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教学过程中的困惑与对策

2014-06-12 17:54覃琦
新课程学习·中 2014年4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思考

覃琦

摘 要:广西是全国最后一个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省份,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广西所有高中统一使用人教版教材。在改革前各级教育部门及学校都组织举行了多种形式的培训,有条件的学校也选派一批骨干教师分别到改革先行省份考察学习。培训以后虽然教师们对课程理念的理解、三维目标的设置、课堂教学的组织、新的教学模式等方面有了感性认识,但教师们在实施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1、2教学过程中仍然发现诸多问题,有诸多的困惑和反思。

关键词:教材内容;思考;栏目设置

一、新课程高中化学必修课教学实践中的困惑

广西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一年多了,高中化学必修1、2也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诸多困惑的问题,主要有:

1.对教材内容编排及使用中的困惑

初拿到新教材,与旧教材作了简单对比,觉得眼前一亮,好新奇。但随着必修课教学的不断深入,原来的兴奋已经不再,因为教师发现了必修1、2教材编入的内容几乎涵盖旧教材的全部主要内容。如必修1就有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物质的量、分散系、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等,而这些内容在旧教材是分散在高中化学必修+选修1、2两册教材的九章内容中,教学时间长达三个多学期,而且这些知识恰恰有高考传统的主要考点。而新课程教材必修1要求是一个学期完成教学,显然教师们教学内容太多,时间太紧张。因此教学中教师产生了困惑:教材内容多而杂、教学要求浅而泛、知识主线散而空,而各类评价性考试内容实而精、试题难而全,如何应对?

2.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内容“度”的把握产生困惑

化学必修1、2涉及的教学内容非常多,而绝大多数学校开设的化学课只有3个课时。由于课时少,教师在课堂上总是在“追赶任务”,学生课余时间也少,课后训练总是“完成任务”,很难像以前那样去实施教学了。由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突出的矛盾,制约了教师在课堂上对三维目标的全面落实,也严重影响了教学中实现学生的化学实验探究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让教师担心的是高考怎么办?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后,普遍感觉到时间紧,教学过程的“度”难以把握,在教学实践中讨论最多的话题是“该不该讲,讲到什么程度”。

3.栏目设置上有突破

高中化学必修1、2教材在栏目设置上较以往教材有了很大的突破,设置了如“实验探究”“学与问”“资料卡片”“科学史话”等栏目,而且设置数量都较多(共计123处),如“思考与交流”在化学必修一有15处,必修二有14处,“学与问”也共有15处。教材中提供这么多的素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是否一定都要使用?该如何使用?这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又一困惑。

二、思考与对策

在上述列举的常见困惑中,教师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消除这些困惑,破解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呢?

1.教师要重视对化学新课程教材的编写目的研究

教师在使用新教材前,一定要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必修课程旨在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为学生学习相关学科课程和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基础。由于新课标的课程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必修课程模块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课标和教材对必修模块教学内容的处理及其教学要求与以前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必修教材在核心化学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覆盖面上与原来差不多,但目标维度多元了、内容线索多条了和教学要求降低了。因此,教师必须通读化学模块的所有教材,对化学必修课程模块的地位和功能、目标和要求有正确的认识。

从教学理念层面上看,新教材重在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化学素养。因此新教材的必修模块降低了难度,增加了STS内容,阐释了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的密切联系以及重要应用,使学生能较自觉关心环境、能源、材料、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从师生关系层面上看,新教材以学生为主体,教材的编写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而且语言生动活泼,采用了比喻等手法,注意层层引导,使教材本身具有启发性,以吸引学生自觉地阅读教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某个问题的思维过程描写得非常具体,非常贴近学生,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自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从教学方法层面上看,新教材倡导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传授学生方法,不再以知识本身为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忠实教材,更要在教学中就如何选取知识,如何呈现知识进行二次创作,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需要,重新整合教学资源,灵活处理教材。

2.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好“度”

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交流最多的话题就是“这个内容该不该讲,讲到什么程度?”如在化学2中讲到有关能量的问题,是不是就把必修4的相关内容一起学习呢?类似的反问还有很多。在教学实施中,有的老师凭着“老经验”,用高考的标准和原来课程的要求处理新教材中的内容,采取“深挖洞”式的教学,无限地拓展和提高教学要求,总是担心知识讲不到位,恨不得一下子讲透练熟。这样不仅教学时间不够用,进度慢,还给学生的学习带来额外负担。因此,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依据课标要求,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状况,把握教学节奏和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广度,讲究螺旋式上升。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站在整个中学化学课程系统的高度去审视必修课程模块。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教学设计,既不要任意的无限拔高,也不要随意地降低教学要求。

下面是笔者以化学必修1第三、四章为例对内容是否扩展提出建议。

3.对于丰富的栏目设置,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和使用

必修教材设置了丰富的学习活动性栏目和资料性栏目,这些栏目一方面体现了教材与学生的“对话”功能,有利于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另一方面体现了教材内容的开放性、灵活性的特点,不仅丰富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进一步收集资料、解決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引导,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教学设计的支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体会各教材栏目的设置功能,对栏目的学习要求做出分析,进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科学、合理地利用教材栏目,把有限的时间放在对学生发展最有价值的内容学习上。

参考文献:

[1]王晶.高中化学教材的研究与编制: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分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21).

[2]孙夕礼,马春生.新课标三种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编写特点分析[J].化学教育,2005(7).

(作者单位 广西南宁第二中学)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思考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舞蹈系成功召开“天津民间舞项目研究
——教材内容”展示与研讨会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
对传统文化教材内容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