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智斌
(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 江苏 南京 210002)
“推想”,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属于思维的范畴,百度词条解释为“根据眼前仅有的信息,还原未见的情况”。基于此,阅读推想应该是借助文本信息的提示:如上下文、句子间的关系等,再借助头脑中存储的语文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阅读的材料进行推测、猜想,将未知转化成已知,把获得的相关理解信息组合构象,形成意境,并走进意境,从而激活情感体验。从这个角度来看,推想不仅是逻辑思维的过程,也是情感体验的过程,是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螺旋上升过程。
阅读推想需要凭借想象去完成,但要求比想象更高,不仅要运用想象,还要在想象中赋予“推测”和“推理”的过程,对推测出来的几种可能还要有一个“推敲、甄别、筛选”的过程,比一般的“想象”要求高得多。
在阅读过程中,当推想成为一种阅读的自觉,形成一种阅读习惯,这就是阅读推想能力的形成。这种能力就是一种语感能力,语感能力越强的学生,其语感结构越强大,对阅读材料的推想能力就越强,推想出来的内容越丰富,推想的范围也就越深远。从这个角度来看,培养学生的阅读推想能力,其实提升的是学生的语感能力。
推想的“冰山原则”:1932年,海明威率先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则”,他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补充。他说:“冰山运动之所以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
海明威提出的“冰山原则”让阅读推想有了丰富的空间,因为作者隐去的“八分之七”是我们凭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可以自我填充的部分,这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读者的经验参与,使读者觉得作家很信任自己的理解力和经验能力。因此文本表层的“八分之一”,有如漂在海面上的“冰山”露出水面的那一部分,其隐没在水下庞大而奇妙的“冰山世界”是极具阅读推想价值的。学生可以凭借文本提供的信息,探索文本丰富的内涵;由表象的文字,探寻精彩的表达方式;由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积累,在推想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积累,形成新的情感积淀,生成新的言语,等等,这些都是探索丰富言语世界、获取言语规律、形成言语能力的过程。
“推想”这个词在《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才明确出现,不少教师以为“推想能力”的培养是高年级段才提出的要求,是不是如此呢?且看从课程标准中三个学段对阅读的具体目标进行的梳理(参见表1)。
表1让我们看到“推想”并不只是在第三学段才出现的培养目标,而是小学阶段一以贯之的培养目标。比如:“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应该是推想中的推断与猜测。“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体会关键词意思、体会表达效果、辨别感情色彩”应该属于推想中的想象再现。从表中还能看出推想的最终目标不仅仅在于帮助阅读,还应达到积累、体会表达情意、表达效果等作用。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忽略推想的作用,更不该忽视对学生推想能力的培养。
推想是打开丰富言语世界大门的钥匙,穿过这扇门才可能探索到更为丰富奇妙的言语世界,把握言语的规律,形成言语表达的能力。文本外显的“八分之一”,例如课题、标点、词语、内容、呈现形式等,都是推想的好素材,都可以成为探索丰富言语世界的钥匙。
很多的文题本身就留给了读者推想的空间,比如《月光启蒙》《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小草和大树》《最后的姿势》《鞋匠的儿子》……这些文题意味深长,推想的空间很大,可以通过文题来推想课文的内容,但实际上学生对于课文内容并不陌生,学生发到书的那一刻,好奇心的驱使让学生早将这册书的课文基本读过了,对内容也有了大致的了解,这时候再让学生推想课文的内容,显然失去了意义。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认知经验,除了从文章内容的角度推想外,还可以从作者的写作目的、写作方法、编者的改编意图等方面进行推想。
例如在教学《黄山奇松》一课,在揭示文题时可以这样推想和引导:如果让你以“黄山奇松”为题目,你会怎么来写这篇文章?
