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悦涵
摘 要:分析目前高职制药专业《药物分析》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以岗位为导向设计课程教学内容,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建立多层次考核成绩评价体系的教学改革思路,进行综合性的教学体系改革。
关键词:岗位导向;理实一体化;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是整个药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制药和药学相关专业在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微生物学、仪器分析和药物化学等选修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树立完善的药品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主要培养学生在药品生产各个环节中所必需的分析检验能力,并初步具备发现和解决药品质量相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该课程的教学由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组成,笔者从2011年开始,对药物分析课程教学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以制药企业药物分析岗位为导向,以药品生产过程为主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掌握传统药物分析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外,还掌握《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中与分析检测相关的内容,成为药品生产企业从事药物分析和检验相关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传统学科本位的教学体系为学生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却让学生缺乏对未来工作岗位和环境的感性认识,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高职教育的要求。从传统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能力本位轉变的新思路,也反映了企业的真实需求,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打破了理论和实践教学之间原本的界限,将两者融为一体,用实践来检验理论,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教理论,在操作中学技术,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突出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本课程的教学,改变原本理论和实践分开的排课方式,根据工作任务的连贯性将课时直接设置为6个连续的课时,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相应的修改。
二、药物分析课程改革
1.课程内容改革
《药物分析》这门课程,并非高职院校所特有,在普通高校中也普遍开设。普通高校及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开设该门课程时,基于学科本位的思想,几乎将绝大部分课时都安排在了各种不同种类成药的分析检测,尤其是含量测定上,这更适用于实验室研究人员的药物分析知识掌握和技能的学习,而制药专业培养的是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岗位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教学过程中急需改变传统的授课计划和方式,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从而培养出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专业人才。
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学校教学与企业用人之间的对接,本课程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典型制药企业药物分析和检验岗位设置的实际情况,以制药企业中药物检验工的工作流程为主线,设计了5大模块,涵盖了本课程所有知识点和能力要点。以期能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改变原有的学生盲目实验后,却不明白为什么做、以后工作过程中何时何地需要做的单项实验法,调整教学内容,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未来工作场所、岗位的工作要求引导与教育,提升学生对于以后工作的认识程度,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以后踏上工作岗位做好多方面的准备。
传统的《药物分析》教材往往只包含了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内容,没有涉及GMP相关的一些检验内容。学生在完成课程的学习以后,更多的只是掌握了不同种类药品的检验方法,而对于整个制药过程中所涉及的其他分析检验工作则完全不了解。这导致毕业生就业时只能单纯从事药品检验相关的工作岗位。作为制药专业的学生,了解并掌握GMP中所规定的检验项目,对他们踏上不同工作岗位,适应企业工作很有必要。因此除去传统的一些实践教学项目,本课程还增设了GMP相关的实践教学项目。表1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
表1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内容设置
■
2.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药物分析实践教学,都是由实验员准备好试剂、药品、仪器,教师讲授操作步骤,学生盲目根据实验步骤完成检验项目,导致学生很多时候不会自主获取相关知识和信息,完成实训项目后收获很小。本课程教学以岗位为导向,工作任务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为主的方式来开展。
项目开展时,在几个讲解重点时段中,教师进行主要的讲解。在下达工作任务环节,教师主要是讲解此次工作任务的目的;制订检测项目操作环节,教师主要是讲解取样制样方法、相关药物特性等;在完成检验操作环节,教师主要是讲解分析操作要点和仪器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在数据分析、计算环节,教师主要是讲解计算要点。但教师的整个讲解不局限于这几个时间点,而是贯穿始终,如,在查阅相关资料环节,教师也要进行适当的讲解,引导学生尽快完成这个环节。
学生在开展项目过程中,分组进行,每个小组内可自行分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整个实训过程教师起引导作用,包括实验流程设计、溶液配制等原来由教师或实验员来完成的工作,都由学生自主完成,一方面避免学生不知为什么做,另一方面全面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果。
■
教学方法设计
3.考核评价体系改革
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原则,实践教学注重基本技能、核心技能和岗位技能的全方位训练,体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理念,注重过程考核,并在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引入药物检验工的考证,对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进行全面、客观的考核。表2为课程评价体系。
表2 药物分析课程评价体系
■
三、教学改革成果
以岗位为导向设计课程教学内容,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建立多层次考核成绩评价体系,摆脱了原有的学位本位的思路,教学时侧重于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虽然用于理论授课的时间总体来说比以往有所减少,但是由于教学效果比原来的教学方式好,所以并没有影响高职制药专业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更使学生的药物分析和检验技能有了较大提高。表3是教学改革前后的比较分析。
表3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前后比较分析
■
注:技能考证平均成绩,统计了我院教学改革前4届197名学生和教学改革后3届229名学生的考证成绩。
参考文献:
[1]张佳佳.以岗位为导向的高职药物分析实训教学体系改革[J].药学教育,2009,25(3):52-54.
[2]徐娜.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高职药物分析教学改革[J].药学教育,2010,26(6):33-35.
[3]张莹,张凌赢,惠春,等.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J].药学教育,2010,26(1):40-42,54.
[4]苏云峰,谢刚.高职院校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2012(4):68-70,74.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规划2013年度课题(SCG392)。
(作者单位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工程系)
?誗编辑 郭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