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璞
【摘 要】当下中职学校正处于转折发展阶段,各中职学校办学困难、生源严重不足、软件及硬件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成为行业普遍现象,而数控专业是近几年相对热门且市场需求稳定的专业,本人就长期从事数控教学分析一下本专业的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数控专业;中职学校;教学
中职学校对学生吸引力不大,一方面是家长对国内就业形势缺乏足够认识,再加上传统的“学历热”,导致家长对学生的未来以学历定输赢,冷落了中职教育;一方面中职教育存在滞后,一些热门专业等学生毕业时反而成了冷门或由于知识不系统等无法迅速适应企业的需求,很难在热门行业有一席之地,所以中教教育除了政府政策引导外,应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进入专业状态、培养良好的就业价值观、加强师资培养、合理规划课程、教材的选用、打造专业特色、加强校企沟通及为学生深造创造机会以满足学生对未来的各种需求,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坚决避免盲目、滞后、粗放办学,增强中职学校的吸引力,真正发挥中职学校社会功能。下面就以上几个方面结合本专业特点谈一下个人看法。
一、引导学生进入专业状态
有很多学校不重视学生的入学适应状态,对于大多数新生来说,对于学业方向容易模糊,这样会影响到生源的稳定及整个学习进程,以至于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而变相荒废学业,浪费了学生的大好时光和学校的优秀资源。本人建议如下:
首先是让本学生认清未来就业方向及学习重点,比如请企业专家或行业专家来做个讲座等。
其次要开设职业规划课,让学生建立职业规划,对未来的学习建立目标并定期进行评定,保证贯穿学业始终,保证学业具有针对性。
二、培養良好的就业价值观
在学生即将毕业的阶段,有很多学生对就业抱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这样对就业形势很不利,做为校方,我们在就业指导方面要做好心理疏导,以各种形式对在校生的择业观给予正确的指引,比如请往届优秀学生作报告;请企业方面的权威人士帮助学生认识就业形势分析等。
三、加强师资培养
首先对资深老师进行公派或挂职培训,努力建设“双师型”队伍,使其既熟悉操作又熟悉企业现状,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水平。
其次,形成清晰的教师梯队,进行合理分配工作,要充分利用校内人才资源,发挥骨干老师,学科带头人的作用,采用“结对子”、以点带面“传、帮、带”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师培养,从而壮大教师队伍实力。
四、合理规划课程
开展职业教育归根结底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学生进行培养,合理的课程安排是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如:针对一年级,除完成职业规划外,主要了解与专业课有关的基础内容,如机械制图、CAD制图、检测技术、机械制造等,在此基础可进行半学期的校内或工厂实训,以巩固基础知识;二年级可进行专业学习,加强实训内容,如数控编程及实训、数控机床维修与保养、PLC、电工等课程,可适当进行半工半读的学习,达到实践与理论相融合的目的;三年级主要为就业做准备,可以开设一些开拓视野的专业课程,如现代制造技术、企业管理等为学生的就业广开思路。另外法律、就业指导等课程也不可缺少,增强社会大环境的适应性。
五、教材的选用
教材选用要坚持实用性原则。第一学年,主要是普及专业课常识,宜选用一些内容丰富、生动、浅显易懂的教材,使大部分学生能够顺利接受,以便打消对专业难度的恐惧,尽早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第二学年,主要为实训或实习做准备,由于数控系统种类多,即使同一 系统不同型号,其数控指令也有差别,使用时应以说明书指令为准,所以要选用一些贴合实际的教材,实现模块化教学,也可本校根据实际情况自编教材,如《数控机床实训简明教程》等,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学年主要是为服务就业,扩大知识面,因此,建议选用一些知名出版社出版的普及型读物。
六、打造专业特色
数控专业的特色主要是实践环节,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一是工艺课程,二是机床维修课程。
在工艺方面,一般中职院校大多停留在加工简单零件的水平,离企业要求的工艺要求还很远,使学生就业适应速度慢。原因是一方面学校的机床精度有限,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工艺课程不够重视,近年来,各地开展数控比赛,提升了一些学生工艺水平,但做为日常教学内容还远远不够,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训环节疏理和强化,如增加实训课时、企业高技能人才指导等。
在机床维护与维修方面,近些年来由于我国的制造能力不断上升,陈旧的数控机床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极需大量维修人才出现,机床维修课程当作为一门特色课程开展。维修人员应有比较宽的机、电、液专业知识,才能综合分析,判断故障根源,实现高效维修,以便尽可能地缩短故障停机时间,因此要多搭建一些功能丰富的实验平台来培养维修技能人才。
总之,伴随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决心和方案的实施,相信通过各职业学校通过深化改革,必将会将数控专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实用人才,为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活力。
参考文献:
[1]毕毓杰.机床数控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2]朱明松.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