生1:课题中有“黄山”,就要对黄山有一定的介绍。
生2:从题目中看,应该重点写松树。
生3:我也去过黄山,那里值得写的东西很多,但那里的松树千姿百态,其中“迎客松”最吸引我的眼球。
生4:奇松奇松,一定要表现一个“奇”字,我就要表现黄山松树与其他地方松树的不同。
……
生3:那么多的松树,我不可能都描写到,我会选择最有特点的、最有代表性的松树去写。
……
在学生的发言中会发现,学生的推想有的是建立在他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有的则是建立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这几个很有代表性的推想表现出:
1.能从文题中很快确定课文写作的重点是松树而不是黄山。
2.能扣住关键字“奇”,知道围绕“奇”选择需要的写作材料。
3.知道从众多松树中选取“典型材料”。
课堂上以此推想为基础,再让学生阅读课文,观看视听资料,既有验证自己的推测的过程,也有比较对比的过程,这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和深入探究的兴趣,也提高了审题及写作构思的能力。
当然推想也不是都放在学课文前,对课文熟悉以后,也可以引导学生推想,例如学完《月光启蒙》后不妨让学生推想一下:原来作者的题目叫《月光母亲》,这样的题目也很有诗意,为什么编者会用《月光启蒙》为题呢?这样的推想很有探索的深度,也有探索的意义,比让学生直接说“月光启蒙”有什么深刻含义有意思得多,对学生给自己的文章取生动合适的题目也有指导意义。
标点符号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被忽略,标点符号的功能不仅仅用于断句,也能表情达意,传递很多的信息。省略号就留给了大家很大的想象空间,是进行推想的抓手,但还有一些看似普通的标点符号,我们也不应该忽视。
例如《最后的姿势》中: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
让学生推想一下:作者为什么连用三个感叹号?换成:“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了。”可以吗?
学生在推想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了表达效果的对比,感受到作者连用三个“!”能表现当时情况的危急,紧张,在朗读的时候很自然就表现出来。
表1 三个学段的阅读目标
再如《安塞腰鼓》最后一句: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不妨让学生推想一下,作者为什么不用省略号,变成“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学生就得去凭借自己的原有经验去推想了:省略号给人意味无穷的感觉,可以让读者接着细细回味下去,表面看似乎是省略号好些。那作者为什么不用省略号而用句号呢?让学生在进一步的推想中感受到这样的句式、这样的标点使表达更为简略,给人一种戛然而止感,更能突出一个“静”字,也与开头相呼应,而用省略号反而给人拖沓的感觉了。
可见,原本看似简单的标点,因推想而韵致无穷了。让学生对标点符号选择的推想过程其实培养的就是学生推敲、追寻最佳的过程,这样的推想让阅读变得更有滋味,使阅读也更有张力。
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词语,除了查字典外,还可以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推想,使阅读顺利进行。因此推想能够帮我们理解阅读中的疑难词语,为顺利阅读提供保障。当然对于一些值得关注的重点词语,含义深刻的句子,也有推想的必要。
1.推想词语中丰富的内涵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推想词语的丰富内涵中,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准,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如《二泉映月》中“饱经风霜”这个词是用来形容阿炳的师父的,课堂上教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推想“饱经风霜的脸是怎样的一张脸”,在此基础上又让学生继续推想:
师:多年以后,当双目失明的中年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再来到二泉的时候,他是怎样的一张脸呢?
生:他同样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
师:有你的依据吗?
生:因为课文中说他双目失明,只能靠卖艺度日,他的生活一定很艰苦。
生:课文中说他被生活贫穷和疾病折磨。
师:能用你的笔描述一下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张脸吗?
(生写完后交流)
生:这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虽然有一副墨镜遮着,但遮不住满脸的沧桑,因为营养不良,经常缺少吃的,他的脸显得瘦削。他的额头布满皱纹,仿佛刀刻的一般,鬓角已经有白发了,虽然才年近中年,但看上去像个经历很多世事的老人似的。他的嘴唇干干的,一点红润也看不到,呈灰白色,裂了一道道口子……
上则案例中,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去推想“饱经风霜的脸是怎样的一张脸”,为后面推想到数年后中年阿炳的脸打好了基础,在此过程中,阿炳的坎坷经历得到了丰化,阿炳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引发了共鸣。所以,阅读教学中对重点词语的推想,不仅仅停留于理解词语的层面,还应让学生在推想中对词语的感情色彩、表达效果等进行深度理解。
2.推想语句中隐藏的真义
很多句子需要学生透过“表面”看到“实质”,能读懂句子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时候,就可以加上必要的推想,这是理解句子含义的最佳路径。
例如:《钱学森》中美国的一位海军高级将领说:
“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让学生推想一下:这位高级将领可能是在什么样的场合说的?说这话的语气是什么样的?究竟想表达什么样的意思?美国当局可能会做些什么……从而这位高级将领语句中的潜台词——就是让他死也要死在美国!进而感受到钱学森的重要性以及离开美国的难度,这样的境遇下,依旧没能影响钱学森的归国之心,钱学森的爱国形象也在这样的推想中变得丰满起来。
