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伟+尹德春
【摘要】 目的 比较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与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对冠心病临床诊断的效果。方法 12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 均进行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及冠脉造影检查, 并以冠脉造影结果作为最终诊断标准。比较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诊断冠心病的准确率、敏感性。结果 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准确率为73.33%, 敏感性为81.25%;心脏彩超诊断冠心病的准确率为80.00%, 敏感性为91.30%, 心脏彩超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动态心电图(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 采用单一的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监测诊断冠心病的应用效果有限, 应当结合冠脉造影配合诊断, 以此提高冠心病的诊断准确率, 该方法适合临床推广。
【关键词】 冠心病;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冠状动脉造影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0.010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clinical diagnosis effects by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cardiac color ultrasound and coronary arteriography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ll received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cardiac color ultrasound and coronary arteriography for examination, and coronary arteriography outcomes were taken as final diagnosis standard. Comparison was made on accuracy and sensitivity of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and cardiac color ultrasound in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esults In diagnos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had accuracy as 73.33% and sensitivity as 81.25%, while cardiac color ultrasound had accuracy as 80.00% and sensitivity as 91.30%. Cardiac color ultrasound had obviously higher sensitivity than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P<0.05). Conclusion Single implement of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or cardiac color ultrasound shows limited effect in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refore, combining with coronary arteriography can increase accuracy in diagnosis. This method is suitable for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Cardiac color ultrasound; Coronary arteriography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 是临床最常见的中老年心脏病。但是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不断趋于年轻化, 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1-4]。如果采取有效的临床诊断, 直接提示患者的病变情况, 可为患者提供早期的临床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心血管状态并降低临床病死率。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方法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冠脉造影等。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 经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和冠脉造影检查, 就其结果进行比对分析, 进一步探讨三种检查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76例, 女44例, 年龄31~76岁, 平均年龄(61.2±11.5)岁;有高血压病史者85例, 糖尿病病史者36例, 血脂异常患者101例。
1. 2 诊断方法 120例患者先后进行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和冠脉造影检查。
1. 2. 1 动态心电图检查 患者经动态心电图诊断前3 d禁止服用对ST段造成影响的药物。采用康泰医学系统生产的TLC5000型12通道记录仪, 对患者24 h心电信息进行记录分析, 利用临床动态分析软件对患者ST段抬高情况给予分析处理, 相应结果有2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诊断。
1. 2. 2 心脏彩超检查 采用飞利浦公司IE33心脏彩超机, 探头频率1~5 MHz。将探头分别置放于患者的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心底短轴切面和心尖四腔心切面、二腔心切面进行扫查, 分别观察各室壁的运动情况。
1. 2. 3 冠脉造影检查 采用Judkins法, 在患者的投影部位摄影, 促使患者左右冠状动脉和分支显示清楚, 记录患者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的病变情况。
1. 3 判定标准 ①动态心电图:患者伴随心肌缺血症状, 自然状态下, ST段下斜或水平移位距离≥0.05 mV或T波显示低平或倒置;②心脏彩超:患者同样在静息时开展检查, 结果判定标准为患者出现局限性室壁运动异常或室壁收缩期增厚;③冠脉造影:以目测直径法判断患者病变处血管的狭窄程度。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LAD、LCX、RCA病变。阳性诊断标准:任一主支病变或主要分支狭窄≥50%, 双支病变为以上任意两支病变血管。三支病变或LM狭窄≥50%为多支病变。以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为最终诊断标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和冠脉造影检查阳性率比较 患者经冠脉造影检查后确定阳性患者98例、阴性患者22例, 阳性检出率为81.67%(98/120);经动态心电图检查, 阳性患者80例, 阴性患者40例;经心脏彩超检查, 阳性患者92例, 阴性患者28例。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6.67%(80/120)、76.67%(92/120)。冠脉造影阳性检出率与心脏彩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造影阳性检出率高于动态心电图,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动态心电图与心脏彩超检查的有效性比较 动态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检测的准确率分别为73.33%和80.00%;敏感性分别为81.25%和91.30%。心脏彩超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动态心电图,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准确率、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冠心病是常见的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心血管疾病, 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情况而引发血管内部出现狭窄情况, 严重时促使血管出现阻塞进而造成患者出现心肌梗死等缺氧缺血型综合征。
动态心电图检查冠心病依据ST段的改变。但临床实践表明, 部分患者经检查之后的动态心电图改变与冠脉病变程度并不一致, 如对于严重冠脉狭窄的患者, 动态心电图检测的灵敏度不高, 在静息时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 其心电值为正常, 其原因可能为心脏扩张、心肌过于肥厚等病变掩盖了心肌缺血的现象。在本次研究中, 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敏感性为81.25%且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结果。
心脏彩超通过检测患者室壁运动异常部位及其程度显示患者的冠脉受累心肌范围和心肌的缺血程度, 同时还可帮助患者实现整体心功能的测定。但并不是所有冠心病患者都会出现室壁运动异常现象, 而且超声心动图因受体形、肺内气体及体位影响, 图像质量不满意而影响检测结果并进一步导致低估现象。在本次研究过程中, 心脏彩超检查敏感性为91.30%, 虽然诊断结果优于动态心电图, 但心脏彩超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仅可以作为一个临床参考。
冠脉造影可直接观察冠状动脉形态并且准确率较好, 因而常被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在任何心率下均可获取心脏图像, 但冠脉造影有创性且严格的适应证, 术中、术后均可能出现并发症且费用较高, 对手术设备及术者有较高要求,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推广仍有一定困难。
综上所述, 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和冠脉造影均可诊断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对于冠心病的准确检出无明显差异。动态心电图能对冠心病做早期评价, 对于心肌缺血的程度进行反映, 心脏彩超可对心脏结构及心力衰竭进行甄别, 而冠脉造影可表明冠脉狭窄的位置, 利于临床施救。若能有效结合三者, 那么在临床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及检测冠心病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郑洪波, 罗培林.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河北医学, 2013, 19(6): 204-205.
[2] 赵秋实, 王大杰, 夏敏, 等. 常规心电图ST-T改变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海南医学, 2013, 24(13): 9658-9659.
[3] Tassonc H, Moulin A, Henderson SO, et al. The pitfalls of potassium replacement in thyrotoxic periodic paralysis: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Emerg Medic, 2004, 26(2):157-161.
[4] Thorsten RCJ, Konstantin N, Berod JW, et al. Dual-source CT ardiac imaging: Initial experience. Eur Radiol, 2006, 16(1): 1409-1415.
[收稿日期:2016-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