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下船舶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

2014-07-07 04:00刘兴永
学理论·下 2014年3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机制订单培养校企合作

刘兴永

摘 要:校企合作体现了教育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并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规律。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把合作企业产品作为学生学习对象融入教学,以生产企业专家作为实训指导教师引入实践教学环节,以企业实际生产管理、组织形式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从而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企业的岗位技能相对接,实现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9-0212-02

一、校企深度合作,订单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学院培养目标是生产、技术、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工作实践意见》明确指出“建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校企培养合作制度”,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使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产品相融合,课程标准与能力需求相对接,校企双方相对接、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分享,最大限度发挥企业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潜能。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与烟台顺达海洋工程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融洽,实习与就业联体。教育教学内容的实施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培训的内容来源于企业岗位的需要,学生培训合格后可直接上岗就业,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突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灵活性与开放性,避免了学生就业选择的盲目性,实现了校企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

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条件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2011年12月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评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是国家骨干校五个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在国家骨干校项目建设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机制体制创新项目建设要求形成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模式,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是船舶特色办学的主要专业,在船舶行业的修造船企业中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理应在人才培养模式中起到引领、辐射及带动作用。

(一)专业师资队伍状况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2009年被评为辽宁省品牌专业,其教学团队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30%),硕士学位5人(50%),双师素质教师9人(90%),3人有企业生产经历(30%),兼职教师5人(50%)均来自造船企业一线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及高级技师。专业教师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4人,青年骨干教师3人,1名教师为辽宁省示范高职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领军人物,专业带头人是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专家,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与科研服务能力,在船舶行业企业中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二)专业教学实训条件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2010年列为国防科工委船舶类人才培训基地,2011年被评为辽宁省创新型实训基地。本专业有船舶结构拆装实训室、船舶CAD/CAM实训室、船舶焊接生产实训室、船舶模型陈列室、船舶构件加工实习车间等校内实习场所,拥有等离子数控加工中心、三星辊钢材成型机、剪板机、型材切割机、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机及手工电焊机等大中型设备。配有专业机房及CAD/CAM仿真软件,可进行船舶生产设计工作,专业所辖的船舶工程技术实训基地是国家紧缺型人才培训基地,可进行船舶装配工技能鉴定、培训等工作。

本专业已与渤海造船厂重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海关造船厂、大连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葫芦岛东宝造船有限责任公司、葫芦岛新宇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前院后厂”良好合作关系,并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形成了比较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

三、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建设

烟台顺达海洋工程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与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订单培养的岗位主要是潜水服务、水下/水上钢结构无损检测、船舶测厚、水下钢结构安装与维修等服务。根据公司岗位需求,重新设置专业课课程体系和实习实训内容,形成以专业骨干教师为核心的纵向结构;以项目内容为内涵的横向结构;以岗位实训能力为核心的基础结构。

(一)订单培养为牵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是依托船舶制造业结合合作企业的岗位需求,校企深度融合,以潜水工程结构的安装、检测及维修等岗位核心技能培养为重点,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创建“产教相融、三层次、三学段”的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人才模式。

1.产教相融:将合作企业典型产品作为学习情境设计载体,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企业生产实际有机结合。

2.三层次:基本技能训练(船舶工程部件识图与制作);专业技能训练(船舶工程结构工艺与装配);综合训练(船舶工程结构的安装与维护)。

3.三学段:每一层次技能训练分为三个学习阶段,具体的学习阶段安排如下:

(1)基本技能训练层次

阶段1:基础学习领域;阶段2:绘图及测绘;阶段3:部件制作加工。

(2)专业技能训练层次

阶段1:船舶结构装配工艺;阶段2:船舶结构装配;阶段3:船舶装配件修理维护。

(3)综合技能训练层次

阶段1:船舶结构安装工艺;阶段2:船舶结构安装;阶段3:船舶安装件检测与维护。

订单培养人才模式中充分体现校企相融、校企融入、校企对接的特点。

校企融合过程中,由合作企业专家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审核课程体系架构,并对教学环节进行实时跟踪,进而评价教学效果;校企融入过程中,以合作企业产品作为学生学习对象融入教学,以生产企业专家作为实训指导教师引入实践教学环节,以企业实际生产管理、组织形式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校企对接过程中,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企业的岗位技能相对接,实现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

