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峰
【摘 要】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意识。
【关键词】预习能力;培养;自主学习
目前,我国现行的班级规模大,每班至少五十个学生,他们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参差不齐。并且新教材内容偏多,要求高,操作性强,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要完成新课导入,组织各项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难度大。还有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对英语兴趣不大,甚至讨厌英语,课堂上“填鸭式”的教学枯燥无味,死气沉沉,学生缺乏主动性,只会盲目跟从老师,只会机械地模仿和记忆,缺乏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笔者认为应该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就是准备,就是提前进入情景,就是事先运筹。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对同学们来说,应该是先学后教,“教”代替“学”,永远无法让学生学会,所以“预习能力培养模式”就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变革,它改变了以统、独、偏为特征的课堂教学,以学生的自学为基础,以发现问题,自我探究为主要方式,以学生的多种能力的养成为目标,较好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改的理论。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呢?
一、在布置预习之前首先要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这句话真知灼见地道出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很重要一点就是让我们的教学能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中感受英语的有趣和有用。
激发了兴趣,就会唤起预习意识,促使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刻苦钻研,为课堂教学添上“润滑剂”;激发了兴趣,会使学生进入主体角色,使其具有持久的学习动力,使预习成为他们随时随地的本能。所以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中学生好奇、好强、好表现的特点,采取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以保持他们高昂的学习兴趣,这样才会为预习奠定美好的心理基础,并使学生最终形成自学习惯。
二、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方法
一个人的学习不可能一辈子靠老师的引导,教师教给他们的应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所在应该正确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课前预习。在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做到:找出与新课有联系的旧知识,利用之前的知识理解新的知识,从而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在预习过程中将自己遇到的难点、疑点做好记录,带着问题去听课,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自觉性。
三、要明确预习内容
首先,要预习生词,上课前要把对话或课文中的生词进行预习。单词预习一定要注意单词的发音,正确发音非常关键,学生可以通过录音机来矫正读音;接下来要记单词的拼写形式,在学习生词的同时,联想学过的词,找出特点进行比较记忆。
其次,要预习对话、课文或下一节要学习的内容,要听、读对话或课文,至少将课文读两遍,模仿录音机的语音、语调,直到自己能流利地朗读出来。要独立思考、逐句去理解,弄懂文章大意,若遇到不理解的句子可以借助工具书查阅,并在书本上作记号,以待课堂解决。
再次,在疏通文章之后,可以划出文章中的知识点,通过这样的预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所要学习的基本内容,记录预习中的疑难问题,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将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预习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意识。所谓的自主学习就是一种学习者在教学目标宏观调控下,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所以我们应该改变在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通过有效的预习,学生在新课学习中做到心中有数,对老师要讲的内容在思想上有个准备,可以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特别是单词障碍的扫除,会使学生较容易地听懂教师讲的英语,进而能积极地和老师进行语言交流。他们一旦心理上得到了满足,行动上得到了认可,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去,尤其对于后进生,其效果更为明显。事实证明,课前预习做得越好,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成功感就越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会更高。长期坚持预习给学生带来的愉快感,成功感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些都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规律。我们知道,新课程改革的长远目标是树立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保证未来继续学习,终身学习之需。正因为如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摒弃那些传统的教学模式,注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信心,培养其自主学习的精神。相信只要我们朝着课改目标,科学指导,持之以恒,学生便会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也不必为“课时少,讲不完”而忧虑,进而打造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占玉霜.中学英语有效的课前预习设计[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