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如何加强幼儿与环境的互动

2014-05-30 23:20张爱玲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尊重关心幼儿

张爱玲

摘 要:学习环境的创设对幼儿主动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幼儿需要在环境中进行彼此的交流 ,对于他们正在做的事情畅所欲言,需要单独的以及与他人一起工作的环境。 教师应为幼儿准备、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有利于幼儿体、智、德、美、劳诸方面发展的物质及精神环境,要充分发挥环境教育功能,为幼儿提供健康,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使他们在理解 接纳 关爱的氛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从而使幼儿在积极主动地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身心和谐发展。

关键词:精神环境 亲近 关心 尊重 认可 幼儿

作为与幼儿的成长密切相关的幼儿园,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部条件是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包括多个维度的含义;精神环境,物质环境,班级制度,人的行为。在物质环境达到一定水平后,精神环境就成了创造型人才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幼儿园里,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健康,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使他们在理解、接纳、关爱的氛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一、亲近幼儿,创设安全自由的环境

经过假期,幼儿刚刚回到幼儿园,开始幼儿园的生活,由于环境的变化,在情感和生活上可能都会有些不适应,常因分离焦虑而哭闹不止,许多幼儿总是不愿让家长离开,甚至不愿到活动室,他们需要获得教师不同方式的情感支持,。并逐渐接纳教师的安抚,有些幼儿在午睡环节情绪波动较大,需要教师的陪伴。针对幼儿的这种症状,除创设温馨舒适的教室环境,如在阅读区增添漂亮的桌布,在寝室装饰暖色调的墙饰或墙纸,开辟可供幼儿独处的休闲区外,还要营造温馨的睡眠环境,如舒缓的音乐,柔和的室内光线,教师轻柔的语言和爱抚等。针对个别情绪波动大的幼儿可以将他的床加以装饰放些能够吸引他,使他有安全感,表达教师爱意的物品,如教师给他的礼物,幼儿从家里带来的毛绒玩具,妈妈的照片等。我在一日活动中孩子渐渐缩短了与老师,同伴间的陌生感,他们有了最初的交流,焦虑的情绪会逐渐缓解。

小班的孩子,刚开始由于对老师环境还很陌生,早上入园时家长让孩子老师问好,有些幼儿无论家长怎样启发孩子就是不说话,家长感觉很尴尬。我们遵循陈鹤琴先生所提倡的“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思想,以平和的心理接受了幼儿在来园时的个人感受,再尝试了解幼儿的心情及行为表现的原因,并从改变自身的行为方式入手:如老师先问好,和孩子谈谈心等方法开始,逐步让幼儿开口,乐意和老师问好,及至聊天,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平等的师幼关系,幼儿的愉快情绪就从来园这一刻被调动起来。

二、关心幼儿,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教育的奥秘之一就在于儿童在一个好的老师那里很少听到禁止,而经常听到的是表扬和鼓励的话”实践证明,在工作中教师对幼儿多支持,多肯定,多接納,多表扬,多关注,多信任以及多给他们自由,使幼儿产生心理安全感,能使幼儿的好奇心,兴趣得到满足更有利于他的创造性的发展与表现。

在工作中,我们尊重并接纳每位幼儿的想法,为每个幼儿制定个别话的教育方案,记录他们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和发展情况,正确评价每位幼儿,挖掘他们的潜能。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组织形式及师生关系的处理,我们都尽可能是每个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如:秋天每周都有一餐午点是红薯,班里有一个幼儿拒绝吃红薯,令老师头疼,与家长交流后才找到原因:孩子家庭经济条件好,家长经常给孩子买超市的零食吃,家里煮的事物他从来不吃,老师告诉他,红薯含有丰富的营养,能使我们的身体长高,不生病。我们还通过VCD摄像、照片让他看到其他小朋友吃午点的镜头慢慢引导他,终于他由不喜欢吃到抢者吃红薯了。

在心理安全和自由的环境中,幼儿心情愉快无压抑感。在与周围环境的作用中,幼儿容易形成主动探索事物的意识。幼儿只有获得教师博大无私的爱,才能感受到安全感。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应给孩子母亲般的爱。幼儿园教育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如幼儿午睡困难、幼儿周一拒绝来园等现象,我们必须通过观察,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李欣陶小朋友一段时间午睡不好,到午睡时间,别的孩子都上床脱衣服了,她还在地下磨蹭,别的小朋友都已安静的睡着了,可她还在床上翻来覆去,没有睡的意思,一会儿要上厕所,一会儿要喝水,而下午吃饭时她确爬在桌上睡着了。我们通过与家长交流后得知:“孩子往常晚上是和奶奶睡,奶奶因有事回老家了,她可能是想念奶奶吧?,这几天早晨也赖着不起床,说不想上幼儿园了。”之后我们就特别亲近她,搂抱她,拉拉衣服摸摸小手,不时的给她一个会心的微笑,午睡时我把她抱在怀里,等她睡着了再轻轻的把她放到床上,有时中途她醒了,我也站在她的床边轻轻拍她,这样过了一周,她终于能自己睡了,早上也没有再闹情绪。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亲热的动作,都能让孩子甜蜜,温暖许久。通过解读孩子的心理,营造出幼儿乐于接受的集体氛围,改善幼儿的心理状态,提高了幼儿的生活学习质量。

三、尊重幼儿,创设宽松平等的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贯穿着这样一种思想——以儿童为本,以儿童的发展需要为本。这种教育理念首先要求我们“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幼儿是一个体的人,来自不同背景和家庭,有着独特人格和性格特点,教师要用一种理解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看到他们的现实水平也相信他们的发展可能。只有这样才能以一种包容,接纳的心态去面对每个孩子,才有可能促进每个孩子的成长。如在户外游戏活动时,发现一个孩子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我们尊重幼儿的选择意愿,让她坐一旁先看别人活动,而不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身上,在认真观察后我们发现这个孩子性格内向,平时较少和同伴玩。游戏是孩子的最爱,我们利用孩子爱玩游戏的天性吸引她先和老师一起玩,再慢慢过渡到参加集体活动,孩子的社会性行为在老师的理解与等待中萌发了,很快就成为了集体中的一员。

四、认可幼儿,创设鼓励支持的环境

幼儿都喜欢“表扬,”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一日生活中,有许多值得表扬的事。如果不及时表扬,幼儿就不能坚持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师及时表扬,会使幼儿处在愉快的情绪中,如张谨萱小朋友,性格内向,胆子小,做什么事都羞答答的。我总是用眼神或者语言鼓励他,“你做的真好,有进步”如今张谨萱每次律动时都很认真,看者他那认真但动作不协调的样子,我明白他的主动性是在鼓励和表扬的环境中调动起来的。

总之,幼儿教师应从幼儿的年龄出发,以“爱”为主线,以情感教育为着眼点,为幼儿创设亲切,宽松,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让幼儿在充满爱的环境中主动学习和发展。

猜你喜欢
尊重关心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开心与关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