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予
【摘要】目的:对恶性肿瘤化疗与联合放化疗动态心电图的改变情况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4年1月收治恶性肿瘤患者128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分为两组,以60例行单纯放疗的患者为对照组,以68例行联合放化疗的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测情况。结果:观察组最高心率、最低心率及24h平均心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及房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与单纯化疗相比,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联合放化疗时心率明显加快,患者容易出现ST段改变、传导异常及心律不齐现象,对患者的心脏毒性作用明显加重。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联合放化疗;动态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6-0183-01
现阶段放疗及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治疗常用方法,为探讨化疗与联合放化疗给恶性肿瘤患者造成的心脏毒性作用,笔者对于我院采用这两种方法治疗的128例患者展开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4年1月收治恶性肿瘤患者128例,其中男85例,女43例,年龄53-79岁,平均(64.5±3.2)岁;其中胃癌20例,肺癌28例,食管癌10例,乳腺癌17例,鼻咽癌9例,纵隔肿瘤23例,结肠癌1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6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以60例行单纯放疗的患者为对照组,以68例行联合放化疗的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等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按照患者癌症部位和分期情况,利用抗代谢类、烷化剂类、抗癌抗生素类和杂类等诸多药物构成不同化疗和放疗方案,为两组患者分别展开相应治疗。在治疗后利用MAC 3500型12导联心电图机(美国GE公司制造)为两组患者展开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患者最低心率、最高心率、24h平均心率进行记录,统计发生传导异常、ST段改变及心律不齐例数,记录24h内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及房性心动过速的次数。
1.3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展开分析,以( X±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当P<0.05时,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对比
对照组最高心率为(115.4±6.4)次/min,最低心率为(62.8±4.2)次/min,24h平均心率为(77.4±3.4)次/min;观察组最高心率为(127.8±6.8)次/min,最低心率为(70.2±5.8)次/min,24h平均心率为(89.4±6.3)次/min;观察组最高心率、最低心率及24h平均心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心电图异常情况对比
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情况分析n(%)
组别 例数 传导异常 ST段改变 心律不齐 总异常对照组 60 10(16.7) 5(8.3) 11(18.3) 26(43.3)观察组 68 15(22.1) 10(14.7) 16(23.5) 41(60.3)2.3两组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及房性心动过速发生情况分析
对照组室性心动过速3例(5.0%),室性期前收缩12例(20.0%),房性期前收縮13例(21.7%),房性心动过速16例(26.7%);观察组室性心动过速4例(5.9%),室性期前收缩25例(36.8%),房性期前收缩27例(39.7%),房性心动过速29例(42.6%);两组患者室性心动过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及房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现阶段恶性肿瘤治疗中通常需采用放化疗予以治疗,同时胃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可以放化疗作为辅助治疗方法[1],虽然放化疗药物可对肿瘤细胞的分化及增殖过程予以抑制,同时也会给患者正常组织及器官造成一定损害[2],放化疗过程中引发的心脏毒性反应已受到了临床医师与广大患者的共同关注。已有研究揭示,放射线和蒽环等化疗药物可对心肌细胞、心脏传导系统及心内膜造成损伤,引发心包炎、心律失常及心包积液等病理性改变[3,4]。
动态心电图监测是目前监测放化疗过程中心脏病理性改变的重要方法[5,6],可为临床判断心脏毒性提供有力依据。本次研究通过对单纯采用化疗的患者与采用放化疗联合治疗的患者展开24h心电图动态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可知观察组最高心率、最低心率及24h平均心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说明在化疗基础上展开放疗,可促使心脏功能及收缩过程所受影响加重,患者机体需以加快心率等方式促使全身活动所需血液供应增加,以满足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需求。对两组患者心电图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可知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及房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进一步揭示了放疗给恶性肿瘤患者心脏造成的损害作用。其中心律不齐揭示患者心脏传导系统受到损害,传导异常揭示心包炎、心肌炎等类似改变,ST段改变揭示患者心肌能力供应不足,研究结果整体揭示联合应用放化疗可促使患者心脏损害程度进一步加大。目前蒽环类等化疗药物引发心脏毒性的作用机制还不完全清楚,现阶段认可度较高的理论主要为:化疗药物对心肌细胞中线粒体功能造成干扰,经微粒体合成自由基后对心肌细胞膜造成损伤、对细胞直接发挥作用等。放疗导致患者心脏损伤加重的发生机制是因为在放疗过程中,电离辐射具有的能量对恶性肿瘤患者机体直接发挥作用,促使组织细胞中化合产物分子如酶、蛋白质等电力,促使化学键断裂而引发结构破坏及分子变性;同时放疗可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发生变化,导致患者体内代谢紊乱,生成大量有毒物质,对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造成损害,从而促使患者心律失常进一步加重。
综上所述,与单纯化疗相比,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联合放化疗时心率明显加快,患者容易出现ST段改变、传导异常及心律不齐现象,对患者的心脏毒性作用明显加重。
参考文献
[1]丁莹,肖天林.癌症患者并发体表心电图低电压40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09,11(5):754-755.
[2]安广宇,王敏.恶性肿瘤的过度治疗及其防范[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3,34(11):12-14.
[3]肖云琴.化疗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糖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4):6293-6294.
[4]赖景春,彭卫卫,邓江华,等.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恶性肿瘤的增效减毒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4):6285-6286.
[5]李慧娟.恶性肿瘤心脏转移后的心电图改变分析[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0,23(3):273.
[6]杨红艳,许巧凤,首金梁,等.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心电图低电压244例临床资料分析[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15(2):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