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石
摘 要 现代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条件的不断丰富,使得学生的成长环境较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中阶段是学生内心成长变化巨大的阶段,关注并正确地对学生心理成长进行引导,已经成为了初中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作为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课程,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有效的开展,提高课堂教学的具体效果,成为了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重要内容。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为我国教育事业工作者提供良好的经验。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课 心理健康教育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ffectiveness of Junior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Moral Courses
ZHAO Jinshi
(Pingyuan Renju Middle School, Meizhou, Guangdong 514621)
Abstract Modern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 enrich the material conditions so that the environment for the growth of students than in the past a lot of changes. Junior high students grow and change inside the huge stage, attention and proper psychological growth for students to boot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work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ing content. Moral teach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s a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important mental health program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n how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the work to improve the specific effects of classroom teach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interest to educators. This paper conducted a study and discussion in order to provide good experience for our education workers.
Key words junior moral course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成长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学生就难免会产生心理问题,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初中阶段对学生思想品德教学的课程,其对于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是深入的。下文对我国当前初中阶段学生普遍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对策,希望可以更好地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落实,提高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让其更好地实现身心全面发展。
1 现阶段初中学生心理状况
1.1 自我意识较强
初中阶段学生由于其年龄与阅历所限制,其对事物的认知不够全面,并且不能公允地对外界客观事物进行判断,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例如,笔者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部分同學的思想存在偏激的现象,认为周边世界过于负面,思考问题时有失公允,不能以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同学,在班级活动中经常存在独处的现象,不能很好地融入到班集体当中。
1.2 适应能力不足
很多学生由于其生活条件较为优越,成长过程一帆风顺,缺乏足够的吃苦能力,并且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在进入新环境当中,适应能力有所不足。在初一阶段入学时期,很多学生刚刚脱离小学,走入初中校园,在面临新环境当中,出现很多不适应的现象。很多学生不能适应初中校园的生活节奏,并且由于学习压力大,存在厌学、厌烦的心理,难以尽快融入到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当中。
1.3 缺乏足够的情绪控制能力
在面对外界刺激时,如果不能保证足够的情绪控制能力,就会造成过激反应。很多初中学生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对于其心理造成一定的刺激,并且其缺乏足够的自我情绪控制能力,难以保证良好的心理状态。例如,在受到表扬时,学生经常会非常兴奋,手舞足蹈。在受到批评时,往往会非常悲观和失望。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控制自身心态,就会影响其学习和生活。
1.4 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不足
初中阶段学生由于主观意识较强,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不能保证和谐共处。很多学生虽然具有交流的愿望,但是由于方法不佳以及不同因素的影响,造成其人际关系不够融洽。如果学生不能保证人际关系处理水平,就会造成学生的性格孤僻,不能很好地融入到集体生活当中,难以保证其性格健康发展。
1.5 缺乏足够的抗挫折能力
缺乏足够的抗挫折能力是当代初中生一个重要的心理特点,并且对于其以后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成长过程较为顺利,并没有经历过太多的挫折,从而也就缺乏抵御挫折的能力。很多学生在遇到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时,会产生一系列负面的情绪,意志不够坚定。
2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第一,塑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当中的重要保证。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保证教学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所交汇,并且逐渐进行渗透,巧妙地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各种心理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结合现阶段初中学生心理状况,设置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优势,通过组织不同的教学方式,给予充分的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让学生接受正确的心理健康指导。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例如,对于一些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表现空间,并且在不断的引导和鼓励下,让其实现对自我的认识和肯定,树立自信心。
第二,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基本准则,如果教师不能为学生做出良好的榜样,就会对学生造成影响。教师要正视自身树立良好形象的意义,保证对于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初中阶段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心态,并且对于外界环境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想象。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中,必须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开展教学工作。在遇到一些较为逆反和调皮的学生时,要以平常的心态来看待,为学生的成长带来良好的指引。
第三,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初中思想品德课开展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在實际生活中的自我意识水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独立性和自主性的需求,但是其内心依然存在偏激以及渴望了解的心态。如果一些不佳的心态不能得到有效的疏导,就会造成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造成学生与学校、家庭之间的矛盾。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和学生家庭之间的沟通,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实现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其次,要培养学生了解自我的思想。很多初中生在对自我了解和认识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表面性和片面性,造成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出现。教师要对于学生进行客观、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优势,帮助其更好的成长。最后,加强对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挫折是每个人生命历程中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很多意志薄弱的学生,在面对挫折时会出现很多不良的心态。教师在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挫折应对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挫折,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自身的成长。
3 结束语
心理问题逐渐成为了困扰初中阶段学生身心成长的重要问题,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加以重视。在开展思想品德课程的过程中,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融合,让学生受到心灵的净化,实现精神品质层面的成长。心理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良好的心理状态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形成。教师要通过对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手段的创新,有效的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真正的实现课程开展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吴晓初.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快乐阅读,2011(4):88-89.
[2] 王红艳.初中思想品德课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1(19):164-165.
[3] 陈小东.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13):72-73.
[4] 陈荣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9):57-58.
[5] 刘艳红.在思想品德课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0(24):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