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价值归依

2014-06-12 23:12张荣远
新课程学习·中 2014年4期
关键词:活用教材数学教学教学方法

张荣远

摘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是当前教育教学的宗旨,其成效显著,意义深远;其观点、方法復杂多端。其核心理念就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了解学生基础知识及个人经验,兼顾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需要,努力为学生创设适合于他们的学习环境,给他们一个自我发展的平台和与人合作的空间;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有切身的体验和深厚的情感,使他们的学习有强大的推力和拉力;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能更有效地发挥天赋,更有效地去探索、创新、体现他们的价值;使他们有学业成功的喜悦和对前途充满希望的快乐。

关键词:数学教学;活用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科学的发展从古代的启蒙发展到现代化的建设,历经了艰难而曲折的一个发展过程。在这过程当中,人类依靠科学技术征服了自然,改造了自然,然后又再一次利用科学技术来保护我们的自然生态环境,合理地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去减少污染,尊重自然、关心自然、保护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都是人类作出的创举。每一事件都表现人类为了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去把握自己的发展命运,寻求可持续发展,争取一个光明的未来。因此,十六届三中全中就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在现代教育中,教改模式层出不穷,这其实也是我们教育现状面临的弊端,我们需要改善这些弊端。但是不教不能背离了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一旦背离,教育就是无本之木,更不能发展,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一个体现,同时也是一个以人为社会活动的结果。由此,“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思想是我们教学理念的一个核心。

一、活用教材,不拘泥教材

教科书虽然是老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但在教学中也不可能是万能的东西,有时候会脱离一些实际情况,那就会脱离学生的认识需求。所以在教学中老师不要照本宣科,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正确地引导学生去活学活用教科书,使教学活动更具体化、更实用化。增强课堂内容的实践性、应用性和趣味性。

1.教学要贴近生活和实际,以往的经验是影响人类发展的内部因素

“学生中心”是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的,主要强调教育的基础就是儿童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活动得到的实际经验。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之前已就有了一些生活和学习的经验,教师要学会让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领悟新学到的知识,能够达到同化的效果,即要求把课外知识引入课内又开始从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延伸,引导学生们把日常生活环境、社会生活的事例和教材的内容结合在起来,凭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去理解、吸收新的知识。要完成这个目标,教师就要关心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具体情况,如: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已有的经验、兴趣爱好、学习倾向等,用最大的努力来迎合学生,给课堂教学营造一个轻松的环境,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变得更有趣有味。

比如,老师在讲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时,若只是按照课本内容去讲解,就会发现学生们不太感兴趣,所以就不可能把这些知识记下来。于是老师改变思路说:“请诸位同学思考一下:人在正常情况下走路,每一步的长度是一样的吗?”这时同学们就会感兴趣,就要开始讨论了,什么样的说法都有,教师就给学生说明现实生活中有时候不可能也没有不必要都用准确的数字来对问题进行表述,所以就要引入近似数的相关概念。这样学生感觉有兴趣才能认真听课,知道其实近似数是因为生活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之后教师又一次提出:把三个苹果分给三个学生,每个人可以分几个?如果把一个苹果分别分给三个人又会怎样分呢?在解决这个问题以后?就可以引出“近似数”的相关概念,其实“近似数”也不是什么非常特殊的数字,它是在很难得到准确数、或者没有必要使用准确数的时候,可取一个和实际数字相近的数值;有效数字就是指近似数的一个精确度。这样听起来就很有趣味,本节课中的难点“有效数字”的问题就解决了。

学生平时对他们个人生活的实际环境比较感兴趣。因此,老师应该尽量从学生的兴趣、能力、情感需要等方面为出发点,活学活用教材,用所熟悉的生活、生产、社会环境等内容来引导学生,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拓宽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以放松的心态、对教材知识进行活学活用,这样就不会因脱离实际产生厌学情绪。

2.利用“倒序”的教学法

平时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每次讲解一个数学的定理、概念时,大都是先探究定理,如果总是依照这样的顺序来讲课学生就会难以接受,失去了听课的兴趣,有一种压抑感、被动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就不容易理解和记忆。作为老师应该意识到这些,要注重学生的切身体验,让教材的内容更有实际的含义,更有学习的价值,这样学生才会乐于接纳,学起来才能够顺意、轻松。所以在这方面老师应用“倒序”教学法,即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把教材的顺序重新进行一次组织和加工,先讲解清楚这些枯燥的数学定理以及概念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到这些有趣的数学定理、概念价值,并对它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之后再去讲解它们的来源和其他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如在讲角平分线性质的时候,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少,对它就会感觉很陌生。而在生产、生活、工程中却被广泛应用,也非常重要。因此老师应就要大量搜集相关的资料,如在交叉公路上怎样确定加油站的位置,生活中菜地的位置确定等相关案例,在课前把这些资料先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到对角的平分线的重要性,因为角平分线的性质能够解决生活、工程设计,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劳动力,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知道他们学习知识的重要性,能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产生了要学好数学知识的想法,可以持久地坚持下去,这对新的知识的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至今对我们现在的教学依旧有指导意义。教师更应该去诱导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主观想要学习。

