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思敏
近期,学校的语文调研活动如火如荼,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成了讨论的热点。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语文课上的朗读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对于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对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诚然,不同的文本、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目标,朗读的形式也是不同的,但无论何种形式,朗读都应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充分理解之上的。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学生的朗读差强人意之时,教师会用范读启发学生模仿自己,教师会强调声音的抑扬、語气的轻重,还会表示失望,另请学生来读、小组读、男女生读、来证明学生的朗读已指导到位。当学生的朗读干涩无味时,我们的教师不妨想想,我们使无声的文字精彩起来了吗?使有限的文字“意”无穷了吗?使平淡文字中的情感丰富起来了吗?如果我们在朗读前、朗读时没有做到这些,我们又怎能期待学生在课堂上能有精彩的朗读之声呢?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朗读技巧的给予,是在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得非常透彻的基础上的,当学生对字里行间的情感韵味已通透,可无法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之时,教师在停顿、节奏、语气等方面稍作提示,从而能“达其义”“表起音”。如若不然,就已经将朗读技巧的教授当作了朗读的目的。因此,离开了对文本的通透理解,朗读技巧也就架空了,朗读也就再难实现带领学生“出”“入”文本的目的。
而朗读的形式是由内容决定的,也是为内容服务的。为了让学生获得整体印象,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和美的享受,或者为了创设某种情境,教师可对整篇课文或重点段落进行欣赏性范读或指导性范读;为了让学生从不同声调、音色上感知课文,也为了便于大面积检查、了解和训练,对于篇幅较长、自然段较多的课文可由几个人或全班、全组接着读;为了诱发想象、体会意境,对于画面集中、含义深远、语句优美、描写生动的地方或古诗词,可指导学生小声自由朗读;为了提高兴趣,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对故事性强或对话多的课文,可进行分角色表情朗读;为了强化记忆,对于诗歌、警句或精彩的点睛之笔也可齐读;为了较好地进行朗读训练,做到“先扶后放”“有扶有放”,刚开始可采用师生相互伴读,有一定基础后,为了提高朗读的效果,采用分人或分组轮读比赛。
因此,在朗读时,我们应遵循由浅入深,由表象到本质的规律,层层深入,由找句子,读通,到读懂,再到读出画面或读出深情,根据需要设计朗读形式,适当辅以技巧的指导,使朗读达到“内明于心”“外达于人”的目的。
(作者单位 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初级中学)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