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挺丹
摘 要: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可是由于文言文自身的抽象性、时间性、历史性等,学生往往不能体会到文言文的美感,所以提出文言文启蒙教学这一概念,试图探索这样一条教学途径:在小学文言文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在给学生愉快的感受和体验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自学、合作、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共同提高。
关键词:文言文;感知教材;情境创设;感悟拓展
在文言文教学中,有很多老师会把文言文教学变成背诵教学。小学高段是文言文学习的启蒙时期,教师应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笔者在小学高段文言文教学中,提出“感知教材—创设情境—感悟拓展”的文言文启蒙课堂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在讲讲具体步骤:
第一环节:感知教材阶段
1.利用直观的多媒体去引导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经验的老师都十分注意每节课的开始。其目的是把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创设一种使学生觉得非学不可,而又能够学好的情境。如:教六下的《两小儿辩日》文言文课文。课始,我及时打开投影仪,让一幅刚出升的太阳和一幅日中时的太阳同时出现在屏幕上。“同学们,你们能说说什么时候的太阳离我们近吗?”“你们是以什么依据来判断呢?”老师抓住契机,提出学生感兴趣的有关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到课堂上来。
2.利用有趣的历史故事去引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用教师多说,孩子自然会想学了。故事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题材。在文言文教学的启蒙阶段,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两点,让孩子在最短的时间里充分感知教材。
3.利用课题开门见山去引导
课例《杨氏之子》
师:第一次见面,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张,同学们喊我——
生:张老师
师:喊得这么热情,仿佛我们是认识了很久的老朋友了。我认识一位饱读诗书的老先生,他特别有意思,向别人介绍我的时候,说我是“张氏之女”,知道什么意思吗?
生:张家的女儿(众笑)
师:对,氏,指的是姓,“之”就是——
生:“之”就是“的”。
师:谁能用老先生的方法做自我介绍?
生1:我姓李,是“李氏之女”。
生2:我是高氏之女(指一男生)
师:你姓什么?
生3:我也姓高。
师:也是高氏之女?(众笑)
生:不是,是高氏之子。
师:“儿子”用“子”,你很会变通。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会变通的高氏之子。
上面这一课例就在课题上下工夫,开门见山地引导孩子去学习文言文。课的开始就如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亦如此,谈话的相互介绍,看似无意,实则从相互了解、介绍开始,学生轻松愉快中走近了文言,不知不觉中走进了“杨氏之子”。
第二环节:情境创设阶段
由于小学文言文的课型不同,可以对情境创设环节进行相应的变化,在教学策略上也可有所侧重,形成以下若干个变式:
1.情境体验式
小学阶段的文言文虽然篇幅短小,但大都人物言行具体生动、以启发学生感悟某一道理。如:《杨氏之子》《伯牙绝弦》等。教师提供道具,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文章内容,带领学生亲临其境,亲自体验,引导学生深刻感悟课文的艺术形象,寓教于乐、寓教于趣。
2.情境延伸式
此变式能很好地拓展延伸课文。如学好了《杨氏之子》,教师让孩子拿起自己的笔,通过自己的想象,把文章补充得丰满一些。
3.情境现代式
此变式适用于内容简单,注释较完整,学生容易读懂的文章。在教学中,教师以白话文的形式设计问题,要求学生以文中的文言词句准确回答问题,并以加分形式奖励优胜者,旨在检验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自主性。
4.情境再现式
即教师根据课文的需要,运用多媒体手段,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获得形、声、色的直观感觉;而小学生对具体、形象、鲜明的内容感兴趣,因此,多媒体教学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环节:感悟拓展阶段
1.利用文言文的音韵美,让孩子熟读成诵记于心
学习文言文朗读甚至背诵必不可少。文言文文字凝练简短,节奏抑扬顿挫,多读文言文不但能增强文学功底,而且让孩子学会揣摩句意,学会作文做人。多背文言文可以培养孩子的语感,陶冶孩子的情操,启迪孩子的心灵。
2.利用课外阅讀的平台,让孩子享受古文的乐趣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个道理不言自明。学习文言文可以和课外阅读相结合,让孩子多读课外书,多积累和增长文史知识。因为文史知识的广博对于学习、理解文言文非常有好处。推荐孩子看四大名著的原著,可选择简注本。阅读浅显的文言文,为孩子的终身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想让孩子飞得更高,教师只有松开手中的线。总之,在文言文启蒙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自主感悟,倾心陶醉,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