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红
摘 要: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寻求构建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的必然要求,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证。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种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 高中化学 高效课堂 构建方法
1.引言
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各阶段的教育。在中学教学,这一环节尤为重要,因为这一时期正是培养创造性思维最关键的时期。高中化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创新思维等方面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寻找一种高效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所谓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以最高效的方式理解、掌握并有能力提出观点的一种教学模式[1]。
2.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方法
2.1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自然科学可以启发学生对自然界各种现象进行思考和探索,自然学科的教育始终贯穿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化学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化学这一学科的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就决定了其不能以简单的知识传输为主要教学方法。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可以高效传授知识,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主动学习的行为。另外,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还能为其他学科的建设提供可行性方案,为全方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2]。
2.2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法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化学这门学科的教育者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教学经验,尤其在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具有可行性的方法。我认为,应该重点从以下三方面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2.1改革教学方法
随着21世纪经济社会的发展,高中化学教学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这些重要的改革措施都是以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为前提,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辅助手段的,最终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首先应该弄清楚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如果只是将乏味的化学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在理解和记忆的时候就会存在一定的困难,老师应该从根本上把问题解释清楚。例如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为什么竖排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质,氦、氖、氩、氪、氙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如果老师从根本上将这些问题解释清楚,学生们理解了自然就记住了。课上,老师应该用启迪方式进行教学,而不是简单地灌输化学知识。例如,老师可以提问C■H■OH(酒精)的化学性质及生活用途相关问题,学生们可以自由发挥,不仅学到了化学知识,而且懂得了如何利用知识。此外,老师还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辅导[3]。
2.2.2化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中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虽然化学含有较强的理论基础,但是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离不开实验操作。用实验将化学知识展现出来,不仅可以将枯燥乏味的化学知识变成生动立体的实现现象,而且可以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让学生高效地记住化学理论。老师应该带着实验仪器走进课堂,教材中涉及的实验,在课堂上应该尽可能地展现,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可以鼓励学生完成。例如二氧化硫溶于水的实验,老师可以提前准别好二氧化硫,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站到讲台上展现该实验,让大家观察。用这种方式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而且高效地传授了相关理论知识。
2.2.3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
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且可以应用到生活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就会注意化学知识的应用。例如稀盐酸可以清除马桶上的污垢,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就是稀盐酸和碳酸钙、碳酸氢钙等一些化学物质的反应;火柴头的摩擦可以引燃火柴,因为磷具有很低的着火点;灯光下,雾霾中能看到穿射过的光束,这是由于丁达尔效应;管道的生锈则是由于铁在含有水蒸气的空气中发生电化学反应。诸如此类的化学常识,生活中处处可见,老师应主动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样,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就会联想相对应的生活常识。这无疑是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之一[4]。
3.结语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方法被运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这些方法无疑都促进了高中化学教学的改革,对学生的学习有莫大帮助。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根本举措,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化学知识的能力。高效的课堂模式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实践,只有不断完善,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建国.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林区教学,2013(12):87-88.
[2]孙国林.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J].新课程学习,2013(12):48.
[3]周校鹰.刍议如何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J].中学时代,2013(10):38.
[4]王延芳.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2):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