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大力倡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今天,应思考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突破现行的教育教学观念;应思考如何减少对教师教学创造、学生学习热情的约束;应思考如何重现数学家知识探索的过程,还学生一个生动、奇妙的数学世界,让学生在探索中快乐地学习数学。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学实验教学被推上了历史的舞台。就数学实验教学的概念的界定;数学实验的特征与意义;高中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数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实例阐述了数学实验教学对学生理解能力、探索能力、合作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实验教学;实践;思考;有效性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笔者认为,“数学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对课堂效率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
根据教学实践,笔者把数学实验分成三类:操作性数学实验、思维性数学实验、模拟性数学实验,下面就这三类数学实验,分别以不同的案例呈现,来阐述数学实验教学。
(一)操作性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
操作性数学实验教学是通过对一些工具、材料的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或假设)的数学活动。这种实验常适用于几何图形相关的知识、定理、公式的操作或验证。
案例:一纸一世界——折纸让抽象的数学更亲近!
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的实验教学设计。
实验课题: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实验用品:三角形纸片、半圆形纸片、五角形纸片、特定六角形纸片。
实验步骤:
1.过三角形的顶点A翻折纸片,得到折痕AD(如图1),将翻折后的纸片竖起放置在桌面上(BD、DC与桌面接触)。
■ ■
2.提出问题:
(i)折痕AD与桌面垂直吗?
(ii)如何翻折才能使折痕AD与桌面所在的平面垂直?
实验目的:让学生初步得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条件,对直线与平面垂直定理的判定有了直观、感性的认识。
2.不过三角形ABC的顶点A翻折纸片,能保证翻折后的纸片竖起放置在桌面上(BD、DC与桌面接触)使得折痕与桌面所在平面垂直吗?学生翻折出了如图3的情形。
提出问题:
(i)这条折痕DE是如何得到的?(学生:是通过翻折DB与DC重合得到的)
(ii)按图2、图3翻折后,都能使折痕与桌面所在的平面垂直,那么两者必定存在共同的本质特征,你认为两者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学生:折痕同时垂直DB、DC)
实验目的:引导学生通过这两个特例的类比,归纳出两种情形的共同本质特征,进一步让学生强化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3.实验操作:将纸片对折一次,再将其竖直放置在桌面上。
■
提出问题:
(i)哪几个纸片能竖直放置?
(ii)能豎直放置的模型的折线与桌面有何位置关系?
(iii)能竖直放置的纸片的折线在纸片平面中有何特征?
(iv)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中共有的不变性是什么?
(v)修正模型(3),使它也能竖直放置。
平面纸片中 共性 共性 立体模型中
■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操作让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应用于实际操作,挖掘出实验背后不变的东西。让实验提供给学生更大的探索空间和思维空间。
(二)思维性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
思维性数学实验教学是指通过对数学对象不同变化形态的展示,创设问题情境,在开展数学活动时,不一定都得用实物,但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大脑,在思维中想象实验的具体过程,运用思维方式探究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或假设)的教学活动。
根据上述案例的实验教学,我们知道了数学实验的基本思路:从问题情境(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出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研究步骤,或用有关实验器材、或在计算机(器)上进行探索性实验,发现规律、提出猜想、进行证明或验证。
二、开展数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一)数学教师对数学实验的认识不足
传统的数学课堂模式以大容量、高强度、多反复课堂训练模式为主,在大多数教师身上留下了深深烙印。他们认为数学实验教学花时多,影响教学的进度与质量,故长期以来都忽视数学实验。事实上,恰当的数学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且还能增加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进而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问题。
(二)数学实验的能力欠缺
虽然数学实验这个概念出现已久,但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却很少。现在要求让学生自己进行数学实验(教师指导下),学生往往表现出不知所措:一是学生难以设计出一套完整的实验方案,实验的过程中也提不出问题,完成不了必要的归纳和总结;二是学生基本技能不足或遭遇挫折后容易夭折等一系列现象。在常规教学中进行数学实验教学,教师也面临挑战:一方面,大多数教师对计算机技术相对生疏;另一方面,开展数学实验,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三)数学实验的“软硬件”不足
所谓“硬件”是指数学学习时用到的计算机(包括图形计算器)、测量工具等。由于长期以来没有数学实验的意识,机房只是供上计算机课使用,数学课中不能方便地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难以开展。就“软件”而言,就更加缺乏了,教材中缺少合适的实验内容,数学杂志上关于数学实验的信息也很少,教师又缺乏设计“数学实验”的经验等等。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数学实验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必将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不断学习,设计出好的数学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育出适应时代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曹一鸣.数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究[J].课程·教材·教法, 2003(9).
[2]曲长虹.对数学实验教学的认识与研究[J].中学数学, 2006(2).
[3]殷红,李忠海.中学数学实验的教学模式[J].数学教育学报,2001(10)
[4]罗要荣.合理使用几何画板开展数学实验探究[J].中小学电教,2006(12).
[5]罗要荣.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展开数学实验的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8.
(作者单位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嘉善学院)
?誗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