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潇 广东省江门市口腔医院 529000
矫治牙列拥挤最原始的方法为拔牙矫治,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口腔行业也在更新换代地前进,口腔的矫治技术在不断地提高[1]。自锁托槽可利用其低摩擦力和轻力诱导牙弓扩大或适应性改建,也可借助口唇肌的力量来控制前牙的口唇移动[2]。笔者对患者应用自锁托槽矫治器进行矫治,可以使疗程缩短,减轻患者痛苦。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在我院口腔科2008年7月1日-2013年7月1日期间进行矫治牙列拥挤的患者,按就诊顺序对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为20例。自锁托槽非拔牙组中女12例,男8例,年龄12~18岁,平均年龄(15.0±1.8)岁;传统式托槽非拔牙组中女10例,男10例,年龄13~17岁,平均年龄(15.3±1.6)岁。两组患者进行矫治之前的身体全面检查,确保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大小等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在对患者矫治前的准备为:首先要对牙的外形塑造准确的模型,随后使用硬石膏进行灌注,牙的模型清晰度高,要精确,仔细测量模型,使用精确的电子游标卡尺进行测量,测量多次,取其平均值,测量的部位有牙弓宽度,包括: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间的宽度、第一前磨牙颊尖间的宽度、第二前磨牙颊尖间宽度及尖牙牙尖间的宽度,矫治前,笔者对其进行头颅定位侧位片的拍摄,使用精密仪器对上前牙与NA及上前牙与SN的距离进行测量。传统式托槽非拔牙组:使用传统结扎式托槽的方法对牙列拥挤的矫治,方法为:使用粘结MBT直丝托槽(3M公司提供),使用弓丝对已经排齐整平的牙列进行结扎和固定,放置弓丝的顺序为:先使用0.012英寸的镍钛丝进行初步的排齐,随后使用0.017英寸×0.022英寸的镍钛方丝进行调整,最后用0.018英寸×0.025英寸不锈钢方丝进行牵引和精细调整。自锁托槽非拔牙组:使用自锁托槽(3M公司提供)对牙列进行矫治,首先使用同对照组相同尺度的高弹性弓丝排齐整平,然后使用同对照组相同尺度的热激活弓丝对其排列整齐的牙列进行自锁固定。
1.3 观察指标 测量两组治疗前、后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间的宽度、第一前磨牙颊尖间的宽度、第二前磨牙颊尖间宽度及尖牙牙尖间的宽度。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比较组间,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经矫治后,自锁托槽非拔牙组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间的宽度、第一前磨牙颊尖间的宽度、第二前磨牙颊尖间宽度及尖牙牙尖间的宽度明显优于传统式托槽非拔牙组,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经治疗前、后各测量值变化情况()
表1 两组患者经治疗前、后各测量值变化情况()
项目 传统式结扎治疗前 治疗后 差异自锁托槽治疗前 治疗后 差异第一磨间牙宽 52.3±1.8 54.5±1.0 2.2±1.1 52.0±1.3 53.5±1.01.5±1.8第一前磨牙宽 42.0±2.1 44.5±2.3 2.5±2.7 41.8±2.2 42.9±2.1 1.1±1.2第二前磨牙宽 46.1±2.0 49.0±2.8 2.9±2.4 46.4±2.6 47.8±2.5 1.4±1.1尖牙尖宽 35.1±1.6 36.3±1.7 1.2±0.5 34.1±1.1 35.3±1.71.2±0.9
牙齿畸形不仅影响美观,还使生理方面受到影响,少年儿童牙齿畸形的原因: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占主要因素,再者是遗传因素,后天的因素在环境因素中起到很大作用,不良习惯可致使孩子的咀嚼能力下降,这样一来孩子的牙齿和口腔内肌肉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会使孩子的肌肉无力,萎缩可导致颌骨不能充分的发育,牙齿数量不变,空间变小,因此牙齿的畸形发生率变高,给孩子以后带来不必要的烦恼和问题[3]。
本文显示:使用自锁托槽具有很好的效果,其方法为:首先要对牙的外形塑造准确的模型,用硬石膏灌注,模型要做到位、清晰、准确。使用电子游标卡尺进行测量多次,取其平均值,这些次的测量均由一人操作,测量牙弓宽度,随后使用自锁托槽矫治,首先使用高弹性弓丝排齐整平,然后使用热激活弓丝对其排列整齐的牙列进行自锁固定[4]。使用自锁托槽的优点为:矫治的疗程较短,可使中后部的牙弓扩大的效果明显,也可使轻中度的患者使用不拔牙进行矫治。矫治后的效果较明显,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5]。经矫治后,自锁托槽非拔牙组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间的宽度、第一前磨牙颊尖间的宽度、第二前磨牙颊尖间宽度及尖牙牙尖间的宽度明显优于传统式托槽非拔牙组,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综上所述,使用自锁托槽矫治牙齿的效果较佳,应在临床大力推广。
[1]石芹,胡江天,李松.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对牙弓作用的研究〔J〕.云南医药,2013,34(5):440-442.
[2]陈馨,赵春洋,陈文静,等.Smartclip自锁矫治器排齐效果的研究〔J〕.口腔医学,2010,30(7):389-391.
[3]姜若萍.锁托槽矫治技术与高效矫治〔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2(1):18-20.
[4]田亚,刘新强.安氏Ⅰ类牙列拥挤错 牙弓及牙槽弓宽度测量分析〔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9,45(3):264-266.
[5]周昱.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不拔牙矫治软硬组织及牙弓变化的对比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2,32(3):15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