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职订单培养的矛盾与对策

2016-12-12 11:23梁春霞
中文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订单培养矛盾中职

梁春霞

摘 要: 现阶段,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国内大多数中职院校均对自身的教育模式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就当前形势来看,中职院校为了促进自身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开始根据市场调查对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的教育模式进行深入探索,并对各个专业的教学资源配置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在这样的形势下,订单培养模式逐渐兴起,并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中职院校各个专业的订单培养模式仍然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本文围绕中职院校各专业订单培养模式应用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展开分析,进而对其优化措施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广大中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中职 订单培养 矛盾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135-01

中国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中职院校教育目标的调整,中职院校的教育目标逐渐倾向于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中职院校中的许多专业与市场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对这些专业教学实施订单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订单培养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技术实操能力,还可以有效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促使学生由学术型转向为专业型,使中职院校毕业生更加符合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需求。

一、中职院校订单培养模式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在中职院校中应用订单培养模式就是指中职院校根据社会企业对专业人才数量、素质等方面的需求,与社会企业签订学生就业发展订单,校企通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为学生提供学习与就业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企业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1]。这一模式能够满足有针对性培养人才的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社会就业压力,进而改善了我国社会就业形势。然而,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方式不够科学、合理

在订单培养模式的应用过程中,部分中职院校实施了项目管理,由校企双方共同组成一个订单培养项目组,并由小组成员分别代表双方利益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师资分配等方面进行商定[2]。虽然促进项目管理灵活性和有效性的提高,但是也增强了教育教学的随意性,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效中职院校为了避免这一问题,仍然沿用班级管理模式,这与订单培养模式的真实需求难以相符。

2.监督机制不够科学、有效

订单培养模式的全部内容均是由中职院校和社会企业共同参与制定的,在订单培养模式应用过程中需要校企双方通力合作。然而,由于教学活动是根据校企双方利益制定的,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可能会存在某些不符合学生利益的内容,对于缺乏学生参与制定的教学活动,其科学性和有效性难以得到充分保证。同时,也没有专门的监督机制来保障教学活动设计的合理性、教学方案的有效性以及学生和校企的利益等。

3.评估体系不够科学、健全

现阶段,考察订单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主要依靠对人才培养“质”和“量”的评估。通常情况下,人才培养“质”的评估内容包括学生技术水平、业务能力、职业道德素质等方面,人才培养“量”的评估内容包括学生培养规模、专业人才数量等内容,并考察其是否满足社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这一评估标准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和不合理性,只考虑了企业的利益和需求,并站在社会企业的角度来看待订单培养,并没有将学校的评估、家长的评估以及学生的评估等纳入到评估体系中,导致订单培养评估体系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二、解决中职院校订单培养模式应用问题的有效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解决中职院校订单培养模式应用中的问题和矛盾,中职院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订单培养模式进行优化和完善,为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1.强化人才培养质量

订单培养模式的应用目标应包括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和思想道德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具体来说就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能力、人际交际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规范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主要围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企业的使命感以及对企业的忠诚度等方面进行培养,进而为学生的未来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优化订单培养项目管理

订单培养项目组应该由社会企业、中职院校、专业教师、学生代表以及学生家长等多方共同组成,进而使订单培养项目组围绕招生、培养方案制定、教学队伍组建、教学活动实施、实习培训管理、学生教育管理、教学考核、学生学籍管理以及项目经费使用等方面对订单班级进行有限项目管理[3]。人才培养方案的审定、教学活动监督、订单项目评估等由校企、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共同负责,进而提高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多方利益提供坚实保障。

3.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评估机制

监督评估小组应该由校企、学生及学生家长多方共同组成,使他们共同完成对订单项目的监督和评估。另外,也可以将监督评估工作委托给专门的机构负责。监督评估内容应该将项目方案的科学性、教学设置的合理性、教学内容的全面性以及教学活动的规范性等方面纳入其中。并且项目评估应该围绕校企、专业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的参与度入手,进而对订单中的培养规模、学生成绩、参与就业人数以及学生上岗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估。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订单培养模式在中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的普及性应用,中职院校与社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使得社会企业成为中职院校学生就业发展的主要阵地,而中职院校也充分发挥出作为连接校内学生与社会企业的桥梁作用。在订单培养模式的应用过程中,中职院校应该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加强与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企业的沟通与交流,促使订单培养模式更加完善和健全,进而为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实现中职院校、社会企业以及校内学生的共赢。

参考文献

[1]龙福印.浅谈中职汽修专业新型“订单”培养模式[J].中国市场,2014(14):136-137.

[2]张鹏.“对接企业订单”教学法在中职课堂的应用[J].职业技术,2015(1):123-124.

[3]石文娟.中职“订单”培养模式热现象下的冷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2013(12):17-18.

猜你喜欢
订单培养矛盾中职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电机与电器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新形势下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培养、校企合作就业模式分析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