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教学模式下的数学新课堂

2014-05-30 22:09李秋艳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4年7期
关键词:因数正方体长方体

李秋艳

【摘要】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有效的教学模式,尝试教学不失为一个好的模式。我从最初的试一试走向坚持进行尝试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尝试意识;保护学生的尝试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明确的学习目标下进行尝试学习;设计预习导航;鼓励学生尝试归纳总结等这几个方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构建的适合自己的尝试教学模式。

【关键词】尝试教学尝试学习尝试学习目标预习导航归纳与总结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70-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批的教改典型,虽然各有特点,却有共同之处“尝试自学,练习达标”。可以看出大家都很重视学生尝试自学,这就足以证明尝试学习的强大魅力。“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这不正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吗?这正说明“尝试”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形式。然而,我总认为课堂时间宝贵,怕学生讲不出来,把时间浪费了,不敢轻易放手,学生缺乏自主探究的意识,学习能力不强,在对这些成熟的教学经验、教学模式学习研究之后,我明白了数学不就应该让学生大胆去探索和发现吗?我意识到是时候改变自己的课堂了。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具体教学课例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践行尝试教学理论:

一、培养学生勇于嘗试的意识。

小学生时刻都在尝试周围的新鲜事物,因此当他们刚刚踏进小学校门时,教师就应当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向学生们灌输尝试的思想,让他们知道“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把尝试固化成学生的一种习惯,让他们在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时能够产生“让我来试一试”的想法。在班级活动中,我把“我尝试,我快乐”做为班级口号,把敢于尝试的学生作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渐渐的班级中形成了敢于尝试、乐于尝试的氛围。

二、激发和保护学生尝试学习的主动性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面对的学习对象是小学生,他们对新鲜事物有浓厚的好奇心,好奇心可以促使他们大胆尝试,但并非每次尝试都成功,因此对于学生的尝试教师应摆正心态,教师的情绪极易影响学生,负面的情绪会让学生变得胆怯。其实学生尝试无论成功或失败,教师的一个微笑,一句鼓励都能给他们继续尝试的勇气,这也是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保护。在教学《探索规律》时我先展示一组算式让学生观察研究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并填空。20×2=40,20×4=80,20×8=160,20×24=480,20×32=( )。学生很容易能够观察出乘法算式中的一个因数是20,另一个因数和积都发生了变化,但未能发现和总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的规律,我没着急,而是提出让他们看看积的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很快他们通过对比算式中因数的变化的特点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这时我对同学们的发现给予肯定,同时进行追问:如果两个因数都变化时,积会怎样变化呢?这个问题难度增加了,但是他们的兴趣变得更加浓厚,在随后的尝试中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对成功的给予赞许,对失败的给予更多的鼓励,使他们时刻充满自信,始终对尝试学习保持了浓厚的兴趣。

三、让学生在明确的学习目标下进行尝试学习。

尝试学习不是盲目的,应当让学生在明确的学习目标下进行。记得在最初进行尝试学习活动时,我发觉有的学生对尝试学习活动有些无所适从;有的学生在尝试学习活动中会偏离主题,找不到重点。为了帮助学生脱离这样的窘境,我在每次数学课上都会把当堂课的学习目标展示出来,让学生阅读,让他们对当堂课要达成的目标了然于心。在鲜明的目标的指引下,学生的学习目的会更强,也能够结合学习目标检验自己的学习,这也对学习目标的达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尝试学习也是一个良好的指引。

四、重视预习,设计预习导航。

尝试学习离不开预习,预习是独立探索思考的过程,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尝试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预习不再是单纯为掌握好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学习活动,而是为了让每个孩子发展的更好。为了让学生的预习更有效果,我根据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编写了预习导航。在进行《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前,我的预习导航的设计如下:

1.认真读: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用红笔勾画出重点语句。

2.仔细想:可以自己尝试推导一遍,再对照课本,弄清推导的来龙去脉

3.我会填:在完成前两个步骤的基础上,补充完整例题中的填空。

4.尝试练:完成23页课堂活动,检测预习效果。

5.勤归纳:归纳总结我们学习过的简便运算律。

学生根据这个预习导航进行有效的预习,在课堂上也更愿意展示自己,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预习也不仅是单纯的读书、做题,制作学具也是一个好的预习方式,学生通过学具制作可以初步了解相关的知识,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尤其是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教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没有布置书面的预习导航,而是布置了两个实践作业:

1.寻找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

2.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框架。

我想制作框架的过程让学生们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顶点、面和棱的数量有了清晰的认识,在制作过程中还对两个立体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一些基本特征会有一些发现,否则他们怎么能做出标准的框架呢?这个过程让他们在第二天的学习交流活动中更有发言权,我也真正的做到了让学生尝试学,学生尝试教,这不正是我所期待的课堂吗?让学生尝试制作学具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尝试归纳和总结。

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总结,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技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还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这几年在教学中对尝试学习的实施,学生在归纳和总结方面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记得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同学们利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尝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几位小老师走上讲台把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讲解的很精彩,最后有一位小老师总结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总结完毕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为她精彩的总结鼓掌,那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后我反思:其实学生的能力足够强大,老师不总结,他们同样能够总结的很精彩,大胆放手让学生展示,既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还能把自己解放出来,何乐而不为呢?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当再大胆些,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为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积蓄更多的能量。

在教学中我从尝试到坚持,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我的课堂也变得更高效。

猜你喜欢
因数正方体长方体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拆拼长方体
给正方体涂色
拆拼长方体
因数是11的巧算
“积”和“因数”的关系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