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文
一、出示题目,激发思考
题目1.(2011年江西14)若椭圆■+■=1的焦点在x轴上,过点P(1,■)作圆x2+y2=1的切线,切点分别为A,B,直线AB恰好经过椭圆的右焦点和上顶点,则椭圆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
看到題目,学生思维灵活,提出了多种求解思路。学生1提出,
思路一:要得到椭圆的方程,只需求得直线AB的方程。借助图形,可得x=1为圆的一条切线,进而可得A的坐标(1,0)。问题进一步转化为,只需求出B点的坐标,利用点斜式方程设出直线PB的方程:y=k(x-1)+■,根据原点到直线PB的距离等于半径1,找到kPB,进而联立直线PB的方程和圆的方程,求出B的坐标。
解法(略)。
学生普遍认为这种方法比较繁琐,因而学生2进行了优化,过程如下:
思路二:设B(x0,y0),利用kPB·kOB=-1,进而列式■·■=-1x20+y20=1,求得B点的坐标。
按这种方式解决问题,步骤上会简化些,但毕竟要解二元二次方程组,学生觉得仍然麻烦。于是学生3提出如下思路:
思路三:先求∠AOP的正切值为■,利用二倍角公式求tan∠AOB=■,设B(x0,y0),得到■=■,联立■=■x20+y20=1,求得出B的坐标。
虽然学生3的计算较之学生2,已经简洁不少,但始终摆脱不了解二元二次方程组。于是,我启发学生,求直线AB的方程,除了我们在直线的方程一节中讲到的知识,结合题目,想想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求直线的方程?
学生4想到圆与圆的交线,于是就有如下的方法:
思路四:分析可知直线AB为圆x2+y2=1与以(1,■)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的公共弦.由(x-1)2+(y-■)2=■与x2+y2=1相减得直线AB方程为:2x+y-2=0.令x=0,解得y=2,∴b=2,又c=1,∴a2=5,故所求椭圆方程为:■+■=1.
学生4的方法借助于数形结合,不只停留在利用两点,一点和斜率求直线的方程的层次上,而是联系与之相关的圆的知识解决问题,很简洁地解决了问题。
二、课后反思,引发思考
课后,对于这节课我又重新进行了思考,学生为什么一看到求直线的方程,就采用直线的五种基本形式去做?为什么思路不够开阔?我认真地想想,首先说明学生对于用直线的五种形式掌握得非常好,同时,学生的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差。人的思维依赖于必要的知识和经验,数学知识正是数学解题思维活动的出发点与凭借。丰富的知识并加以优化的结构,能为题意的本质理解与思路的迅速寻找创造成功的条件。
另外,我想到,2012年-2013年第二学期期初检测试卷中附加题23(1)。
题目2.设抛物线C的方程为x2=4y,M为直线l:y=-m(m>0)上任意一点,过M点作抛物线C的两条切线MA,MB,切点分别为 A,B.当m=3时,求证:直线AB横过定点。
分析:此题本质是求出直线AB的方程,然后再来寻找过的定点。当时解决的方法就是设而不求地方法。对于过抛物线外一点作抛物线的切线,求两切点确定的直线的方程,我们针对抛物线 x2=2py(p>0)来推导,得到一般性的结论。
结论1:过抛物线x2=2py(p>0)外的一点M(x0,y0)作抛物线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则直线AB的方程为xx0=p(y+y0)。
证:设A(x1,y1),B(x2,y2)∴x12=2py1,x22=2py2,y∵=■x2,∴y′=■x直线MA的方程为:y-y1=■x1(x-x1),直线MB的方程为:y-y2=■x2(x-x2).∵点M(x0,y0)在直线MA、直线MB上,∴y0-y1=■x1(x0-x1),∴y0-y2=■x2(x0-x2),∴y1-■x1x0+y0=0,y2-■x2x0+y0=0,
∵(x1,y1)(x2,y2)同时满足方程,∴y-■xx0+y0=0,
∴直线AB的方程为:xx0=p(y+y0)。
这种方法设出A,B点的坐标,变量很多,但是我们在做此题的过程中,采用设而不求的方法,得到直线MA、直线MB方程,再利用两式结构上的一致性,从而求出直线AB的方程。
那么过平面外一点作圆的切线,求两切点确定的直线的方程,能否也可以利用设而不求的方法呢?
题目3.过圆O:x2+y2=r2外的一点M(x0,y0)作圆O的切线,切点分别为A,B,求直线AB的方程。
解:设A(x1,y1),B(x2,y2),∴x12+y12=r2,x22+y22=r2,则直线MA的方程为:x1x+y1y=r2,直线MB的方程为:x2x+y2y=r2,
∵点M(x0,y0)在直线MA、直线MB上,
∴x1x0+y1y0=r2,x2x0+y2y0=r2
∵(x1,y1),(x2,y2)同时满足方程:xx0+yy0=r2,
直线AB的方程为:xx0+yy0=r2.
由此推广得到
结论2:过圆O:(x-a)2+(y-b)2=r2外的一点M(x0,y0)作圆O的切线,切点分别为A,B,则直线AB的方程为:(x-a)(x0-a)+(y-b)(y0-b)=r2.
三、思考总结,形成结论
实际上,上述结论对圆锥曲线也成立:
(1)设P(x0,y0)是椭圆C:■+■=1(a>b>0)外一点,过点P作椭圆C的切线,切点分别为A、B,则直线AB的方程为■+■=1;
(2)设P(x0,y0)是双曲线C:■-■=1(a>b>0)外一点,过点P作双曲线C的切线,切点分别为A、B,则直线AB的方程为■-■=1;
③设P(x0,y0)是抛物线C:y2=2px(p>0)外一点,过点P作抛物线C的切线,切点分别为A、B,则直线AB的方程为yy0=p(x+x0)。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程桥高级中学)
?誗编辑 李燕燕