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争光
摘 要:“三维目标”相统一,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需要教师正确把握三维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善于选择和优化教学行为策略,尤其是教学过程策略的优化。
关键词:“三维目标”;教学过程;课堂结构;优化策略
一、“三维目标”相统一
高中生物课程三维教学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中的每一维都可以成为学习的目标,而同时成为达成其他二维目标的辅助和凭借。“过程与方法”可以作为“知识与技能”生成的途径与保障,决定知识的质与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作为“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动力系统,并体现其价值;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学习的高效和深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也可以作为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路径和推手,作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的方法和手段。学生在探究学习新知和技能形成的过程中,总是客观存在着学习和探索,并且伴随着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在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中,要始终贯彻“三维目标”的统一。
二、教学过程及教学过程优化
教学过程,即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主要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自身的过程。可见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过程。
教学过程优化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首先提出的教学理论和方法。20世纪70年代,为了克服学生普遍存在的留级、学习成绩不佳的现象,巴班斯基提出,要对学校教学进行整体优化。教学过程的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优化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终点。教师在这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师应及时从转变教育理念、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建与之适应的学习评价方式,使“三维目标”扎根于课堂教学中,并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使课堂教学能在融洽、民主的氛围中,在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中,从三个维度着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过程优化策略
1.营造自主学习氛围、条件,实现过程优化
通过创设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将知识教学镶嵌在情境中,融入活动中。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能够积极地探索知识并不断地通过思考、讨论辨析将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中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预习时,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才能有的放矢。老师可以在学生预习时展示三维目标。通过老师的展示,学生先知道本节要学的内容有哪些,重点、难点分别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
(2)掌握学习方法
通过研究不同类型题材形成学生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方法和策略。
课前预习:学生能够自主阅读教材,完成预习作业。并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恰当的方法、途径收集相关的信息。主动联系已有的知识,尝试思考解决部分问题。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带进课堂。
课堂学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独立分析和思考,也能小组合作学习。能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索和解决问题,并能主动交流学习成果。
课外应用:能主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反思、内化、提升。以“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为例,学生预习时,大多能理解种群增长的意义和影响因素,但是对S型曲线如何形成抱有疑问;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他们能提出诸如:“哪些条件属于理想条件”“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是否是同一概念”等问题。第一个问题可以通过全体学生的讨论,并由学生总结来完成,后一个可以通过“悬赏”法,让优秀学生试着回答,最后由老师总结。在联系实际方面,本节内容可以联系保护大熊猫和控制鼠害等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种群数量增长知识的运用。
2.优化课堂微观结构,实现过程优化
(1)精选教学内容
教師要想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根据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以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选择、重组和“再创造”,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统一为“三维合一”。目前,我们的教学往往还停留在知识的单向灌输和机械训练上,传授的仅仅是“学科”知识。而在三维目标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培养的不仅是知识技能这一维,还要关注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陶行知先生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我们应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内在的逻辑联系,精心选择教学素材,引领学生发现学科知识背后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思维方式。
(2)巧设课堂提问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提问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精心设计,问题设计要巧妙合理,构思巧妙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从而获得知识。教师还应做到因人施问、积极评价,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3)组合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三维合一的原则,将各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使各种教学方法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使这些方法在教学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使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教师应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3.构建科学评价方式,实现过程优化
(1)构建多元化评价方式
学习者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每个学习者都有各自优势,学生在意义建构过程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不是单一维度的数值反映,而是对多维度、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对学生学习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多元的评价方式改变了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倡导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多主体评价。运用正面评价,看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使他们充满自信,看到自身的价值与发展的希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推动教师由对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转变为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只通过期末评语,而更多地体现在平时的评价上,经常口头评价、心理暗示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与期望,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充分表现自己,并有效地促使学生朝着既定的学习目标迈进。
(2)倡导“教学、评价一体化”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与评价不可分离。评价伴随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评价内在于教师的教学过程之中;评价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改善教师的教学,而其最终目的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重视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使教师能根据评价及时调整教学,使评价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学……
注: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专题研究材料。
参考文献:
孙晓天.追求三维目标的成功融合.人民教育,2004(5).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东沟中学)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