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坚 林海燕
【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下不同治疗方式在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40例,按手术方式差异将其分成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患者行宫腔镜下电切术,对照组患者行宫腔镜定位后息肉钳夹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手术效果更佳,实验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月经量均少于对照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在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宫腔镜下;不同方式;子宫内膜息肉;不孕;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11.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6-0201-02
子宫内膜息肉属妇科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近年来,其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子宫内膜息肉可引起不孕,增加育龄期妇女的心理负担[1],为患者应用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积极的医学意义。本研究为2013年8月~2014年3月20例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手术效果良好,临床体会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随机抽取2011年6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40例,将其分成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入选病例均符合《妇科内镜学》[2]中的子宫内膜息肉诊断标准,实验组:年龄21~36岁不等,平均(26.14±2.74)岁,不孕病程1~10年不等,平均(5.21±2.52)年;对照组:年龄22~36岁不等,平均(26.14±2.41)岁,不孕病程1~10年不等,平均(5.14±2.54)年。排除子宫内膜癌、输卵管梗阻、功能性子宫出血及子宫肌瘤患者,两组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显示,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一般方法入选病例均于月经后3~7d接受治疗,术前1d服用米非司酮。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并对患者阴道、外阴及宫颈进行常规消毒,选用5%葡萄糖溶液作为澎宫液,扩张宫颈,将压力设置为95mmHg置入宫腔镜,确定内膜息肉部位、大小及数量,膨宫。
1.21对照组行宫腔镜定位后息肉钳夹术,全面搔刮宫腔,腹腔镜检查结果显示刮净后表示完成治疗。
1.22实验组行腹腔镜下电切术,用环状电极电切息肉基底部,后常规负压吸入,息肉完全去除后方可结束受手术。
1.3疗效评定比较两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月经量,及术后复发情况。
1.4数据处理相关数据借助SPSS12.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处理,月经量为计量数据,t检验,以( X±s)表示;复发率为计数数据,χ2检验,以[n(%)]表示。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月经量统计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实验组患者月经量分别为(124.74±62.15)ml、(162.14±75.75)ml、(197.41±102.11)ml,均少于对照组的(221.14±82.14)ml、(276.24±101.24)ml、(302.41±153.47)ml,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月经量统计( X±s)
组别 术前月
经量(ml) 术后1个月
月经量(ml) 术后3个月
月经量(ml) 术后6个月
月经量(ml)实验组(n=20) 330.11±154.11 124.74±62.15* 162.14±75.75* 197.41±102.11*对照组(n=20) 330.12±154.47 221.14±82.14 276.24±101.24 302.41±153.47t值 0.565 9.654 13.857 10.955P值 >0.05 <0.05 <0.05 <0.05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统计实验组1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复发,复发率为5%;对照组2例患者于术后4个月复发,2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复发,复发率为20%,比较两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
3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已成为育龄期妇女不孕的常见原因,激素不断刺激下,子宫局部内膜过度增生,并向宫腔外突起就会形成子宫内膜息肉[3],及时诊疗具有积极的医学意义。
本研究中,實验组患者行宫腔镜下电切术,对照组患者行宫腔镜定位后息肉钳夹术,结果显示,实验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月经量均少于对照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近似于相关报告结果[4],证明宫腔镜下电切术在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腹痛、经血量多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腹腔镜诊疗子宫内膜息肉,准确性高,创伤小,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宫腔镜下,医师可准确了解病变部位、大小及数量。目前,宫腔镜下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宫腔镜电切术、宫腔镜息肉钳夹术,宫腔镜电切术可一并处理息肉根蒂部位周边增生组织,与宫腔镜息肉钳夹术相比,其治疗效果更彻底,术后复发率更低,患者术后月经减少更明显[5]。
综上所述,宫腔镜下电切术在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周建斌,廖海红. 宫腔镜下不同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3,05(01):1054-1054.
[2]陈秀霞,吴玉钗,许红丽. 宫腔镜下不同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2,03(01):172-173.
[3]韩婷. 宫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临床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2,28(10):40-41.
[4]陈梦坤. 宫腔镜下不同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疗效评价[J]. 中国医药导刊,2012,12(10):2047-2048.
[5]徐红.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疗效对比[J]. 中国内镜杂志,2010,06(06):591-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