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森
摘 要: 课堂教学中,设问是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它被运用于各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应通过巧妙设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培养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设问 优化课堂结构 化学教学
歌德提出:“要想得到聪明的回答,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课堂教学中,设问是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它被运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根据设问的目的、角度、层次、对象的不同,设问的方式、方法也各有侧重。平铺直叙的讲解易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但不分时机、不分场合、过频过滥的随意提问只会造成学生心理过度紧张。设疑的密度要适当,要疏密相间、恰如其分,要有的放矢。教师必须在课前先做出周密的思考,设疑要紧扣知识重点、难点,不要造成喧宾夺主,影响对重点和难点的把握,应在学生认识矛盾的焦点上设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巧妙设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优化课堂结构,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
一、在导入新课时进行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高尔基说:“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教师设问时机与节奏的把握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设问效果的好坏。万事贵乎始,教学也是如此,一节课如果开好头,就可以使学生整堂课兴趣盎然。利用设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以引发学生紧张与期待的心情,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氯气的新课导入时,可以先播放一段小视频:周星驰电影《武状元苏乞儿》中,天理教制造出的一种黄绿色气体,从而引出问题:“1.这种黄绿色气体是什么气体?2.用尿解毒是否正确?”在这些问题所创设的悬念引导下,学生对Cl 的知识充满了兴趣。
如学生生平第一節化学课看到镁带的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转眼间银白色金属变成白色粉末,可谓引人入胜;碳酸氢铵的分解实验,白色固体逐渐消失,引起学生团团疑问:“碳酸氢铵怎么没了?到哪里去了?”从而触发思维的遐想。高中所做的“喷泉实验”、“空杯生烟”、“滤纸自燃”、“黑色面包”等实验,都可以说美不胜收。
二、利用设问营造良好课堂气氛,优化课堂结构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巧妙设疑,制造悬念,使学生疑惑丛生,兴趣倍增,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从而把学生引入学习的佳境。同时,在每一个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交流空间,时间的确定要以大多数学生完成任务为原则。例如在讲《盐类的水解》时,教师一开始就设问:酸的水溶液由于[H ]>[OH ]而显酸性,碱的水溶液由于[OH ]>[H ]而显碱性,那么正盐的组成中只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既无H 又无OH ,它的水溶液是不是都显中性?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教学主题,接着通过演示实验,用试纸分别检验CH COONa、NH Cl、NaCl三种水溶液的pH值。学生观察现象后,教师再提出:“这些盐本身并不能电离出H 或OH ,为什么有的溶液显酸性,有的显碱性,有的显中性呢?”学生的脑子里充满疑惑,从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驱使学生专心致志地听课,积极地思维,寻求问题的答案。在老师的诱导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解释溶液pH值不同的原因,从而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盐类水解的概念、实质和规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用设问手段,培养学生提问能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优化课堂结构。
三、在新课结束时进行设问
巧妙设问,可以牵动学生的每一根神经,每一个细胞;一个巧妙的设问,可以使学生从百思不解中豁然开朗;一个巧妙的设问,可以点燃学生心中的火把,开启学生智慧之门。好的设问,不仅能满足化学学习需求,而且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解决化学学习问题,并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因而在每堂课结束时,老师都要引导学生对整堂课进行归纳总结。在这时候进行设问,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归纳等能力。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中,判断反应2KMnO =K MnO +MnO +O ↑是否是氧化反应?判断依据是什么?氧化剂、还原剂各是什么物质?如何确定氧化剂、还原剂?要求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并灵活运用。另一方面如果能在结束时留下余味,有意识地设置一个疑问,能促使学生思考、探究、创新,为下一节课的开展留下一丝神秘的色彩,这对学生的课后预习是一种无形的推动。例如在讲化学电源这节课时,当新课快结束之际,设问:“化学能能转化为电能,那电能能否转化为化学能呢?”引导学生在课后对电解池这章节进行预习、讨论。
总之,课堂设问在化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使学生迅速、积极、主动地思维,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教师恰当地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多样地兼用不同的课堂设问方法进行教学,既能达到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又能使学生处于解决问题的积极思维状态,培养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还能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与系统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活跃课堂气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