用突出语境化;语境推理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语境化思雏模式的培养;语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现代化技术创设外语教学语境等。
4.语境化教学的关键
(1)教与学的理念问题。如何提高教师和学生对语境化教学观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与补充材料,讲解语境的含义、作用、分类及其特征,举例說明各分层语境在具体情景下对话语产生影响的实际意义,逐渐加深学生对语境含义的感性认识,以课外专题和选修课的形式,详细讲解语境化模式的概念与基本内容,把语境化思维模式作为一种理解话语的方法进行学习,建立起联系的、动态的语境化三元思维框架。只有认识到它对外语教学的重要性,才能在外语教学中有意识地自觉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语境化能力。
(2)语境化教学模式的实施问题。语境化教学贯穿于综合课程和视听说课程的教学。综合课程教学包括词汇和语篇教学,在词汇教学中,不能只是罗列词的意义和举例说明,而应当针对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分别创设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使用这些语言形式。在综合课程教学中,由于学生阅读困难的根源在于他们不理解语篇片段的语境,即缺乏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因此解决困难的策略是语境化,注意让学生通过语篇的学习学会语言的运用。对语篇意义的理解,除了离不开情景语境外,还离不开文化语境。根据听力教学课程的特点,归纳分析得出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因素有以下两方面:一是知识性障碍,包括学生掌握的词汇量的大小、连贯记忆力的强弱、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等;二是非知识性障碍:包括设备因素、课堂气氛、理解技能、心理情感因素等。针对上述因素,在贯彻实施语境化教学模式之前,要处理好教材内容与课堂材料之间的关系、语感培养与语境理解的关系,选择应用性强的有代表性的相关听音材料衔接。在教学中,采取课堂语境导入、课外专题辅导、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语境模式的理解,学会应用语境化思维模式的推理方法和操作技巧。语境化的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注重语言在使用中的意义、注重语言的真实交际情景、交互式的教学活动及通过语言学习吸收其他学科的新知识。
(3)课外语境延伸问题。课堂语境创设是培养学生语言语境化能力的有利保证,课外的语境创设是必要的补充,起着催化剂作用。鼓励学生参加课外英语活动,实施扩展性教学。如参加英语联欢晚会、英语角活动、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朗读比赛或英语知识竞赛;多听空中英语广播电台;多访问大学英语教学网站。运用新的教学辅导模式,英语学习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学习、主动式学习的方向发展,更多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英语、体验英语、实践英语,强化了英语语言语境化能力。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刘巧燕.合作的内化与语言的社会发生[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3]李芝,戴曼纯.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对二语习得研究的影响[J].山东外语教学,2009(05).
[4]2001.3戴曼纯,二语习得研究的生成语法新范式——中介语特征理论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1,VOL39(6):444-450.
[5]何自然,冉永平,莫爱屏,王寅.认知语用学——语言交际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6.
[6]何兆熊,蒋艳梅.语境的动态研究[J].外国语1997(6):16-21.
[7]张维鼎.意义与认知范畴化[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7:227-229.
[8]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4:536.
[9]何英玉.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6:230.
[10]丁信善.“语境化”理论与方法述略[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2).
[11]姚武.关于文化批评的中国语境化问题思考[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
[12]朱放成.语境化思维框架的建立与课堂听力教学[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4).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2010年湖南省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语境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序号:368)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