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竞阳 戴艳军
摘 要: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机器理论问题的研究上,阿尔都塞独创性地提出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为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虽然马克思并没有系统地探讨过国家理论问题,也没有形成自己的国家学说理论,但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却详尽地论述了意识形态作为国家机器发挥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国家政权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9-0032-02
一、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及其特征
(一)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概念
根据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描述性的理解,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可以认为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国家政权而发挥意识形态功能的非暴力性机构或领域。他将以下机构定义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宗教的AIE(Appareils Idéologiques dEtat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教育的AIE(由不同公立和私立学校构成的制度);家庭的AIE;法律的AIE;政治的AIE(政治制度,包括不同党派);工会的AIE;传播的AIE(出版、广播、电视等等);文化的AIE(文学、艺术、体育等等)。”[1]335意识形态是指在某个人或某个社会集团的心理中占统治地位的观念和表述体系[1]348。国家机器是指一个阶级统治另外一个阶级的工具。阿尔都塞将国家机器与意识形态结合成一个新的范畴,重在强调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相对独立地位和重要性。
除此之外,还要分析镇压性国家机器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区别。警察、军队、法庭、监狱等,这些机构都是阿尔都塞所说的镇压性国家机器,它们具有镇压性职能,通过暴力发挥功能。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却运用意识形态发挥功能作用,“这些机构完全能够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很好地‘发挥作用,对任何一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做充分合理的分析都能证明这一点。”[2]阿尔都塞主要阐述了三个方面的不同:
第一,镇压性国家机器主要运用镇压功能,表现为强制性,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主要运用意识形态发挥作用,这是两种国家机器的主要区别。
第二,镇压性国家机器是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却由很多机构构成。
第三,镇压性国家机器的统一性是由统治阶级推选出的政治代表来领导的,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统一性是由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保证的。
(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主体建构性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主要特征就是将个人构建为主体。个人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操控下,假象地认为自己是自由的,是按照自己的意识形态进行实践活动。实际上,这一过程得以实现的秘密在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将具体的个人建构成了社会的主体。他认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需要主体的维护,就必须想办法将具体的个人构建为主体,这时,就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作用,通过意识形态的“传唤”(interpellate)作用,把个人“传唤”为主体。阿尔都塞指出:“为了个人能够担负起承担者的任务,需要把个人传唤为主体。”[3]阿尔都塞将“传唤”理解为是“社会秩序把我们当作个人来对我们说话、并且可以称呼我们名字的一种方式。”[1]303它意味着一种统治阶级高高在上的意识形态对被统治阶级的思想奴役,并得到了后者谦卑的服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主体建构问题,揭示的实则是处于社会关系当中的个人经过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强化作用,在内部完成了自我行为的确认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在社会实践中,通过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将个人社会化的过程。
(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物质性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意识形态发挥作用的物质载体,具有物质性。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发挥作用的社会机构,是意识形态存在的物质基础,人们通过这些国家机器来表现自己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感觉自己是生活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这些机构的成立都是以物质作为基础,必须具有完备的运作机制。除此以外,意识形态同样具有一种物质的存在性,这种物质的存在性就是指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按照阿尔都塞的观点,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物质性不仅影响着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发挥程度,同时更需要维护这些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建设,只有维护好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才能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在实践活动中的扩散性及渗透性。
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功能
(一)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维护社会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主要社会功能就是维护社会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统治阶级通过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完成对劳动力的“训练”,为他们分配工作岗位,在此期间,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就是要把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渗透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中,通过意识形态的灌输来实现对人民的统治。统治阶级的最终目标并不是简单完成对劳动力的技术培训和岗位分配,而是在培训劳动力技能的过程中生产出适应统治阶级意识的制度法规。可以说,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虽然不是直接完成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但是它在对劳动力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向其渗透了社会相应的政治、法律和意识形态关系,使得劳动力之间认同这种生产关系,并将此生产关系渗透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中,这样阶级统治才能继续维持下去。