总之,不能老是依照教材的编排去上课,而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清况而定,哪一部分比较为有趣、比较熟悉就要先讲解那一方面,老师要善于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以趣、以疑、以需导课,适应学生认知心理,尽量让课堂内容的安排倾向学科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心理认识顺序统一,努力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

二、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教学模式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名初三学生,在初二的时候数学学习成绩一般,也不喜欢看书。可是,上初三后,突然就开始变得勤奋好学,开始特别喜欢数学,平时看很多数学方面的相关书籍,还常常问老师很多数学问题,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数学知识有很大的长进,让人非常惊讶。后来才知道他这一年来经常在假期、双休日和其他的课余时间帮他的叔叔做生意、进货、做广告。不仅勤工俭学挣了钱,还接触到了许多的打折销售、数据统计等有关数学的知识,从中学到非常多的知识,现在当他的叔叔遇到关于如何打折、如何进货的难题的时候就跟他商量一些对策,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就会经常刺激他研究数学知识,查阅数学方面的资料或向老师请教,之后就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因此他在数学方面有很大的长进。后来也顺利考上了重点大学。他叔叔曾对老师说:“这孩子原来对学习不这么起劲,在学校整天也是混日子,但是他开始帮我忙后,他像变了个人,对学习感兴趣了,尤其是数学简直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成绩进步非常快。当时还担心帮我会耽误他的学习呢。”

这就是这位同学真正体验到数学知识的重要价值以后,才會努力去学习。这就是人的本性,都想要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而面对没有价值的东西谁都不愿意抢。当我们了解到了某种事物是有重要价值但它们不太适合我们或者距离我们太远的时候,我们就很难对它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平时上课老师都讲学生也能明白课本上的相关知识其实都是有用的,但有许多学生还是不起劲。这可能就是学生没有体验到这些知识的实用性价值,他们以为这些知识离他们很远,不可能用得上它,因此在学习上没有动力。作为教师要意识到学生学习的这种心理,当老师把知识教给学生的时候,如果老师只是口头上说说或做做实验给学生看,学生就不一定能够接受,而如果我们创造一次学生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去用这些知识,让他们知道知识离现实生活不远,学生就愿意接受,而且还愿意自觉地去追寻。因此,有意识地开展实践活动,把理论和实际联系到一起,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三、充分挖掘各种有效教学方法

1.在教学设计时找方法

在数学教材里,有些数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很复杂,学生难学、难记,要想让学生掌握这些概念和公式,能够学以致用,最关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熟记它们,而要想让学生记住这些也是难事,普通的教学方法不能让学生们感到好奇和动情。因此,教师就应该学会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把教学各个环节设计的轻松愉悦,让学生们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进行数学的学习。如:教学数轴求不等式的解集这一课的时候,学生们就不容易记住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这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记住这样一句话:“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取中间。”就便于记忆了,如讲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时,可以归纳四个字:同正异负;而有理数的减法要记住:一不变两变,即被减数不变,减号变加号,减数变它的相反数。这样就便于学生的记忆了,这些知识语言的包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就会“易记、易懂”,才“会乐学”。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的特点是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用多媒体手段来进行教学的辅助,可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其图文、影视、声音等可以刺激人的感观。对于较深奥的数学问题,如:勾股定理的推导、两圆的位置关系确定等,都可以借助制作好的多媒体三维动画来进行教学中数学抽象思维的情感表达,增加其教学表达的信息量,培养学生们的理解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提高教材的可看性,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克服单调的教学方法和枯燥的教学内容带来的厌学情绪,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要求老师把学生看做课堂的教学主体,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尊重这一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需要,更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使教学人性化,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自我发展的平台,为学生创设合适于他们的学习环境,让他们用亲身的体验、领悟所学知识,发挥他们在学习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使他们更有效地发挥自己的天赋,去进行探索创新,体现他们的价值,提高他们对学习的感情、意志,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更要提高老师的素质,工作任务就会更繁重,压力更大。因此,老师应吸取新技术和知识来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完善自己,创造出有效的方法,适应新教改的要求,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实现课改的新目标。

参考文献:

[1]何勇刚.探索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2(21).

[2]邵月梅.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1(17).

(作者单位 浙江省丽水外国语实验学校数学组)

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活用教材数学教学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材使用方法研究
活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