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雅娟
摘 要:新闻报道是最常见的公共话语的形式。不同国家与媒体的新闻报道都各具特点,并且其结构,用词和选题等都与社会实践和新闻制作的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本文以功能语法为主要理论依据,对新闻话语实例加以分析。有助于我们在阅读海量的新闻报到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用批判的眼光看待新闻报道,提高自身的分辨能力。
关键词:新闻话语;话语分析;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0-0248-01
当今社会,信息高速传播,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过去快马呈报的新闻,现在只需要在搜索引擎上轻敲几下。这种转变,使得新闻话语日益重要。新闻话语就像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能够折射出社会和文化背景,通过传播人物和事件信息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观念。而意识形态是社会行为者发展自身客观知识并对他们自身社会地位认识的一个过程。新闻虽然一直力求客观、中立,但它往往还是为了构建预设的意识形态服务的。同时,通过分析新闻话语的内容和结构,能够归纳总结出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规律。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新闻话语其实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反映,并且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关系。
一、新闻话语分析与意识形态
话语分析是指借助于符号理论和话语理论,对传播活动的各种符号、象征及话语进行解剖,从表象发现其中隐含的深层寓意。其中,“批判性话语分析”是与意识形态的分析联系最为紧密的。它缘起于上世纪70年代,以福勒、费尔克拉夫和梵·迪克等为代表,他们把现代社会批判理论引入语言学,以萨丕尔和沃尔夫的“语言决定论”和“语言相对论”及韩礼德的“语言的社会符号学理论”为基础,并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主要分析手段,通过分析话语结构来剖析看似自然而中立的情景,厘清其中隐藏的操弄策略,挖掘其暗含的意识形态特征,以此揭示话语是如何建构社会现实和再现权力关系。(Fowler ,et al. ,1979)因此,在"批判性话语分析"学者看来,话语绝对不是中立的,新闻话语尤为如此。
而意识形态是批判性话语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意识形态”指一种观念的集合。或者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或者由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一组观念。它可以控制群体的社会表现,因此也可以控制群体成员的社会实践和话语。意识形态和语言紧密相连,语言中弥漫着意识形态。所以我们认为,新闻是一种再现的话语,其内容与结构都是从特定理念立场出发,新闻中的真实事件是一个经“选择”的结果。它们被选择并非本质上有新闻价值,而是根据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意识形态所建构出来的。
二、实例解析
批判性话语分析的主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来源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他认为语言有三大语言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在分析新闻话语时,可以把其中的语言形式和过程与这三个功能联系起来。而本文中,只从概念和人际功能两个方面来做简要分析。
(一)概念功能——及物性分析
关于概念功能,批评语言学家们主要研究及物性和转换等几个重要的方面。及物性系统包含六个不同的过程:物质过程、行为过程、心理过程、言语过程、关系过程和存在过程。而其中,行为过程是一个新闻事件最中心的内容,对于这个过程的描写是意识形态分析中重要的一部分。
例如:“3·14”西藏暴力事件发生后,在CNN的报道中,"hundreds of monks and civilians were involved in the protests." 描述藏独分子的行为。中国政府的行为则使用了“Chinese troops surround(包围) Tibetan monasteries”。事件中,是藏独分子挑起并造成重大伤亡后果,CNN却把他们的行为描述成一种不得已被牵扯进来(involved);而中国政府的行为则是有主动攻击意图的包围(surround),表现出CNN的政治立场。
(二)人际功能—情态分析
人际功能指的是通过语言和他人建立和保持关系,或者使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而情态动词则是情态分析最直观的工具。通过对新闻话语中的情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新闻中体现出的立场。
如2014年VOA一则新闻中提到,“He says the city of Houston experienced five percent growth rates in recent years. He thinks the lower spending will affect the local economy.” 在这句话中,“will”这个情态动词的使用,表现出的是一种不确定的可能性。这种用法,既可表明作者对现状提出积极建议的态度,但是对于结果并不确定,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推卸自己的责任。
三、结论
新闻报道虽然力求客观、公正,但作者在编写新闻的时候还是会不由自主的选取符合自己意图的词汇和表达。这些都能够表现出作者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同时,阅读这些新闻的读者也会收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不仔细分辨,很容易被一两篇新闻误导。所以,作为读者,我们应当擦亮双眼,提高分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小进.新闻话语与意识形态[J] .信息科技,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