(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生产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通过生产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来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阿尔都塞始终认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统治阶级保障自身政治领导权的工具,它不仅传播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而且在这些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意识形态的再生产,即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具有生产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功能。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根据自身利益的需求,通过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生产符合本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并将其传播给人民大众,使其最终内化为日常实践活动。从而达到了维护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稳定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目的。除此之外,通过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培养出拥护本阶级统治的意识形态代理人,而这些职业的意识形态代理人又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完成影响人们意识的任务。
(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驯服功能
所谓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驯服功能并不是指统治阶级运用武力、暴力等强制性手段制服被统治阶级,使其适应社会制度,变为社会需要的劳动者。而是指统治阶级发挥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渗透到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并将这种观念内化为实践活动的准则,使其自觉地接受、服从、臣服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领导。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作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在满足社会劳动力日常生活的各种技能要求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使劳动力对现存社会秩序的各种规范的服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驯服功能无非是保障人们对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臣服或保障人们能够按照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实践。人们的日常活动离不开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操控,由于意识形态具有虚假性,人们自认为自己是自由的,并且是按照自己的行为方式实践,其实都被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所掌控。
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不同
(一)宗教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寄托人的精神生活
阿尔都塞认为,国家中的宗教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能够发挥寄托人精神生活的作用。宗教的存在能够让人们从资本主义结构中解放出来,享受着一种真正的信仰自由。宗教意识形态通过传唤的作用,在个人中“招募”主体,阿尔都塞的“主体”指现实生活中具体个人的行为和意识。“大主体”指的是占主导地位灌输意识形态的角色,如家庭中的双亲、学校中的教师、宗教中的上帝,他们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阿尔都塞指出:“意识形态复制的镜像结构同时保障着:(1)把‘个人传唤为主体;(2)他们对主体的臣服;(3)主体与主体的相互承认,主体间的相互承认,以及主体最终的自我承认;(4)绝对保证一切都确实是这样,只要主体承认自己的身份并做出相应的行为,一切都会顺利:阿门——‘就这样吧。”[1]311这表明,主体在这样的关系当中起作用,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臣服于大主体。
(二)家庭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树立儿童的“权威”意识
阿尔都塞认为,家庭是意识形态进入个人的第一步,儿童时期首先树立起对父母的“权威”意识。儿童的自我意识不完善,需要对其进行意识形态的建立,父母作为他们的教育者,最先将社会的道德原则、社会规范等传递给儿童,在儿童早期的意识形态中形成了对社会的初步认知,这使得儿童意识到父母熟悉所有社会规范,才能够生活在社会关系中,并认为父母有权力控制儿童的行为冲动。为此,儿童树立起了对父母的“权威”意识,认同父母的教导,并将这种意识内化为行为准则。阿尔都塞对家庭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分析有独到的见解,儿童的意识形态最早是在家庭中培养起来的,可以说家庭是一个小型的“权威”国家,儿童从小要学会适应家庭生活,以便为后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人生下来只是一个小生物,这个小生物能够作为一个人类的孩子生存下来,而不是成为一只小熊或者小狼生存下去,是因为一开始,他就完全被束缚在人类社会的秩序中,这种人类秩序是从母亲的喂养训练中产生的。小生物从出生到成长为人类的小孩这个过程需要经历一个过渡,这个过渡就是在“秩序法则”中完成的。
(三)学校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培养社会合格的劳动者
学校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进行斗争后建立的属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其主要的作用是培养适合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合格劳动者。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灌输的一个环节,学生们在这个学徒期带着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学习了大量的技能。这样的过程就帮助统治阶级掌握了政权,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关系就被大规模地再生产出来,学校教育的实质其实是保障了人们对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臣服。学校招收各个阶段的学龄儿童,在学校学习期间,教给他们各种科学文化知识,这些科学文化知识就包含着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他们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成为了一个好公民,服从统治阶级建立起来的社会规范。
参考文献:
[1]陈越.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Louis Althusser.Essays on Ideology[M]. London: Verso ,1976:18.
[3]Louis Althusser. Writings on Psychoanalysis: Freud and Lacan European Perspectives[M]. Translated by Jeffrey Meh-
lma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9: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