再如:《鞋匠的儿子》中林肯对傲慢的参议员说:
“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
不妨让学生推想一下:林肯的父亲真的帮参议员的家人做过鞋子吗?林肯真的是想帮参议员改鞋子吗?林肯为什么这样说呢?那位傲慢的参议员听到这句话又会是什么感觉呢……一连串的推想让学生的阅读走向纵深,读懂句子的“言外之意”,体会作者表达的真实意图。
学生推想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课文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推想素材,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推想能力,丰富学生的言语系统提供了契机,也为学生阅读文本提供了独特的解读视角。
1.在内容推想中明确依据
对内容的推想,一定要让学生联系文本,使推想有理有据,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和探究兴趣。
例如《给家乡孩子的信》是巴金给家乡孩子的回信,可以让学生根据巴金爷爷信中的内容,推想孩子的来信可能和巴金爷爷说了什么?以下为学生的部分推想:
1.学生可能在信中介绍了家乡的变化,并请巴金爷爷回去。
推想依据:请原谅我今年不能回家乡,并不是不愿意看望你们。
2.学生可能在信中称赞了巴金爷爷是一个伟大的作家。
推想依据: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者。
3.可能每个孩子也都希望得到巴金爷爷的回信。
推想依据:不要说给每位同学回一封信,或者像五年级郭小娟同学所要的那样一小段话,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很吃力。
……
这样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推想是有依据的,自己的生活实际是推想的依据,文本提供的信息也是推想的依据,因此推想不同于胡乱的猜想,这个过程也培养了学生敏锐的阅读洞察力,这也是阅读需要培养的能力之一。
2.在内容推想中拓展文本
对于一些故事情节性较强的文本,情节的跳跃点、文章的空白点都是培养学生阅读推想能力的契机。
例如苏教版六上《负荆请罪》一共有两幕,两幕之间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空白——廉颇怎么会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弯,由对蔺相如的不服气转为负荆请罪的?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根据第一幕和第二幕的情节进行了推想,并模仿课文的表达方法在两幕之间增加了一幕:
[幕启。廉颇在府邸,显得十分得意,众门客陪着喝酒。]
廉颇:(得意地)今天我很高兴,又一次羞辱了蔺相如,那家伙在路上遇到我避让到小巷子里,看来,他是真的怕我呀!
众门客:(附和)那是,那是,凭您在赵国的威望,小小的蔺相如岂能跟您比?
一门客:(起身施礼)廉将军,不知有句话我该不该讲?
廉颇:今天我心情高兴,你就说说吧!
一门客:我觉得蔺相如不是怕您,而是在让您。
廉颇:(一脸惊讶)哦?此话怎讲?
一门客:您说您和秦王谁厉害?
廉颇:(稍稍思考)当然秦王厉害。
一门客:对呀,您想,蔺相如连秦王都不怕,为什么怕您呢?为什么现在秦王不再攻打我们赵国?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您廉将军,文有蔺相如呀!如果你们闹翻了,后果将不堪设想!
廉颇:(满脸羞愧)你真是一语惊醒我梦中人呀!蔺相如如此顾全大局,让我惭愧!看来我得找他承认错误……
上面这一幕的推想,为学生解读文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学生根据原文两幕的内容进行合理推想,是学生建立在对第一幕蔺相如的形象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推想产生的新的言语作品,这样的言语作品呈现形式是新颖的,学生表达的积极性也因此提高了。
3.在内容推想中丰富情感
内容的推想不仅可以拓展文本,还可以丰富情感积累,激发情感共鸣。例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中: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短短的一句话,可以让学生推想:男儿有泪不轻弹,你从这两行热泪中推想到什么?
“他一袭长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让学生推想:究竟是怎样的季节怎样的天气?谈迁如何艰难地在风中行走?什么事情让他不选择歇息,而在风沙中终日奔波……谈迁厄运打不垮的形象在学生的推想中逐渐丰满起来,进而,谈迁不仅行走在风沙中,也逐渐行走在孩子们的精神世界里。在阅读的推想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丰富,与文中人物的情感就共鸣共振了。
写在后面
阅读推想是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融合了推理、想象、猜测、分析、比较等心理过程,这种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教者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推想,在推想中让理解走向丰富,让感悟走向深刻,当学生逐渐形成阅读推想能力的时候,遇到特殊的标点、内涵丰富的词语、特别的表达形式等自然会融入阅读推想,很顺利地打开了通往丰富言语世界的大门,欣赏到更为广阔的风景。丰富的言语世界又为提升学生阅读推想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提升了学生言语发展水平。
套用一句广告词作为结语——“推想让阅读变得如此精彩!”▲
[1]海明威.海明威全集:午后之死[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2.
[2]龙文希,刘婕.试论语文教学中推想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1(3).
[3]李维鼎.语文课程初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