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英
摘 要: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使文言文课堂教学焕发生机,学生课后易于辨明、理解、消化、巩固,从而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呢?在文言教学中,“巧穿插”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巧穿插 穿插方法
文言文,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的一大难点。文情并茂的文言文对仅初中水平且学习基础差的中职、高职医学生来说,简直就像“天书”一样,让他们望而生畏,毫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呢?怎样才能使文言文课堂教学焕发生机,自始至终让学生保持活跃气氛、高昂的兴趣,学生课后易于辨明、理解、消化、巩固,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呢?诸多老师都在不断地探索,发现众多值得借鉴的好方法,如用“成语故事”、“民间传说”、“名言警句”导入新课,利用直观形象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等。巧妙地穿插是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所谓“穿插”,即在课堂教学中,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有意暂时中断或靠近教学主线插入其他教学内容或活动的一种教学手段[1]。在文言文教学中,适时适度地穿插引进,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或激发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或另辟蹊径,突破难点;或旁征博引,触类旁通;或渲染气氛,升华情感。本文谈谈文言教学中“巧穿插”的做法。
对于文言词语的解字释词,可巧妙地插入现代汉语的实例和成语解释文言中相类似或同类型的词语。古汉语中的许多虚词和实词,由于其较固定的渊源关系,不仅就其词义来说,现代汉语中仍被大量保留,而且在用法上,在现代汉语中仍被广泛应用。因此,我们在讲解文言词语时,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讲《华佗传》“又去家思归”中的“去”当“离开”讲时,可举“人去楼空”、“大势已去”、“扬长而去”等例;《石钟山记》“余韵徐歇”中的“徐”当“慢慢”讲时,可举“清风徐来”、“徐徐升起”、“徐图歼敌”等例;《鉴药》“府鲜能母气”中的“鲜”当“少”讲习,可举“鲜为人知”、“寡廉鲜耻”等例。这种适当的“穿插”既可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还让学生易于掌握、消化、巩固,达到古今相辅相成的效果。
对于课文的串讲,可围绕课文巧妙插入与课文相关的内容,进行扩展阅读、对比阅读。这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是有益的。如教学《荀子·劝学篇》时,可学一下南北朝颜之推的《勉学篇》。“劝”与“勉”在古汉语中同义,可让学生比较两篇“劝学”的相同与不同;教学《〈黄帝内经素问注〉序》中的“目牛无全”时,可插入学习《庄子·养生论》关于“庖丁解牛”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吾生也有崖,而知也无崖”的名句;教学《华佗传》(选自《后汉书》)华佗临死授书的情节时,可捎带讲一讲《三国志》“华佗传书”的故事,比较两史书记载的不同,了解民间有关“外科医技”失传的说法。
在分析人物时,可结合课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品质,巧妙插入,适当比较。这样可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理解力、联想力、想象力。例如:特级教师魏书生教学说明文《核舟记》时,因开头一段人物位置关系不太好理解,为了弄清空间顺序和人物神态动作,穿插引进表演的环节,让学生分别扮演:苏东坡、鲁直、佛印,表演三人坐船头的场景。这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他们认真研读课文并积极讨论,对表演不到位之处进行评点。互动的表演活动促使学生深入地研读文本,体会核舟的精妙,艺人技艺的高超,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2]。又如我在分析《华佗传》中“华佗”的形象时,适时地让学生与电影《华佗》(电教片、学生刚看过)进行对比、比较,让书中的文字与具体的形象相联系,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曹操”的残暴时,可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加以佐证;教学屈原的《涉江》时,可结合电影《屈原》理解文中生僻、艰深、晦涩的词句,分析“屈原”的形象。这种用具体的形象理解抽象的文字的“穿插”,不仅使学生易于掌握,记忆深刻,更让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得到锻炼。
在讲析文言语法中词类活用现象时,可巧妙用现代漢语的习惯说法加以理解。如在讲解《鸿门宴》中“项伯杀人,臣活之”的“活之”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之活”的意思时,用“中国队大败日本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加以理解;讲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时,举例“纯洁队伍”、“端正态度”;讲形容词用如名词时,举例“穿红挂绿”。
总之,“穿插”引进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文言教学中的这种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巧穿插”,不但不会影响文言文的学习,还可起到古今相辅相成的作用。当然,要在教学中的“穿插”引进得适时适度,就要深入研究学生,把握学情,钻研教材,探讨教法,广泛阅读,开阔视野。只有这样才能捕捉每一个有利时机,“信手拈来”,巧妙穿插,使文言课堂教学重新焕发生机,实现文言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应认识到“穿插”不是教学的主线,把握好“度”, 不能”插”得太多,同时要避免穿插的随意性和离题太远,否则牵强穿插,会导致脱离教材、主次不分、鱼目混珠,有画蛇添足之嫌。
参考文献:
[1]王坤业.妙用“穿插引进”,激活文言课题[J].语文资料,2011.25.
[2]魏书生.语文教学探索[D].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