(二)课程体系建设

以项目教学组建专家教学团队,成立课程建设小组,聘请合作企业技术专家与学院专业教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能力目标,以项目教学为目标,整合课程内容,制定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课程标准,进一步规范专业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由系部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进行专业教学,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专家实践性强的特点,专业课程安排各有侧重,优势互补,共同完成专业教学任务,课程建设内容如下:

第一,按照烟台顺达海洋工程公司的岗位需求,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和技术能手共同完成专业课程的建设工作,订单培养学生在专业基础课学习基础上增加就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课程,如:水下/水上钢结构无损检测、船舶测绘技术、水下工程结构安装与维修、水下焊接与切割等专业课程,新增设的课程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教师或企业专家讲授,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依照岗位能力要求,将岗位能力分解为若干模块。例如:按照烟台顺达公司岗位对潜水服务的岗位能力需求,分成水下钢结构无损检测、水下工程结构安装与维修和水下焊接与切割三个模块。同时对每个模块都提出了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具体要求如下:

水下钢结构无损检测模块:基本能力为结构识图,水下录像;综合能力为检测工艺编制,钢结构无损检测。

水下工程结构安装与维修模块:基本能力为结构识图,结构件制作;综合能力为安装维护工艺编制,工程结构安装维修。

水下焊接与切割模块:基本能力为焊接结构识图,焊接方法综合能力为水下焊接工艺编制,水下焊接与切割。

这样,按照岗位能力模块的具体要求,组织实施专业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具体核心课程教学设计样本如下:

《水下钢结构无损检测》课程,从职业岗位和岗位技能要求出发,设置水下目视检测(Underwater Visual Testing)、水下磁粉检测(Underwater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水下超声检测(Underwater Ultrasonic Testing)三个典型工作任务,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水下工程结构安装与维修》课程选择箱型梁的制作,水下管道的铺设与维修,导管架的制作、安装、维修为载体,完成对工作岗位与过程的描述。根据企业对岗位的工作过程与能力需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水下焊接与切割》课程从职业岗位和岗位技能要求出发,设置水下“自消耗”法焊接工艺编制与实施、水下“控制”法焊接工艺编制与实施、管子的水下切割工艺编制与实施、工型梁的水下切割工艺编制与实施四个典型工作任务,基于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第三,结合合作企业的技能训练要求及生产实际的需要,设计开发适合企业需要的实训项目,根据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协议,企业提供与学生就业岗位相应的实训设备及实训条件如:水下录像、水下磁粉探伤、水下超声测厚、水下液压组合工具系统、水下检测系统(ACFM)等设备,并有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训,了解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设备的具体操作方法,并使学生获得国家交通部颁发的《潜水员资格证书》,《CCS水下目视检测二级证书》等证书。

四、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人才模式的保障措施与预期效果

学院高度重视国家骨干校人才培养机制体制创新工作,由教务处副处长主抓此项工作,并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召开了环渤海地区校企合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得到了船舶行业协会及修造船企业的大力支持,与40余家修造船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办学协议,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与烟台顺达海洋工程船舶有限公司签订订单人才培养协议,系部成立了课程建设实施小组,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性文件,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均落实到人,以保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的顺利进行。

目前,船舶工程系有25名学生与烟台顺达海洋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签订订单培养协议,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工学结合、项目驱动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明显提升专业教育水平与该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培养出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教学团队,带动系部的专业建设与改革,进而为船舶制造业及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事部、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J].继续教育,2008(2).

[2]张秉钊.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讨[J].高教探索,2010(4).

[3]张丽华.数控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5).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机制订单培养校企合作
基于网络教学视角软件开发的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探究中职订单培养的矛盾与对策
电机与电器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新形势下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培养、校企合作就业模式分析
跨学科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机制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国企会计管理体系创新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